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6-06-13廖海涛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次数心电图心率

廖海涛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廖海涛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对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对本次研究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中53例ST段改变情况及心机缺血持续时间进行统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心肌缺血次数(39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50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ST段下移次数[0.1~0.2 mV(360次)、>0.2 mV(3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0.1~0.2 mV(46次)、>0.2 mV(4次)];对比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可以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该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能够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当中的发病率较高。通常情况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平常并无明显症状,但是在跑步、激烈运动、过度吸烟或酗酒时,会突然出现胸闷、心慌等体征,甚至会引发猝死[1-2]。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容易被忽视,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一般检测或者常规诊断中,难以被发现,而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图进行记录,能够判断检测人员是否有心肌缺血,检测心肌缺血的频率、严重程度等[3]。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将动态心电图运用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具体诊断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0.2±3.5)岁。所有患者经过冠心病动脉造影检测,具有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为:洋地黄等药物引起ST段出现变化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之外的心脏病引发的ST段出现变化的患者(其中包括心房颤动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导致的ST段出现变化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肿瘤和心脏病并发症患者。

1.2 诊断方法 采用MARS 3000及MARE PC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患者的心态图情况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ST段改变。

1.3 诊断标准 和常规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患者心电图ST段出现大于1 mm的水平型下移或者大于1 mm的下斜型下移,且持续下移的时间大于1 min。另外,2次缺血发作间隔时间,也应该超过1 min。在此环节中,要注重记录每次ST段下移大于1 mm时的起始心率[4],倘若患者心肌缺血心率和发作前1 min无缺血的心率加快了5次/min,并且心率和未发作前的心率有所减慢,这种缺血类型为混合型缺血,倘若只有一种心率改变的情况,则属于单纯型缺血[5]。诊断过程中,要注重记录缺血发作的时间,ST段移动的最大值,记录24 h总的心肌缺血次数和总的缺血时间[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本次研究的72例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时,有53例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且这些患者在24 h中,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高达445次。这53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出现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发作次数为395次,占到了88.76%;13例患者为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发作次数为50次,占到了11.24%,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发作次数,显著要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见表1。

表1 72例冠心病患者ST段改变情况及心机缺血持续时间

3 讨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较为狭窄,在血管张力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得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它又被称为隐形冠心病,指的是不伴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7]。无症状心肌缺血,也是冠心病的重要临床类型之一。通常情况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工作中,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患者在跑步、大幅度的体育运动、过度吸烟以及大量酗酒时,患者的血管张力会出现变化,进而引起心肌缺血,患者便会突然出现胸闷、心慌等体征,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猝死。心肌供血的减少,和冠状动脉有着较大关系,在夜间迷走神经扩张的情况下,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张力就会加大,冠状动脉的张力增高,处于收缩状态,流经冠状动脉的血液量就会减慢,进而使得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冠心病。同时,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和患者的神经系统受损,传感通路受阻,使得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力下降,也有着较大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通常情况下,普通检查或者常规检查,很难检测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会伴有心电图ST段的变化,通过心电图ST段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患者的心率变化、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发病的时间段,这对于掌握患者的病情是非常有意义的。通常情况下,心电图ST段下降时,患者的心率会加快,患者的危险系数会增高,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将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中,能够及时检测出冠心病患者,是否出现了无症状心肌缺血,及时检测出心肌缺血的频率、严重程度等。本研究诊断的结果为:72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性的ST段下移,在24 h之间,患者总心肌缺血次数为445次,其中有40例患者属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总共发作的次数为395次,占据的比重高达88.76%,而有13例患者出现了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总共发作次数为50次,占据的比重为11.24%,通过诊断数据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高过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发生率,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几率显著要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由于其容易被患者忽视,因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和临床症状的有效技术,通过将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能够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以及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程度。通过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能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得医护人员能根据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汪玉宝,唐世琪,徐广,等.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27-129.

[2] 龚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411-412.

[3] 谢佳佳.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12(8):140.

[4] 李大锋,赵金龙,管益国,等.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4):255-256.

[5] 余修龄.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84-85.

[6] 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等.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19-120.

[7] 李晋齐,赵靖,唐剑,等.动态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97-2098.

[8] 姜波,李月琴.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析[J].新疆医学, 2010,40(8):50-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42

湖北 433300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 (廖海涛)

猜你喜欢

次数心电图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