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激情的活力思想品德课
2016-06-13陈若英�オオ�
陈若英�オオ�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灵活运用穿插教学,如运用情景剧表演、视频、案例、诗辞谚语等,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对知识观点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剧表演视频案例诗词谚语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58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说教的成分比较多,过分强调学生接受,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对事物或事件的直接理解,以致学生的思维无法激活,只能靠死记硬背。因此,普遍存在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苦”的情况。
那么,怎样让“难教”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变得“不难”呢?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转变思想,闻课则喜,以学为“乐”呢?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灵活运用穿插教学,可以打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焕发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情景剧表演,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呢?这是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象征,是空洞的代名词。在初中生的眼里,思想品德课概
念抽象,理论繁多,不着边际,可有可无,因此在学习时经常提不起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课既简短又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时,其中讲到情绪通常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这个内容的表演有两种。一种表演是让一个学生连续表演四种情绪,学生可以通过连续变换面部夸张的表情,把喜、怒、哀、惧表现出来。演员学生一下子从“喜”的表情变换到“怒”的表情,再到“哀”以及“惧”的表情,难度比较大,而作为观众的学生在下面笑翻了。课堂一下子被激活,所有的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另一种表演是同时请四位学生上来,每个学生分别表演一种情绪,并把自己的面部表情停留10秒,看看谁能坚持住。这还挺难的,其中就有学生的面部表情不止一种,下面的学生看着看着就乐了。这样做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都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通过表演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大大增强了教学时效性和说服力,而且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教育了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某某油房,坚持纯正,送油上门,每斤11元”“最后三天,最后三天,不买就走了”……教室里突然出现了两三个小商贩,发出一阵熟悉的街市吆喝声,打破了课堂沉寂,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觉就像置身于闹市。在学习八年级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时,学生用惟妙惟肖的声音来模仿街市上所听到的吆喝声。在这个表演中,教会学生要有一双“慧眼”,不要被广告所迷惑,要学会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课堂中不能没有笑声,应让学生在笑声中愉快地学习成长。
二、运用视频,增强视觉效果,创设课堂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初中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如果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单凭教师口头上的讲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视频教学法可以提供直观的美感,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
课堂不能没有“美”,教师要想办法在学生心里播种“美”,传递“美”。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手段日益丰富,如音乐、电影、广告、多媒体等。在讲课过程中,运用这些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媒体手段,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从而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添了直观、形象、深刻、生动的美,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课堂创设学生内心的美
课堂不能没有“美”的享受,传递“美”就是传递正能量。
教师以视频再现等直观手段,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创建新集体》中“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的内容时,播放“卡拉扬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斯基进行曲》”视频,来说明优秀的班集体就像一个乐团,需要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发挥所长,齐心协力,奉献集体。学生第一次知道“卡拉扬”,第一次知道“维也纳音乐会”,都被震撼了,在音乐中慢慢感悟和体会集体的重要性。
2.课堂中感受祖国强大的美
祖国统一富强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时,笔者先截取了“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和“中葡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片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的空前盛况。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然后再展示在“一国两制”的格局下,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互惠互利,保持共同繁荣发展的图片。最后播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视频,并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作为课堂结尾来教育学生: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最终完成,每个学生都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必须同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3.课堂中感受生活的美并追求生活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运用多媒体把一张张风景优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一年四季自然风光的美,同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和谐美的存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时,运用对比手段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学生发出对美的惊叹和对不和谐美的愤怒的同时,展示我们环境优美的校园、清洁干净的教室、内务整洁的宿舍,再展示个别学生乱丢垃圾,内务卫生差的图片。在前后图片的强烈对比中,学生对美的追求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节约水电,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学生得到了教育,又立足于现实。美并不难,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4.课堂中感受人性的美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设置情境,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选取生活中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样把思想教育融于教材内容中,既不会牵强附会,又不会生硬死板,还能达到融情于理、水到渠成的功效。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时,笔者引用了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讲述了广东佛山市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被两辆过路车碾压,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采取了冷漠态度,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最后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之后在小悦悦的出事地——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280名佛山各地的人们聚集于此,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名义,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我们对肇事逃逸司机的行为感到愤慨,我们更记住了拾荒阿姨陈贤妹,她没有钱、没有华丽的衣衫,以拾荒为生,但她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以此教育学生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优势。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大大优化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运用案例,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说服力
运用案例,能够使我们的教学不脱离现实生活,大大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境,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如在教学《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课时,笔者选用了周永康贪污腐败的案例。
笔者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周永康贪污腐败案”的情况,再引入“苍蝇老虎一起打”来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里面的“人人”,既包括“普通人”,也包括“高官”,只要触犯法律,就体现了“平等”。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有新鲜感的案例,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感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运用诗词谚语,创设课堂诗情画意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培养思想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必修学科,它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方向,对初中学生今后的发展更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在课堂中运用一些从小就能背诵的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及谚语,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诗词谚语,可以让课堂富有审美意蕴。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时,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理解、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在学习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笔者请学生集体背诵毛泽东的《长征》,来说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我们要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这些诗词都是学生在小学时要求背诵的,现在放在思想品德课上使用,能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初中阶段是初中学生性格多变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形成稳定性格的一个阶段。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毅力和意志力不够坚定,笔者常用“学贵以恒”来告诫他们要坚持,要持之以恒。有时也会把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改为“学业尚未成功,同学仍须努力”,要求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师无论运用哪种手段,都是为了上好课,达到教学目标。所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有了心理准备,在课堂中就能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课堂“火”起来,更“活”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人文内涵丰富,思想领域宽广,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人文历史修养,开拓思维广度。 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向学生传递课文内容中蕴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维之美,生活之美呢?用诗词谚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既可以创设政治课堂意境美,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创设课堂的人格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进入高尚的美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其身,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实现对美好人格的建构。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虽不强,但系统性却很强的学科,它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反映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对教师来说,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进行各种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