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留“学”:在国外一定可以学得更好吗?

2016-06-12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通识学分留学生

近些年风靡国内的留学热潮让很多人趋之若鹜,然而在做出留学的决定之前,还是应该做些思考,权衡留学利弊,从而做出对自己更好的选择。下文作者从初三便决定本科出国留学,高中考进了国际学校,如今已在国外读了两年本科,在此期间,他对留学的看法也在不断地改变。下文中,作者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留学尤其是留学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现在的留学热潮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早在十年之前,小学时的我就时常在各种媒体中看到有关留学的报道。那时我对留学的看法存在很多偏见,认为留学是一种给“上不了国内好大学但家里有钱的烂学生”的备用选择,新闻媒体中往往也不乏留学生在外不学无术、挥金如土等负面报道。当然今日的我们知道这些现象虽然存在,但从来不是主流,而今日的媒体也更倾向于把留学描述成另一种光景: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外漂泊的勇气和敢想敢做的年轻人。社会舆论也十分看好留学,随便问问身边已经就业的朋友,就会有趣地发现,留学生的起薪似乎都比国内毕业生高出那么一些。现如今的留学似乎已经成为“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的必经之路。不过,就像留学这件事情并没有十年前被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糟糕,它也并没有今日人们所吹捧的那么美好。略有些骨感的现实和丰腴的梦想之间总有着让人失望的差距,然而唯有正视这些差距,客观地面对留学,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决定,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现在对留学的正面评价有很多,比如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提高外语水平等等。这些优点确实存在,但未免有些“飘”,难以衡量。在我看来,留学的根本仍然在于学术。国内大学近些年来接连扩招,学生数量急速增长,导致人均学术资源分配不均,这成为许多同学选择出国留学的考量之一。然而,关于专业选择和留学的重心,许多同学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

理工类/孰优孰劣已成定局?

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大学大多都是学理工类、数学类和计算机类的专业,学其他专业的很少。我并没有在国内上过大学,在外留学也一时“失足”弃理从文,所以实事求是地说,我并不知道国内大学在以上三类专业方面的课程难度和教学质量究竟如何。但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重心基本一直都在基础科学和工程建设上,对于国内大学在这些方面的教育水准不如国外的这种看法,笔者还是有些持怀疑态度。学不学毕竟取决于学生自己,国外大学虽然有着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但是也难免有浑水摸鱼得逞的。与其在国外浑水摸鱼,不如留在国内更轻松,而且学费还相对低些。

社科类/留学禁区还是机遇之地?

我国几十年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建设的代价是社科文化方面的滞后。虽然近些年来社会调研力度和文化扶持项目都在增加,但仍处于起步状态,充满了空白和机遇。人文社科方面正是需要人才和新鲜想法的时候。确实,人文社科类的专业申请难度相对较大,学起来也会比较累,这一方面是因为语言上存在障碍,而另一方面,专业领域的基础缺陷和文化断层的干扰也进一步加大了这类专业对于留学生的难度。然而这些困难其实也变相反映了当今世界对这类专业的潜在需求,尤其是如今市场在扩大,而这类人才却没有什么增长。我认为或许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依然秉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理科学不好才去学文”的陈旧教条,与此同时国内学校的资源分配或许也依然多多少少有点重理轻文。因此如果决定要留学,那么在选择专业上完全可以放宽些思路,做些自己真正喜欢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事情,虽然可能会辛苦一些,但也值得。

留学重心/专注学术还是刷“经验值”?

人们在留学专业选择上固然有着一定的偏见和习惯,然而更可惜的是,很多留学生迈出国门之后,认为只要完成作业,刷一刷GPA,搞一搞实习,再赚一张毕业证,便“功德圆满”了,全然忘记了当初留学的初衷是治学。更有甚者,随着身边留学的同胞越来越多(一所学校可能有成百甚至上千的中国留学生),便形成了一种“别人考研我考研,别人实习我实习”的风气。惭愧地说,当我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一张张实习offer,我也很想扔掉手里的“Evolution in Four Dimensions”和“Ten Billion”开始咻咻咻地发简历,再背一遍各大投行面试题,迈上我的CEO之路。有时候按按计算器,我甚至还会怀疑留学生身份能为我带来的收益到底能不能弥补留学本身的开销。不过再稍微想想就会释然,如果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的话,我当初又何苦出来留学呢。事已至此,不如专心治学。

通识教育的梦想与现实:选择越多就越好?

从美国兴起的通识教育曾一度在国内教育界引发讨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都是国内高校中尝试新式教育理念的先驱,却时常引来诸如选课混乱、管理低效、时间占用不合理等负面评价。确实,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改进,美国的大学在制度上已经相对完善。一般来说,大一新生并不需要申报专业,只要完成相应的选课要求就可以。例如,每名学生都需要完成8学分的科学类课程,只要满足这个大前提便可以自由发挥,像4学分的化学课程和4学分的物理课程,或者8学分的两门生物课程都可以满足要求。大二申报专业之后只要选择足够学分的专业课程就可以了。换专业也很方便,只要拿满最终申报专业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理论上,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这种体制下的通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课程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通才。然而,理论总是美好的,现实往往都会不同。无论是美国大学,抑或是中国大学,学生们选课免不了要考虑“砸点”。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在课程难度、作业量、教授打分习惯、课程人均分数和个人GPA面前,兴趣这件事情也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会被抛弃。有人说这种现象是中国人特有的功利心导致的。我对这种说法表示高度质疑。首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外大学生中。前段时间网上还爆料说,一些国外学生跟在国外大学做助教的中国博士生软磨硬泡,要求提高作业成绩,甚至还要求针对选择题给出“过程分”,实在是胡搅蛮缠,反倒是中国学生往往比较含蓄,即便“砸点”,也主要靠用功学习。其次,在国外教育界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便是“成绩膨胀(grade inflation)”,这种现象在美国东部的常春藤大学中尤为明显。这折射出的选课背后的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

通识教育除了在制度上未必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其形式是否真的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问题。我在英国学习新式人类学,这个专业探讨人类的生物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各自的特点和互动,同时和其他物种进行对比,是一门高度跨学科的(interdisciplinary)专业。虽然这样说有些过于自恋,但这门专业确实不负“融会贯通”的美名。也正因如此,我也深知学会跨学科思考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我每学期收到一张课表,按课表上课便可以;每周见两次导师,一起讨论一下最近的作业,梳理一下新学的知识。如果没有学系精心安排的课程规划和我导师的细心指导,我想我很难在心中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矛盾和共通,而更容易形成一种碎片化的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思维,也就不能达到所谓的融会贯通。在我看来,只有在深入了解不同专业之后,知识才会开始融合,而这样的深度时常是通识教育做不到的。客观地讲,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确实可以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想要通过这种全凭兴趣的杂乱选择来自主地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当然,美国不是留学的唯一选择。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大学仍然保持着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虽说专业教育下的教学弹性低,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小,但是往往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专业的全貌,并在这个专业领域有所深造。如果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选择专业教育应该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后学术”生活:是知识哪里都有用!

在讨论了学什么、怎么学之后,最后来聊一个实际的问题:学完怎么用?自古以来人们就强调“学以致用”。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具有普适性: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物体的运动都遵循牛顿三定律,脂肪和蛋白在温热的酸性溶剂中都会被水解……然而社会科学类的学术结论时常会有一些文化局限性,这一点从不同学派的研究角度中便可见端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更倾向于从经济角度、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利益摩擦为出发点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而以曼彻斯特学派为代表的英国社会学则更倾向于从文化特色、环境影响这些角度展开讨论。我国的社会学也有自己的特色,在此不多赘述。除了这些人文社科类的领域,经济和商学这类新兴学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很少人在留学中选择文科类的一个原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现象并不会削弱反而强调了治学的重要性。以笔者浅见,治学的根本并不在于前人的结论,而更多在于前人的方法和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所培养出的洞察力。如果能明白以往学者做出结论的过程,理解他们的方法,只需稍加转换便能在另一个环境中加以运用,而这种建立在西式方法论中得到的中式“新”结论,也正是在前文中提及的社会所需要的新鲜想法。这也正是留学的一大优势所在,这种方法论的理解和洞察力的培养往往是难以通过单纯的自主阅读来完成的,通常需要导师和学系的用心指引。在严格控制师生比的西方大学中,这种优势确实难以超越。或许这种学术精神的领悟,才是留学的关键所在。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并不体现在学术方面,而是许多留学生自身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退化。出国留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意味着英语水平的突飞猛进。确实,生活在一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在环境的影响下一个人的口语和实用英语确实会有所提高,但不幸的是这时常也伴随着母语能力的退化,更不幸的是这种母语的“牺牲”并不代表着书面英语水平的提升。这反倒彰显了通识教育的一个好处,不管它能不能带来学识上的突破,至少它在初期会逼着学生去写作。虽然在互联网文化盛行的今日,能不能好好说话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在一些至关重要的正式场合,精湛的语言依然是“雪中炭”而不是“锦上花”。也希望大家在将来的留学道路中不要疏于对自己语言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能力需要表达:别让留学“堵住”你的嘴

本篇文章从学术角度出发,浅显地讨论了当今留学现象中的些许问题。当然我的个人观点难免包含部分主观性甚至少许的偏见,但我希望能针对留学为大家提供一些多元的看法,更好地还原留学的原貌,以有助于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通识学分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学分美食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