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修炼之小测试与大计划

2016-06-12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谓语发音语法

作为英语学习基础中的基础,阅读扮演着词汇与语法输入的重要角色。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精读,指的是仔细理解具体语句以及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是言外之意。泛读,意在理解文章主旨或段落大意,其特点是快速浏览。在英语学习中,通常精读是基础,因为它着重学习词、短语、语法和句间逻辑。泛读是通过英语精读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升级学习,主要训练的是阅读速度和对文章大意、行文逻辑的把握。我们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就要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今天我们首先通过一个小测试给自己的阅读水平定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修炼计划。

下面这句话摘自BBC一篇介绍玛雅文化的文章,它包含了从句、非谓语等常见语法现象,可以检测出同学们对于较为正式的英语句子的阅读能力。但因为是以测试为目的,所以下列句子我们不做过多详细解析,仅分析出主干结构以供同学们评估当前阅读水平。

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for the Maya's fall is that year-upon-year of low crop yields, brought on by the droughts, may have gradually diminished the Maya's political influence, eventually leading to full-on societal disintegration.

第一个测试标准:是否能清晰地划出句子关系。对于英文文章中出现的长句,你是否能分清主句和从句。这句话里主句是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for the Maya's fall is that,而that后面引导的整个是一个表语从句。

第二个测试标准:是否能清楚地划分出单句中的“主谓(宾)”或“主系表”主干结构。

通俗地说,一句话里最重要的那个动词是谓语动词。除非动词之间存在并列关系,通常情况下英语中每句话里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表示动作意义的动词都要变为不定式to do、过去分词done或者现在分词doing的形式。这句话里主句是“主系表”结构:主语是explanation,系动词is,表语是that引导的从句。从句则是“主谓宾”结构:year-upon-year of low crop yields为从句里的主语,may have diminished为谓语,而influence为宾语。句中brought不是谓语动词,而是过去分词,作low crop yields的后置定语,表被动;leading是现在分词,表伴随着谓语动词而发生的动作,它虽然是动词的意思,但是在语法功能上不是谓语,而是非谓语。

在能划分出句子关系及句子成分后,最后一个测试标准就是是否能够理解句子基本意思。这句话意为:对于玛雅衰落最为简单的解释就是,年复一年由干旱引起的庄稼低产可能逐渐减弱了玛雅的政治影响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彻底瓦解。

如果以上三个标准有做不到的

第一个标准有问题的同学首先要解决的是从句的问题。我们可以将从句根据它们的作用分为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三大类去进行系统性学习。因为本文主要讨论阅读提升方法,所以这里不对从句做详细讲解,而是总结体系和重点知识点,同学们通过老师、网络、语法书等身边资源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针对这些知识点较为详细的讲解。

1

名词性从句。名词能在句子里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和同位语四种成分,名词性从句亦是如此。无论充当什么成分,名词性从句始终离不开由that引导的陈述句、whether或者if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和其他如what、how等特殊疑问词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这三种句型。

2

形容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又叫定语从句,大家需要弄明白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先行词是什么意思。②关系代词that、who、whom、which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③关系副词when、where、why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限制性定语从句在形态和意义上的主要区别。

3

副词性从句。关于副词性从句需要搞清楚:时间、条件、地点、原因、目的、结果、让步和方式这八大从句分别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引导。

第二个标准做起来有困难的同学其实是词汇掌握的问题,尤其是动词词汇量比较小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和第三个问题一起在下面讨论。

第三个标准测试的就是词汇,学习重心在扩大词汇量上。词汇的记忆包括四个方面:拼写、发音、词性和词义。我们以similar这个单词为例,当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个单词时,首先不要忙于背诵它的字母顺序,而要先确定其发音再结合它的拼写来记忆。一个单词如果不记发音,在口头表达时就不能准确地运用;当别人读这个单词时,还可能会听不出来。将拼写和发音结合起来记忆不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还能使我们逐渐掌握字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规律。比如similar [?s?m?l?]这个单词,[s?]最常见的字母组合为sy或si,[m?]最常见是me或mi,而最后的[l?]不是ler就是lar。通过上面的发音规律,我们至少对这个单词的拼写有个大致的预判,单词拼写就不容易出错,背单词也会越来越轻松。当然,词性也是需要掌握的,因为在写作中,不懂得单词的词性就无法使自己写出来的句子语法正确。而最后的词义自然是单词背诵最基本的要求,笔者建议同学们背单词时一起背诵单词的例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单词的记忆,也能在无形中增强自己的语感。

另外,增加词汇量最为关键的是“反复”。当我们第一次遇到一个新单词时,我们就应该结合它的发音和拼写“反复”记它的词性和词义。当背诵完成后,我们可以把它抄写在单词本上。根据赫尔曼·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理论,我们可以在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和第15天后将这一天背诵的单词再背诵一遍。这样“反复”几次,你能真正掌握的单词将大大增加。

如果以上三个标准都能做到

如果以上三个标准都能做到呢?那我们就可以选择整篇文章70%的单词都认识的阅读材料。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词组,先通过联系上下文猜出它的词义和词性,只有当生词实在影响我们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时再去查词典。这样阅读完一整段话时,再回头去将不认识的生词和短语查出来。

接着要做的是看这段话里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哪句话是中心句,其他句子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展开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总分、解释、转折还是因果等,最后要做的是把整段的大意归纳出来——这一步对于锻炼你的归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此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将每段的段落大意串联起来,体会一下全文的行文逻辑是怎样的,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还是按事物不同方面来介绍的等等。这样由句到段再到篇的逐个击破,久而久之你的精读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按照以上方法将精读功底修炼扎实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通过泛读来提高阅读速度。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实验:先找到一篇和你能力相符的文章,第一种方法是眼睛离文章一定距离,以三行为单位从上往下扫。第二个方法是按照大部分同学现有的阅读习惯,从左往右一行一行地读。哪种方法快一些呢?很显然是第一种。第一种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扫读”。要想读得快,需要训练的就是这样的能力。如果你想问训练这种能力的诀窍是什么,答案很困难也很简单,那就是坚持!在提速的道路上,开始可能会有些吃力,那我们就放慢些速度,但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困难就屈服于以前的传统阅读习惯,那是脆弱。当种的训练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就会发生质变。所以叫泛读,讲究的就是训练的量。正如我们现在回过头去读小学二年级的课文,我们现在的速度却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多年我们有意无意地都在进行中文阅读,阅读量大了,阅读能力自然早已发生了飞跃。英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谓语发音语法
I’m a Little Teapot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非谓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