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灯”印象

2016-06-12袁浩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名师儿童语文

袁浩

在江苏省南京市小学语文界有一个成果卓著、影响深远的教学研究团队。这个团队由南京市五个语文名师工作室自发联合组成,团队的60多名成员是南京市四个区多所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是主动积极、幸福快乐的。五个名师工作室联合团队的领衔人、首席导师潘文彬校长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我们的团队拥有一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叫“攀·灯”。

这是一个充溢着温暖、明亮,透发着向上、力量和韵味的名字!

“攀·灯”是这样一个团队,一群人用自身的光和热,照亮着、温暖着伙伴及其学生,积极向上,不懈前行,开拓着令人歆羡的新局面。

“攀·灯”成功的密码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最宝贵的启示?答案自然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我以为,以下两点尤具现实意义。

一、明确理念,领风气先

“攀·灯”的领头人之一,名师金立义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潘文彬校长说:“语文课,要抓住核心问题,上得简约而不简单。”这句话使我如梦初醒。许多年来,我对阅读教学现状——目标不明,或淡化、或越位、或缺位、或错位;教学内容庞杂不当,虚肿发胖;教学环节繁琐,流程冗长—— 一直不满。我努力实践、思考、探索着突破之路,执着地找寻着能准确表达自己教学主张的词语。为此,我冥思苦想,有时竟寝食难安。“简约而不简单”,这句话多么富有哲理,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我豁然开朗:这不是我一直寻找的教学意义吗?“简约”,于我而言,是个多么适切的词语。于是,“简约”与我不期而遇,与我内心的思索一拍即合。从此,我的教学理念日益明确而清晰起来。我认定:语文教学应守望“简约”。“大道至简”,阅读教学必须化繁为简,轻盈行走,回归本质。我理想中的“简约”的语文课堂是阅读教学的美好境界——教学目标精简、单纯、集中,指向“语文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内容简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最简要、最适宜、最能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教学环节简化,要淡化教,强化学,整合成几个简明的语言实践活动板块。

语言该怎么学?语文课该怎么教?这一直是萦绕于广大教师与学生心头的困惑,也一直催生着特级教师杨树亚的内心思考。他反复问自己,吕叔湘、王力、张中行等诸多名家大师对这类问题给出的答案是讲解、背诵、反复……按照这些答案实施的语文教学是否是最佳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母语文化自身的美?他审视人们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对阅读教学影响深远的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理性反思:通过“熟读”来达到“吟诗”的目的,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博观”一定能够“约取”吗?“厚积”一定能够“薄发”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博观”,怎样“薄发”呢?……对当下一些语文课堂常常“满耳尽是背书声”“满眼都是古诗词”的现状,他发出了质疑:朗朗的读书声自古读到今,学生在读背过程中能成为语言加工者吗?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能让书本的语言个性化吗?对当下另一些语文课堂,他发现,虽然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又很少关注阅读本身的基本规律,尤其很少关注文本特点,常常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思维操练,致使课堂失去了阅读的魅力,也忽略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母语阅读教学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杨树亚的内心在呼唤:现代的阅读不仅强调“读了什么”,更关注“怎么阅读”,更关注阅读思维的参与以及阅读思维品质的发展。故而,他提出了“思辨式阅读教学”的主张。在他描述的愿景中,思辨式阅读教学的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思辨对话中经历阅读的高峰体验,进而获得思辨的快感。他说,语文课堂唯有向此方向努力,语文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获得解放,阅读对话的活力才能得以喷涌,语文课堂才可能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几年前,特级教师史春妍出版了自己的教学专著《静下心来教语文》,专著第一部分的标题是:“静思——我的语文理念”。

不知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浮躁起来,教师心浮气躁,学生眼光游离……

其实,语文教学最需要拥有一颗安静的心,语文教师应养成“静思的习惯”。面对当下的教育与社会环境,尤为需要如史老师这样平和安静的心态,静下心来思考语文,思考如何教语文。

多年来,史春妍老师一直在静心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学语文?怎样以让学生感到温暖的方式倾听孩子的声音?怎样以安静的聆听着的姿态,在课堂里及时捕捉一个个动态生成的教学时机?怎样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对待儿童,适应儿童心理特点作教学应答?

她长期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对老师们普遍头疼的汉语拼音教学,她静心思考、实践,提出了“简简单单教拼音,水到渠成学语文”的主张。在她的课堂里,学生们借助情境,简简单单学发音;说唱画玩,快快乐乐学字母;因势利导,轻轻松松学拼读;双线并进,水到渠成学语文。

近些年,她关注汉字的特点与儿童的识字心理,静心思考,升华提炼,形成了“双线并进识汉字,三境联动促阅读”的教学主张。她着力探寻识字的“逻辑线”和“情感线”,双线并进,情感交融,让汉字一个个形神兼备,走进童心;她坚持“三境”联动促阅读,即关注汉字的原生语境、文本的情境和儿童的语言环境的整合,发掘汉字的音、形、义、象的特点和儿童文本阅读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有趣而高效。

有段时间,一些地方的语文教学忽视语言运用,语文课成了“泛语文”“非语文”,导致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下降;有段时间,有些地方片面强调“语文味”,又致使语文课成了纯知识课、技术课,失去了语文的魅力,弱化了语文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特级教师刘荃凭借着自己对语文、语文教育的炽热情怀,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对语文课程的精准把握以及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针对这种种弊端,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生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们的母语教育必须‘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这是他20多年在小学语文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创造、实践思考而寻找到的属于他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他看来,唯有如此,语文这棵大树才能巍然屹立。

怎样才能守住“语文的根基”?刘荃老师明确指出:守住“语文的根基”,就是要充盈着“民族文化的浸润”,要高举“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旗帜,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语言学习中,体味民族思想的广博与精深,体察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打好精神的底子;就是要充分汲取“母语教育的精粹”,坚守母语教育中某些虽古老却有裨益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艺术,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儿童语文素养;就是要让语文教学接受“现实生活的滋养”,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搭建桥梁,沟通联系,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关注“语言运用的实践”,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在倾听中学会倾听,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无疑,他的这些见解是深刻、精辟而又独到的。

特级教师潘文彬是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十多年前,在南湖第一小学任教语文时,他就是建邺区教育局挂牌成立的“潘文彬语文工作室”的领衔人,是享誉省内外的自发组建的“M4”语文团队的主心骨。是他领头发起将五个名师工作室联系到一起,组建团队共同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在其他四位名师和“攀·灯”团队广大成员的心目中,他是“师傅”“领路人”“邻家大哥”。几十年来,他在语文路上且行且思,不懈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策略和路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和风格——“守护儿童的天性”“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灵动而朴素地教语文”。

近年来,面对时下语文课堂的现状——儿童学得被动,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过度,教得无效,导致儿童主体地位缺失,“学”“教”关系失衡,潘文彬老师遗憾、焦虑且深感责任在肩。他明确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问学课堂,是学生第一的课堂;语文课堂还应是学生“问”的课堂,而不只是教师“讲”的课堂。儿童应该永远站在课堂正中央!他强调,要回归儿童的主场,呵护儿童的天性,解放儿童,探索儿童问学课堂之道,让儿童在课堂上像个儿童,能够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问,快快乐乐地学,还课堂的本然状态,使语文学习能够真实地发生。

在潘文彬老师的描述中,他所追求的“儿童问学课堂”是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上成“这个”年段的语文课,上成“这个”儿童的语文课。“儿童问学课堂”是焕发着生机活力的课堂,为儿童的智慧生长提供土壤、阳光和雨露,让儿童天性中最绚丽的花儿,在语文课上尽情绽放。

显然,“攀·灯”团队的五位领军人物成绩卓著,受人尊敬,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体风格和才气,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其中,最为相似、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他们都真正拥有并能坚守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张、愿景或者信念、价值观、原则、标准。

这五位名师及其团队行走的步履和取得的业绩都清楚地表明:明确的理念(主张、愿景等)犹如指路航标,在探索前行的航程中,指明着行进的方向;是标准,决定着对什么说“不”,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在情况不明或面临困难、迎接挑战的情况下,更需要这样的指南。理念越明确,愿景越清晰,主张越鲜明,就越容易按既定路线坚持前行。

对一个团队来说,领头人的理念、愿景、主张,又如同飘舞的旗帜,不仅能告诉大家应该做哪些事,而且能给团队成员不竭的动力,激励大家一直做这些事,促使全体成员去追求目标,坚持不懈,奋勇向前。

五位名师的这一共同点、相似点还启示我们,在且行且思的语文路上,一定要着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教学主张,找到自己的声音。如果你无法找到自己的声音,你就只能使用书本上的、属于别人的语言。如果你说的句子不是你自己的句子,而是书本上的、别人的,对你而言,这些句子所承载的观念理念,就会停留在社会意识层面,很难成为你的个体意识,很难化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理念,也就难以自觉转化成你的行为。久而久之,你的所说与你的所为就不能一致了。

一个有志于语文教育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如五位名师这样,潜心实践且认真审察自己内心的想法,明晓自己真正关心的是什么,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相信的是什么,支持的是什么,质疑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点燃心灵火把。唯有这样,才能找到答案,明确自己的理念。

从五位名师明确的理念、清晰的愿景和鲜活的主张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炽热的语文情怀、惊人的育人智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丰盈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辨力和可贵的创造开拓精神。他们是一群有梦想、善前瞻、敢于挑战现实的开路先锋。

正由于他们拥有这些优秀教师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所以他们总是领风气之先,踏着时代的节拍,紧扣当代前沿理论和语文研究发展的脉搏,敏锐地抓住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新出现的问题、广大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筛选,把种种“真问题”确定为团队研究的主题,组织开展实践研究。他们引导团队成员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把“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主题研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

譬如,什么是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习作教学中如何落实“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对“课标”中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建议,具体怎么操作;古诗词教学怎样上出新意,体现小学特点;何为“读者剧场”,怎样引入语文教学,促进课堂改革,等等。他们敢为人先,组织开展了“为生存做准备”“探寻儿童习作的回归之路”“适度解读,有效拓展,教出诗味”“祁智笔下的人和事”“相遇·温暖·照亮”等一系列主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是一次务实的研究,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智慧的分享,一次精神的生长。

二、建设团队 使众人行

“一人行快,众人行远”,是“攀·灯”的一种信念。他们认为,当今社会“单兵作战”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相互学习方能发展自我,合作分享方能取长补短,和而不同方能百花齐放。他们说:“在团队里,青年教师虚心学习、渴望成长的精神时时都在感染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也鞭策着我们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他们的专业发展,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彼此的心头,享受前行的快乐。”他们说,他们不仅是有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情怀,同样追寻的五个人、一群人,他们更是一个人。

名师们的这番话是很有见地的。

领导力实践研究成果指出,要实现梦想,单靠一个人、几个人的努力,梦想无法变成现实。实现梦想,一定要靠团队的努力,要有共同的理念和愿景,要有精诚的团结和稳定的关系,要有集体的合作和个人的责任。挑战现状、探索研究、开拓创新必须“使众人行”——使每一位成员都有能力、有作为。

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让人人充盈起来、强大起来,“攀·灯”团队围绕一个个研究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面对面的研讨活动。譬如,每年名师们都要根据工作室成员的特点和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计划,设计研讨活动;有的工作室为成员们专设“会话组”,让成员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读书心得定期面对面交流或在网上发表出来;有的工作室组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两两结对,互学互帮,在引导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同时,也影响、带动了老教师接受新理念、关注新动态;有的专设“教师读书吧”,每学期向成员赠书,组织读书沙龙;有的工作室开展了家长群公益讲座,在帮助家长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和言语能力……凡此种种,多样、新颖而扎实。

最经常开展、成员们印象最深也最受影响的要数“集体磨课”。

说起磨课,小王老师就会想起那次上《识字5》。她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寒流”怎么理解?“雪”字怎么记住?她苦苦思索也没想出个好办法。磨课时,师傅提醒她,根据儿童与所学字词的特点,让学生在学字词以前听听天气预报。上课时学生一下子就弄清楚了什么是“寒流”,“寒流”来了就可能下“雪”。“雪”字怎么记呢?引导学生看看字形,想想说说:“雪”字上面是个“雨”,“雨”从天上下来了,接“雨”伸出小手,“彐”就记住了。小王老师说:“磨课也是磨人,玉不琢不成器。磨课的过程是痛苦的,通过磨课开了窍是快乐的。有师傅史春妍和伙伴们的帮助,‘情感线‘逻辑线‘双线并进识汉字的教学理念就在磨课的过程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

小张老师对师傅的一句话久久难忘。那次,她执教《孙中山破陋习》,课后,照例集体研讨。师傅潘校长笑着对她说:“你身上还存在教学的陋习——包办太多,不肯放手。”研讨后多日,潘校长的话“包办太多是一种陋习”还总在她耳边响起。小张老师反思、学习、再试,把教学思路改成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先问,教师根据学生的“问”调整教学设计。她深有体会地说:“在这一次次磨课中,我成长了,认识发生了改变。把时间和自由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问学课堂,成了我的向往。”

在一次主题研讨活动中,小周老师领到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作家祁智的作品《芝麻开门》。三百多页的一本书,她翻了又翻,一筹莫展,急得团团转。一个大问号憋在心里:这么厚的一本书,在课堂上究竟给学生上什么内容?于是,团队的伙伴们就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使目标简明,精选内容、简化环节,组织有效对话”,帮她六次修改教学设计,四次试教。最后确定从“想不到的目录、人物、情节、语言”四个方面进行整本书的导读。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沉浸在对话里,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本书。课后小周老师异常激动,她说:“师傅和团队是我的坚强后盾,让我从一片迷茫到豁然开朗。原来,简约语文有如此魅力!以前,我对上公开课毫无信心,现在,我满怀自信:公开课,我能上好!”

小李老师对去成都参加研讨活动前的一次次磨课印象最深。她说:“我以前总找不到‘课感。去成都前,师傅与伙伴们全都帮我备课,试上不理想,就点评讨论,再上;有点进步了,再到中华附小请潘校长指导,到梅山一小、到南宁向外地同行们求教……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我逐步领悟到什么叫关注学情,应怎样倾听、判断,及时捕捉、应对、引领。我发现,我找到了‘课感。”

“攀·灯”人钟情磨课,近乎痴迷。

一篇课文,一磨、二磨、三磨,常常磨个六七遍,教学设计在思想碰撞、智慧分享中改了又改。一群伙伴常常把一个年级的几个平行班都磨教了一遍。一次研讨,一议、再议、还议。有的小组竟然常常从华灯初上议到深夜两点。伙伴家成了小组磨课的基地,伙伴爱人成了编外服务员,每每在夜半钟声里为一群“攀·灯”人送来热气腾腾的夜宵。时间太紧,他们就见缝插针。组里有同事下班后要送孩子去学艺术,大家就把磨课地点移到艺术班附近的茶社里,一杯咖啡一壶茶,几个人翻着满桌的资料就磨起课来,一直磨到接孩子。日复一日,这个组的成员都成了“红跑车”“星巴克”的老顾客。

特殊情况采取特别的方式。准备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攀·灯”人就把磨课的队伍拉到作者的家里,登门向作家请教,问背景、问意图、问构思、问创作背后的故事,同作家、名师一起探寻引导小学生读整本书的策略和方法。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指导看“地图”的一群“攀·灯”人,就结伴来到南京地铁站,在地铁线路图前看图、思考、交流设计。执教“办证须知”的伙伴们分头帮着联系,搜索有关表格资料、咨询图书馆管理员都成了磨课的环节。小刘,一个胖胖的帅小伙,长期教高年级。为了使他更全面、更能干、更有作为,团队让他挑战低年级识字活动课。于是,他每天都忙着选儿歌、做课件,找学生聊天,到各个班试教。几经磨炼,他成了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大朋友和最佩服的偶像。

小鸣老师产假在家休息,心里却想着磨课活动中的那篇课文:如果是自己上,我会怎么上?发个微信,说说自己的构思。小胡从国外考察回来想着自己“磨课”缺席了,忙找伙伴索要团队活动资料,好好补一补。小袁为上好研究课“磨”了好几轮而劳累生病,小刘接过任务接着磨,吸收小袁的智慧融进自己的思考……“攀·灯”人几乎每天都在磨课中创造着、书写着自己的新故事。

“磨课”后还要“磨文”。名师们常对成员们说,教学文章不是硬“写”出来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干”出来、“思”出来、“创造”出来的。要努力让写作成为事业与成长的需要、组成部分和快乐的事情。名师们还说,在实践中认真“干”了、“思”了、“探索、创造”了,为了凝练经验,升华认识,锻炼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我们应该重视教学反思和撰写教学文章。为此,团队引导、鼓励成员们平时把教学中的得失、磨课中的思考和相互碰撞及时记录下来;每次主题研讨活动后,各工作室都要求成员及时反思、整理教学案例,或者围绕研究的主题撰写相关论文,并组织讨论、反复打磨。在磨课的过程中,名师们则常常以成员们的文章为例,从主题、选材、架构、拟题、推敲词语等方面给予适切的指导。有的成员还承担起指导同校教师写教学论文的任务。实践表明:“磨文”延伸了“磨课”,深化了“磨课”,有效地促进了“磨课”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磨课”的水平和效益。几年下来,课后反思、撰写教学文章已成了许多“攀·灯”人的习惯和乐趣。

“磨课”与“听课”密切配合。每学期,团队的名师们都要亲自给团队的成员们上几次研究课、示范课。《少年王冕》(潘文彬执教)、《第八次》(金立义执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刘荃执教)、《爱如茉莉》(杨树亚执教)、《小动物过冬》(史春妍执教)……名师们一堂堂精彩的课例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主张具体化、形象化了。怎样解读文本,怎样走向儿童;怎样做到言意兼得、水乳交融,让语文教学回到原点;怎样在课堂里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想善思,敢问善说;什么是耐心倾听、艺术点拨、激励评价;怎样给学生品读文本点明方向,引领他们向语文学习纵深展开……在名师的课堂里都变得清晰可见,真切可感了。“攀·灯”的青年教师从名师们的课堂里,也感受到他们那份热爱语文、热爱学生的情怀和执着探究、勇于开拓的精神。团队还有计划地组织成员到徐州、苏州、新疆、安徽、海南等地,与外省市的名师工作室交流,听外省市名师、新秀的课,以拓宽视野,培养专业眼光,不断增强好课意识。

为了提升磨课、上课、研究的质量和品位,他们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聆听专家们指导。五个名师工作室及“攀·灯”团队成立以来,一代名师、八十高龄的王兰老师,江苏省教研室李亮博士,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陆志平研究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朱家珑研究员,南师大、晓庄学院等高校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的教授,省内外教育期刊的资深编辑都曾应邀来到“攀·灯”,或在课堂里听课点评,或在论坛上参加沙龙研讨,或紧扣研究主

题做学术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密切联系“攀·灯”人的课堂实际,给人启迪,激人

奋进。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研讨活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主张具体化了,被广大成员理解、认同而达成一致,并逐步生成为团体的共同理念;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中,“攀·灯”人更自信、更热情、更能干了。他们在语文课改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前进,彼此照亮,步履坚定,从容优雅,收获着越来越丰硕的成果。

“攀·灯”团队和许多名师工作室、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的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教师的创造天赋、攀登精神和潜在能力,在如“攀·灯”团队这样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就能被最大限度地激

发出来,就能产生巨大的

能量。

时代呼唤万千“攀·灯”团队!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名师儿童语文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浅议"名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名师读意林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