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分析
2016-06-12程伟
程伟
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分析
程伟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并就其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方法 从142例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中,运用数学方法随机抽选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取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镜检、病理活检或真菌学检验方法确诊。分离并鉴定所有患者的病原菌,并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患病程度对患者予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并总结分析其疗效。结果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变组织及其分泌物并进行真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率达100%。白色念珠菌为咽喉部和耳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感染菌种,分别占到两种感染病的40.0%和30.8%,而在鼻部真菌感染患者中,46.8%的患者为烟曲霉菌感染。经过治疗,仅1例患者由于就诊时间过晚,引发鼻咽癌而导致病情加重,剩余多数患者均得到良好疗效并治愈出院。1年后随访,没有发现复发病例且真菌培养基本均为阴性。结论 采用真菌培养以及病变组织活检等方法,可以有效的确诊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选取不同的治疗手段,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诊断;治疗
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大多数真菌致病力较弱,仅有部分真菌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致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临床上,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属于较为少见的疾病,相关报道资料也是相对较少的。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泛用和滥用有着密切关系[1-2]。此外,长期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由于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免疫能力下降而成为了真菌感染易感人群。对此进行了此次研究,回顾分析了以往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营口市中心医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共142例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抽选6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5~68岁,平均(50.4±4.2)岁。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活检和真菌培养确诊。其中
15例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上表现出咽部不适、吞咽困难、阵发性或持续性干咳,咽喉部检查发现咽后壁分布有呈点、片状的白色、灰白色或微黄色的易剥离膜状物,患病严重者有声嘶甚至失音症状;32例鼻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出鼻黏膜坏死,出现流浓涕、涕中带血等症状,鼻腔检查发现黏膜充血、中鼻道有息肉或脓液;13例耳部真菌感染患者主要表现出耳聋、耳鸣、耳道瘙痒闷胀等,耳道检查发现外耳道潮湿且有淡黄色稀薄液体或碎屑,皮肤潮红且少量渗血,可看到青绿色或灰褐色绒毛状真菌菌落。60例患者中有48例在最近5个月内有多次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有23例,此外18例患者有放疗史,21例患者有化疗史。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经确诊后立刻进行该病诱发因素的控制,暂停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调节放化疗剂量和治疗周期。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抗生素治疗。咽喉部真菌感染:保持口腔卫生,结合多贝液含漱对局部进行药物治疗,如制霉菌素溶液等。耳部真菌感染:先清洗患者外耳道,然后将0.4%的氟康唑注射液滴在外耳道上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可外用达克宁、派瑞松等药物配合治疗。鼻部真菌感染:鼻部感染治疗原则为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药物治疗。通过鼻窦开放手术、柯陆氏手术等手术清除病变组织、扩大窦口并改变真菌生存环境,术后结合药敏试验用碳酸氢钠、大扶康等药物进行冲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经复查患者耳鼻咽喉部真菌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经复查患者耳鼻咽喉部真菌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无效:经复查患者耳鼻咽喉部真菌较多,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 真菌检测 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取其相应部位分泌物(咽喉部感染患者取咽后膜及其分泌物、鼻部感染患者取病变组织及分泌物、耳部感染患者取外耳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及真菌培养试验,并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菌种鉴定。
2 结果
2.1 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样本培养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率达100%。白色念珠菌为咽喉部和耳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感染菌种,分别占到两种感染病的40.0%和30.8%,而在鼻部真菌感染患者中,46.8%的患者为烟曲霉菌感染。见表1。
表1 60例患者病原菌鉴定结果(n)
2.2 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除1例患者由于就诊时间过晚,引发鼻咽癌而导致病情加重的鼻部真菌感染患者外,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均达到了预期疗效。见表2。
表2 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治疗结果[n(%)]
3 讨论
真菌学、组织病理学以及影像学作为目前诊断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的三种主要方法,其在诊断时能够相互补充[3]。如影像学中的CT扫描能够较好的诊断出鼻腔鼻窦钙化灶以及病变范围[4],但对于肿瘤以及细菌性疾病就不能起到很好的诊断作用,这时病理学却能通过染色等方法在微观上进行鉴别诊断。至于真菌培养则是目前最为可靠且普及的诊断方法。由于真菌的低致病力,真菌感染在临床是较为少见的。而如今出现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1)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滥用;(2)肿瘤患者因放化疗而导致过低的免疫力;(3)患有严重基础疾病而导致抵抗力低下。耳鼻咽喉部真菌感染即分别感染在耳部、鼻部、咽喉部的真菌性疾病。由于外耳道容易受损、进水以及积存分泌物等原因,耳部真菌性感染常发生在外耳处。严重的耳部真菌感染会发展至鼓膜以及鼓室,从而导致中耳炎。临床症状有耳道瘙痒、分泌异常,耳鸣、耳聋、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彻底失聪。有研究结果表明[5],耳部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念珠菌和曲霉,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白色念珠菌和烟曲霉菌分别是检出率前两位,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同。鼻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是鼻腔和鼻窦,这对鼻窦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临床症状有浓涕或血涕,鼻黏膜坏死,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甚至导致昏迷[6]。曲霉是鼻部真菌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本次研究结果中烟曲霉菌具有最高检出率,此外还有毛霉以及念珠菌[7]。不良的口腔卫生往往是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口腔pH较高的人群如婴儿也是易感染人群。其主要临床症状有口角糜烂、干咳、溃疡等,感染扩散至喉部则会出现声嘶、难咽甚至失声。研究结果表明咽喉部感染与耳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相同,也为念珠菌和曲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我们需要做到及时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确诊,然后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变部位、感染类型以及患者的药敏检测结果等,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往往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舒畅,吴庆莲,吴雯,等.氟康唑注射液灌洗法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3例[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9):57.
[2] 范静平,陈争明.耳鼻咽喉真菌性疾病[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 7(2):65-69.
[3] 赵亮,谢洪,白云波,等.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5例[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3):311-314.
[4] 李嘉.上颌窦放线菌混合感染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4):346-347.
[5] 彭芮,骆文龙.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术前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4):372-374.
[6] 熊颖,袁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82-983.
[7] 怀德,王建武,张亚龙,等.咽喉真菌病诊治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6):3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29
辽宁 115000 营口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