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2016-06-12林致华
林致华
摘 要:数学教师要注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选择好时机、掌握好难度、把握好方向三个途径,巧妙地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引导;有效;适时;适度;适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08-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满堂灌和教学气氛沉闷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思考的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恰当地引导、精彩地点拨。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于引导,让师生双边活动和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一、选择好时机,适时引导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做出调整,使引导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实际,富有启发性。
例如:《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问题1:同学们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5人,四年一班有22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2÷5=4(条)…… 2(人)
4+1=5(条)
师:谁能告诉我,加“1”是什么意思?是为谁而加的?
问题2:四年二班有18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18÷5=3(条)…… 3(人)
3+1=4(条)
师:为什么还要加“1”呢?这里的3是哪个3?
问题3:两班一起租船,至少租几条船?
生1:5+4=9(条):
生2:22+18=40(人) 40÷5=8(条)
师:怪不怪?加起来是9条,为什么实际是8条?有什么发现?
设计这样的问题,巧妙地制造矛盾,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而跃跃欲试,给了学生思维的机会,给了学生争辩的机会,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渴望,给了学生矛盾解决后胜利的快感,给了数学课堂跌宕起伏的美感。
二、掌握好难度,适度引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契机和空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独自去经历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的引导过难、过深的话,学生的认知没办法构建,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引导过浅的话,如蜻蜓点水般,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掌握好引导的度。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长方形框架。
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相框,要知道需要镶上一面多大的镜子,就是求什么?
生:镜子的面积,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操作:拉一拉框架,师:现在,长方形相框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如果要给这个平行四边形相框镶上一面镜子,那么,这面平行四边形的镜子与原来长方形的镜子面积相等吗?
师:4条边都不变,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它的周长一定相等。面积到底变了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不一样,面积变小了。
师:每个同学都能有自己的思考,很好!请继续观察
操作:继续拉框架,师:现在的面积呢?现在呢?
师:为什么面积会越变越小呢?
师:刚才老师第一次问的时候,为什么有些同学就认为面积不变呢?(挪一点点,高只短了一点点,感觉不到而已。)
师:那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会思考的孩子,请继续观察,看你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平行四边形卡片,
师:这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请看,
操作:剪切掉一部分底,师:面积变了吗?(连续3次)
师:高不变,为什么面积还是越变越小呢?
师:现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上述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独具匠心,通过两次的直观操作演示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底和高都有关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同时更有明确的探究方向。这样教学,不着痕迹地加深了学生的认知,使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系统。
三、把握好方向,适量引导
由于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有各种引导途径,所以教师在引导中既不能过于开放,让学生不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也不能过于保守,使学生一筹莫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探究情况,适量、适时进行引导。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时,教师问:“有位同学找来一个圆柱形罐头,在它的侧面贴满商标纸,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略作停顿)请先猜一猜,这张商标纸是什么形状的?”
生1:应该是长方形!(大部分学生同意地点点头)
师:怎样证明你的想法呢?(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了)
生2:沿着商标纸的接缝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张长方形的纸。
师:商标纸的接缝就是圆柱的——
生3:高。
生4:侧面展开图也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语出惊人,回报这个学生的是笑声和反对意见)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4(边说边演示):我不沿着高去剪,而是斜着剪开,展开后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完全正确!那么,再想一想,要测量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应该测量哪些数据?
生5: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6: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师: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或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把展开图还原成圆柱,再想一想。(学生很快探索、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
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猜想,然后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特别见解笑而不评,没有全“放”,也没有全“收”,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解释想法。这里,教师对教学的进程、方向把握得恰到好处,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起点了然于心,既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究,又丰富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总之,教师的引导是一门学问,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做到引导有“道”,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自主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