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内科护士睡眠状况与怒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2016-06-12吴志华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河北怀来075441

河北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吴志华(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 河北 怀来 075441)



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内科护士睡眠状况与怒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吴志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 河北 怀来 075441)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护士人群的睡眠情况与怒情绪产生的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方法: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内科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和简明心境量表(POMS,愤怒-敌意分量表)对医院内科的8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PQSI总分大于8分者共计47人,占55. 3%,平均分8.27±3.98;睡眠质量与年龄、婚姻、经历夜班年数有关,与文化程度等无关。结论: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护士人群的睡眠质量低于普通人群,睡眠障碍显著偏高,并且怒情绪的产生与睡眠质量成负相关。

关键词:护 士;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怒情绪

睡眠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必须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人一生中耗时最多的活动,占据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5%~35%的成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1]。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护士人群,由于患者并发症多,所以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睡眠障碍等问题。同时,怒情绪也作为对人体生理心理有严重危害的负性情绪之一,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将阐述与这些护士人群的睡眠情况有关的因素与怒情绪的相关性,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调查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张家口市肺科医院内科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的护士共计100人,收回问卷共计91份,对漏填、错填、未完成的问卷予以剔除,得到有效问卷共计85份。科室分布:呼吸内科57人(67.06%),重症监护室23人(27.06%),并有轮转新入职护士5人(5.88%)。年龄与经历分布:年龄最大39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26.8±3.36,人数分布最多在26岁(20%);最长年数为17年,最低1年,平均4.63±3.41年。学历、婚姻与健康状况:专科44人(51.8%),本科41人(48.2%);未婚者54人(63.5%),已婚者31人(36.5%);自觉健康者65人(76.5%),一般者14人(16.5%),差者6人(7.1%)。

1.2研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填写,由专人收回。问卷均为高效度和高信度的量表及由老师鉴定的调查问卷,并经由10人的预实验后对量表进行微调整后采用的最终定卷。

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1eep Qua1ity Index,PSQI)、简明心境量表(Profi1e of Mood States,POMS)。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附于两张问卷之前,主要包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健康状况等人口学统计资料,用于帮助研究者分析相关因素。②PSQI:用于测量研究对象于前一月的睡眠质量以及区别睡眠优差者,由19个自测项目(包括15个选择题和四个问答题)和五个他评项目(由睡眠伙伴或室友完成)组成,得分只由自测项目决定,该量表分为七个成分,每个成分得分按四级计算(无~非常严重,得分从0~3),总分范围为0~21,得分大于8分者可疑有显著睡眠障碍,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③POMS: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和自尊感7个分量表;每一题项的回答采用5级评定,0为一点没有;1为略有一点;2为中等程度;3为相当明显;4为非常明显;此外,该测验问卷还有7个积极的情绪状态题项作为“干扰性题项”,用以检测被试的诚实及合作程度。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P<0. 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睡眠质量与一般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PQSI总分大于8分者共计47人,占5.3%,其中最高分为23分,最低0分,平均分8.27±3.98,高于全国常模3.42± 3.57,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3%的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本研究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护士PQSI总分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85人的调查中,睡眠质量也与婚姻有关。见表3。

2.2PQSI评测这些护士平均PQSI得分8.27±3.98,与常模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护士睡眠质量与全国正常人群比较

2.3睡眠质量与怒情绪的关系:本研究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85人中睡眠质量与怒情绪的发生成正相关,即睡眠质量越差怒情绪的发生率即越高(P<0.01)。详情见表3

2.4 怒情绪与一般因子本研究数据显示,怒情绪的产生与年龄、婚姻状况P<0.05),健康及工作年数(P< 0.01)均成正性相关。详情见表2。

表2 怒情绪与一般因子的相关性(r值,n=85)

表3 睡眠与各相关因子的关系(r值,n=85)

3 讨 论

3.1护理晚期肺癌、肺气肿护士人群睡眠质量:由于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夜间并发症多,所以护理这些病种的护士睡眠很少,作为睡眠质量差的典型人群,睡眠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所调查的护士人群中,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的问题,PSQI问卷的7个成分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均较普通人差。与普通人群[2]相比,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差别最大,提示护士睡眠质量不仅影响其本身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到护理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3.2护士睡眠相关因素

3.2.1年龄:本研究中,不同年龄层的护士在本研究中出现的睡眠问题有差异性(P<0.05),其中得分在8分以上(即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段在23-26岁的护士最多(51%)。这个年龄段的护士为主要护理组成力量,承受压力较其他年龄层更多更重。有人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年老的护士更难于达到护理病人的最佳标准,她们更易遭受睡眠剥夺导致的生物钟紊乱带来的健康问题困扰[3]。本研究的结果中,PQSI得分显著高者均有高龄护士出现,并且主观睡眠质量低下。

3.2.2婚姻状况:婚姻与睡眠质量也有相关性,提示已婚者随着年龄增加,面临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常常出现睡眠问题。但PQSI总分与年龄,学历,婚姻无显著相关性,本样本具有专科针对性,且样本量大小都是数据需考虑到的两方面因素。

3.2.3科室:同于许多研究,本研究未得出PQSI与科室有相关性(r=-0.037,p>0.05),可能与样本量有关,且重症监护科工作量大且应急要求高,工作对各科室护士的影响可能较为平均。但已有研究显示,昼夜的轮班工作已被认为是引起睡眠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4],本调查所在的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护士的倒班制采取的即是12h班制即7-7班制或白夜班(8pm-4am),但在一些研究中提出,12h工作制不利于护士的睡眠及心理健康,可能与每次工作时间过长,睡眠剥夺相比较更严重有关[5]。而三班制连续排班对护士生物钟的影响相对较小,与12h排班制相比,更符合人体作息规律,更科学[6]。传统三班制连续排班实行的是双人夜班,且每周只上1个夜班,每轮夜班后有2~3d时间调整,让护士的休息时间相对集中,不会觉得过于疲劳,相对12h排班法而言,三班制连续排班更能使护士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其工作积极性[7]。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表明:00:00-07:00班次的人工作之前进行短暂睡眠可以使事故发生率降低。因此,本研究的结果与先前的研究显示的数据有一致性:两班制平均一周夜班次数达到两至三次,并且时间长达12小时,完全颠覆了正常人体所需的睡眠-昼夜节律,呈现出护士睡眠障碍高且睡眠质量低下的情况[8],并且护理晚期肺癌、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多在夜间发病,更加刺激护士的应激能力及抗压能力。但因目前世界无统一推广的轮班制,因此这需要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当住院高峰期或晚夜班出现突发事件时,管理者应加强人力安排,增二线支援人员。同时,注意新护士业务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培训年轻护士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科技术等,提高其夜班工作的应激能力[9]。

3.2.4倒夜班年数不同于其他研究,本研究提出了经历不同夜班年限的护士对睡眠及情绪的反应:均为成正性相关性(p<0.05)。其原因可能有经历长年的倒夜班工作,虽然护士的夜间应激能力增高,但其身体状况和心理接受度有所下降,再长达12h的夜班里出现负性情绪的激涨。这也符合本研究提出的年龄与护士睡眠及情绪的关系。

3.3睡眠与愤怒-敌意情绪本研究中,除了PQSI的睡眠时间成分,其余六组成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均与愤怒-敌意情绪成正相关性(P<0.05)。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人体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对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必不可少,在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等生命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正常的睡眠质量无法保证,等于失去了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不可避免发生机体的功能失常,包括情绪的波动。护士夜班时间长,睡眠时间缺乏,就必然导致思维紊乱、情绪失控、行为异常。在没有得到充分睡眠的状态下,继续给予超负荷工作压力,或者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就会导致情绪波动。现有的研究指出[10],尽管对情感障碍与睡眠缺乏之间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通过一些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两者的密切关系。正常的睡眠得不到保障,脑血液循环就会下降,供给脑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也会降低,神经元的功能就必然被损害,神经递质的代谢也会失去正常控制可能是引起正常人情绪改变的重要机制之一[11]。

本研究得出了护士睡眠以及怒情绪均与婚姻、倒夜班年数呈正相关,其中倒夜班年数为较多研究所忽视的一个相关因子,并且年龄作为一个相关因子也证实了两者的正相关,即年纪越高的护士提示其倒夜班年数越长,导致怒情绪越高及护士睡眠质量越低下。但本研究未得出睡眠与科室的相关性,然而根据许多文献,两者应成相关性:普遍为工作在繁重科室的护士睡眠质量低下(如重症监护室)[12],较易产生怒情绪,总结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小有关,并且与本研究所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工作量繁重程度相近有关。护士的睡眠健康问题关乎着护士自身和病人的利益,应从多方面改善其存在的问题[13]。管理者应考虑睡眠障碍等护士已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夜班人数以提高在夜班工作小组的效率和工作安全[14]。其次,应提供护士对睡眠障碍等睡眠问题的认知程度,必要时候采取治疗手段[15]。

参考文献:

[1] 张月平,张青,赵文斌,等.军队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9):2628-2630.

[2] 王惠英,王丹,张秀欣,等.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8:159,174.

[3] 安怀杰,郑巍薇,史成和,等.生物钟基因period3的多态性及其与睡眠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6):525-528.

[4] 叶璐,何华英,郑丽君.岗位管理模式下护士睡眠质量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124-124.

[5] 李泉瑛.合理安排护士大小夜班预防睡眠剥夺所致危害[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1631-1632.

[6] 陈浩蕾,陈月新,卢韵琦,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女护士的睡眠问题与职业紧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253-257.

[7] 孙玲玲,倪伟慧,章美华,等.倒班护士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4:119-120.

[8] 康菊珍.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实践,2014,11(10):7-8.

[9] 毕莉娟.人性化管理及激励机制对门诊工作人员情绪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9):1332-133.

[10] 董文,李亚洁,陈媛,等.广州市赴港培训专科护士批判性思维特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B):19-22..

[11] 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3):252-255.

[12] 李彩虹.ICU护士睡眠障碍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1(1):348-349.

[13] 赵雪,刘利,高菲,等.辽宁省女性护士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2):139-140.

[14] 沙莎,赵滨,李艳玲,等.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367 -369.

[15] 杨亚娟,李玲玲,张鹭鹭.临床护士不良睡眠习惯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13-1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2.056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2-0325-0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编号:ZD20140358)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