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示能性视角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综述

2016-06-12金雪聪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

陈 渝,路 洋,金雪聪(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于示能性视角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综述

陈渝,路洋,金雪聪(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要:传统偏重理性行为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相对忽略了系统自身的示能效果及影响,缺乏对信息系统采纳和扩散中用户使用行为多样性原因的深入分析。本文从示能性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运用示能性理论、使用理论等来探讨信息系统使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1)回顾和归纳了现有文献中示能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2)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示能性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成果。

关键词:示能性;信息系统使用;研究方法

近年来,示能性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受到了全新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信息系统研究已形成系统与个人、系统与组织、系统与团体、系统与设计以及系统与市场等主要研究方向。[1]其中信息系统使用是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主要依据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研究个体、团体及组织如何更有效和高效使用系统从而提升经济和社会福利。尽管示能性的概念在研究中不尽相同,但示能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去解释信息系统使用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示能性在用户使用系统时可呈现使用行为多样性:一种技术可以支持多种示能性。因此,同一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使用相同技术时可呈现不同的示能性或一组示能性。[2]

根据文献综述方法,[3]本文通过回顾和归纳现有文献,探讨了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的现状及作用,并试图回答“示能性为什么在信息系统研究中受到关注”这一热点问题。

1 示能性概念回顾

示能性这一术语来源于生态心理学领域的格式塔理论,是行为环境中物体在用户认知感官中的反映,即用户能够了解物体实际上有何种用途。知觉心理学家Gibson最初创建了这一概念来描述行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在Gibson看来,行为体在环境中感知和行为,行为体和环境二者的属性构成了交互的条件。按照Gibson的定义,示能性是客观的,因为自身存在不需依赖于价值、意义以及诠释;然而从行为体需要参照物的角度而言,示能性又是主观的。通过跨越主客观的障碍,Gibson的示能性引入了行为体和环境交互的观点,即行为体和环境密不可分。[5]

Norman首次将示能性正式引入设计学领域,倡导设计者创造的物体与用户的心理需求应被尽可能地等同映射起来。[6]Norman认为,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是和真实的、客观的物体打交道,因此可能会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示能性:真实示能性和感知示能性。[7]真实示能性是指物体本身所能提供的实际功能,即物体物理特性;感知示能性是指物体能让用户感知到可能存在的功能,即物体表面特性。而设计者所想的示能性和用户感知的示能性可能存在差异,感知示能性会比真实示能性更重要。[7]因此,Norman在人机交互研究中把示能性的概念理解为感知示能性,[8]并在其后的著作中用实例与真实示能性进行区分。如,软件制造商认为系统使用界面应该按照用户意图设计,因此用户在没有阅读说明书之前应该知道该软件的功能。然而个体用户对同一物体的感知示能性不尽相同,示能性是用户解释和环境感知间的关系。[9]

Turvey定义示能性为对象和环境的外在属性,它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会出现。[10]Greeno认为示能性是采取行动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意味着特定的行动一定会发生。[11]Reed认为示能性是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稀有环境资源,这些资源调整了人类和动物的适应性行为。[12]Volkoff&Strong把示能性定义为导致行为的可能性,该行为与实现直接具体的结果并产生对象和目标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13]

Hutchby首先把示能性的原始概念从环境转移到技术,示能性是指功能和关系方面,这两方面可看作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并认可用这种方法研究行为体和技术间复杂关系的可能性。[14]Zammuto等使用示能性解释组织和IT间的关系,示能性是采取目标导向行动的可能性,强调示能性源于组织系统和IT构件间的交互效应。[15]Majchrzak&Markus认为示能性是组织和IT构件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而不是组织和IT构件的任一属性,[16]该研究凸显了用技术示能性和约束理论研究人们或组织如何使用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使用如何影响个人、组织和绩效的重要性。Fayard& Weeks建议把示能性看作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重新概念化,示能性既外在又相关,[17]示能性为研究组织中的人和技术间的共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透镜,为描述人们特定行为如何形成以及行为模式提供了更好的语言。从这些方面来看,示能性是特定于技术和行为体的客观事物。[18]

根据适应性结构理论[19]核心概念的重新定义,Markus&Silver认为利用功能示能性的概念去理解技术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以及物质和社会的二元性是至关重要的,提出技术对象、功能示能性和符号表示三个概念描述IT构件与行为体间的关系。[20]Savoli&Barki提出感知功能示能性来研究信息技术对用户行为的支持程度,感知功能示能性即用户感知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约束,表明不同用户对同一技术特征会感知到不一样的示能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效果。[21]

尽管Markus&Silver重新把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用户和技术对象的关系上,但示能性在研究文献中有不同的概念、特征和种类。如,Leonardi建议在研究中要区分个体示能性、集体示能性和共享示能性。[2]个体示能性是一个有益于使用者的示能性,但该示能性或许不适用于团体中的其他人。这是由技术特征决定的,个体使用技术特征能完成他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说,个体示能性是个体层次的概念。集体示能性是一个由团体成员集体创建,允许他们共同完成任务的示能性,而此任务是个体根本无法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集体示能性是团体成员使用不同技术特征完成个体任务进而实现团体层次的目标,因此它是个体示能性聚合的结果。相反,共享示能性是一个团体所有成员使用相似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团体目标的示能性。

Hartson在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背景下对示能性的概念进行拓展,将其细分为物理示能性、认知示能性、感官示能性和功能示能性。[22]赵宇翔等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感知示能性的概念进行拓展细分,结合社会化媒体的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感知示能性的四个主要维度,包括感知物理示能性、感知认知示能性、感知情感示能性和感知控制示能性。[23]Pozzi等梳理了现有的信息系统关于示能性研究文献后,认为示能性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示能性存在、示能性感知、示能性实现、示能性影响。[24]

示能性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示能性起源于生态心理学,但如今研究已经延伸到众多领域,如,设计学、信息系统等。示能性的概念或拓展如表1所示。将示能性作为理论视角切入到信息系统使用研究中日益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已经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如,Seidel等探讨了全球操作软件解决供应商在应对新兴环保时如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商业实践,建立一个理论架构,明确了环境的可持续性转换中所需要的四种重要的功能示能性,即,反映披露示能性、信息民主化示能性、输出管理示能性、移位示能性,表明技术凭借功能示能性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25]而国内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才刚起步,很多有意义的研究现象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开拓。

表1 示能性的概念或拓展

2 示能性视角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

传统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中,主流的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理性行为和计划行为模型难以解释系统使用后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变化,[26]相对忽略了信息系统自身的示能效果及影响。信息系统使用就反映出信息系统与用户感受之间具有示能关系。因此,从示能性视角研究信息系统使用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Jasperson等研究了先前使用、习惯、技术特征等因素与采纳后用户行为的影响关系,认为技术特征对于信息系统使用有重要影响,是研究技术使用和使用结果关系必不可少的对象,而已有的多数研究将IT应用作为“黑盒子”而不是各个具体技术特征集合体,这样就忽略了技术特征对使用行为的不同影响。[27]Ortiz De Guinea&Markus认为IT技术本身是触发用户自动使用行为的因素,在传统研究中采用计划行为或理性行为作为理论基础是不合理的,建议研究者关注IT的技术特征对于人们持续使用IT的影响,主要是关注IT的技术特征能否产生影响、何时影响、造成哪些方面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26]Burton-Jones& Grange基于表示理论视角研究了信息系统有效使用,重点关注有效使用包括哪些要素以及什么驱动有效使用,根据表示理论阐述了三个结构(深度结构、表面结构、物理结构)和一个目的(信息系统是否忠实反映客观世界),认为表示理论与IT示能性理论相兼容,其中表面结构和物理结构与物理和感官示能性相对应;信息系统表示与认知和功能示能性相对应。[28]Majchrzak&Markus提出技术示能性和约束理论来研究人们和组织如何使用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使用如何影响个人、组织和绩效,而该理论的前提是必须要考虑人、组织和技术之间的交互。[16]其中,技术示能性指的是行动潜能,即具有明确目的的个人或组织使用技术或信息系统能够做什么;技术约束是指个人或组织使用技术或系统去实现特定目标所遇到的障碍。技术示能性和技术约束是相关的概念,即人和技术的潜在交互,而不是两者的任一属性并且与技术特征截然不同。

上述综述说明,在信息系统使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系统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到底向用户展示哪些功能以及会形成哪些潜在的使用效果,还有待解释。

DeSanctis&Poole在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理性决策论学派和制度主义学派提出了适应性结构理论,解释信息技术在组织变革进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变革是与能动者采纳IT的行为动机有着密切联系的,而IT行为的发生来自于三种因素:先进IT技术结构、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结构。[19]该模型中有结构和选用两个概念,“结构”定义为技术和制度提供的规则、资源或能力;而对技术特征进行适应性采纳的直接行为称为“选用”。同时认为用户“选用”信息系统是忠实的,即“选用”忠实于设计意图,那么会提高用户任务的绩效。[19]

Markus&Silver拓展了适应性结构理论,提出了技术对象、功能示能性和符号表示三个概念,这些概念有利于研究者在IT影响中提出更合理的研究假设。[20]功能示能性和符号表示两者的概念相关,都描述了用户和技术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能够提供示能性信息,但示能性并不是对象的属性。

Sun提出“适应性系统使用”来研究信息系统采纳后在系统特征层面的用户修正行为,即用户为什么产生修正系统功能特征的使用行为以及哪些条件会触发这些修正行为,表现出尝试新特征、特征替代、特征合并、特征适应新用途四种行为。[29]适应性系统使用引用了适应性结构理论中的结构特征和精神实质两个概念,它包括系统特征使用中用户对结构特征和精神实质的修正行为。

Savoli&Barki认为IT使用是采纳或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但是,IT使用并不一定产生可期待的结果,提出感知功能示能性来研究IT对用户行为的支持程度。研究表明,不同用户对于同一IT特征会感知到不一样的示能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使用行为及使用效果,因此应先按不同的示能性感知结果识别出不同的用户使用行为类型,然后再进行使用效果分析。[21]

以上综述表明,系统的功能本身不会产生效果,只有用户使用了具体的功能才会产生使用效果,其中,使用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需要分析用户不同的示能性感知结果。当然,系统使用需要关注用户如何学习、适应、使用不同的功能结构以及如何完善功能对目标任务的支持程度。

国内基于示能性视角研究信息系统使用的文献还非常少。闵庆飞等探讨了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匹配”理论,提及并解释了适应性结构理论。[30]徐峰和戚桂杰论述了IT采纳研究中的理性决策学派和制度主义学派不同,说明了应用适应性结构理论分析IT采纳的作用。[31]郭迅华等采用结构化理论研究信息系统采纳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性行为模型等难以解释不同主体采纳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情况,表明基于结构化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定性化的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克服传统信息系统采纳研究中的局限性。[32]赵宇翔和朱庆华界定和扩展了感知示能性的概念,将感知示能性构念作为理论视角,切入到社会化媒体的后续采纳阶段,实证检验了感知示能性构念在社会化媒体适应性使用中对媒体特征、任务复杂度以及社会情境产生调节效应。[23]

总之,在传统信息系统采纳后,对用户使用行为的研究中忽略了IT应用中的技术特征,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对于IT技术特征会形成不同的使用类型以及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这些现象值得研究者关注。[27]

3 研究方法

国外在信息系统示能性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使用“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当然,部分学者也使用调查方法和实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相关成果的研究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国外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

Majchrzak&Markus综述了技术示能性和约束理论的理论概念和关注焦点,探讨了该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16]Burton-Jones&Grange基于表示理论完成了有效使用理论分析,研究方法是首先提出包含各种变量和相关假说的理论框架,随后应用理论框架解释具体现象和提出估计的可验证模型。[28]Bernhard等通过扩展有关示能性起源和实现的理论,构造一个示能性被感知和实现的过程模型,并提出一些实证检验该模型的策略。[33]

Sebastian&Bui针对有强烈层次结构、跨多学科并受专业驱动的组织,首先提出一个信息系统示能性和相关协调的理论模型去呈现功能状态差异,然后建立一套如何利用示能性的模式和类型来产生或约束相关协调潜在影响的主张,最终以一所著名大学附属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为案例来完善理论和主张。[34]Savoli&Barki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用户不同的感知功能示能性及使用结果,其中案例数据分析是在案例资料(哮喘患者使用IT构件)、理论视角(示能性)、相关文献以及过程模型四者之间解释、反演的过程。[21]Seidel等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解释分析,提出一个使可持续转换成为可能的信息系统功能示能性综合模型,该模型明确环境可持续性转换所需要的四种功能示能性。[25]Balci等对18位使用不同的航空公司登记流程类型的被调查者进行深度访谈,实证检验每个IT系统用户确实有不同的示能性效果,也证明用户与IT系统间的交互取决于年龄、背景和一般IT经验。[35]

Sun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完成数据分析,问卷选项中涉及反映型测量项和形成型测量项。[29]Goel等采用实验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实证检验虚拟世界特性在协调任务中如何影响学习效果。[36]

国内基于示能性视角研究信息系统使用的文献还非常少,主要是些综述文献。当然,少数学者也采用实证方法开展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相关成果的研究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国内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

闵庆飞等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匹配”理论,提及并解释了适应性结构理论。[30]赵宇翔在示能性和感知示能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化媒体交互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构建了基于感知示能性的社会化媒体交互设计的整合概念框架。[37]徐峰和戚桂杰综述了IT采纳研究中的理性决策学派和制度主义学派的理性基础和局限性,阐明了适应性结构理论来分析IT采纳的重要性。[31]

郭迅华等采用结构化理论研究信息系统采纳问题,运用“结构-模式”概念模型对某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阐释能力。[32]赵宇翔和朱庆华借助适应性使用行为研究思路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后续采纳阶段用户感知示能性的调节效应,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方法实证检验了感知示能性构念在社会化媒体适应性使用中对于媒体特征、任务复杂度以及社会情境产生调节效应。[23]

信息系统研究最普遍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而该方法似乎缺乏应用在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中,这主要是由示能性概念的本质引起的。作为一个认知和生成机制,示能性旨在探索示能性的出现和实现机制,这导致了研究者更偏向使用定性研究方法。[33]从表2、表3可看出,尽管国内外信息系统使用有关示能性研究存在一些实证研究,但绝大多数是案例研究(共12篇);在定量研究方法中,采用调查方法、实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的研究分别有3篇和1篇;在定性研究方法中,采用文献综述方法进行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的研究有9篇。本文希望通过归纳国内外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的方法,对信息系统领域研究思路的拓展和方法论的规范性有所贡献。

从整体上看,国内有关示能性的信息系统使用研究才刚起步,在方法的规范性、纵向研究、案例研究等多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的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方法,尤其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克服信息系统研究的局限性,调查方法和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或许不太适合探索示能性的出现和实现机制。总之,我国学者应克服语言问题,加强研究方法训练,密切关注国际研究焦点和热点,努力缩小与国际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差距。[38]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功能日益完善,信息系统使用较以前也更为复杂,研究者可以从多视角关注信息系统使用。示能性提供了一个研究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的有效方法,因为它促进了信息系统不同认知和使用模式的概念化。此外,示能性明确地包含了无意识和未被发现的技术使用。[16]示能性对于克服信息系统使用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从而丰富研究成果并促进信息系统学术发展。

通过以上综述,本文形成以下结论。①研究者关于示能性定义并不是唯一的,而是趋于特定需求提出或构造相关定义;②文献关注的焦点已经从示能性本身转变到应用示能性来阐述系统使用对组织产生的影响;③研究者只关注结果如何及为什么发生和实现结果所面临的障碍,而偏离了示能性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建议应多关注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产生什么结果;④国内信息系统有关示能性研究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同行存在很大差距,研究者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很少;[38]⑤信息系统示能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源于示能性在交互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信息系统使用中有关示能性研究仍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Sidorova A,et al.Uncovering the intellectual core ofthe information systems discipline[J].MIS Quarterly,2008,32(3):467-482.

[2]Leonardi P M.When does technology use enable networkchangeinorganizations?acomparativestudy of feature use and shared affordances[J].MIS Quarterly,2013,37(3):749-775.

[3]Rowe F.What literature review is not:diversity,boundaries and recommendations[J].Europea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4,23(3):24-255.

[4]Gibson J J.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London:Psychology Press,1986:80-86.

[5]Mcgrenere J,Ho W.Affordances:Clarifying and E-volvingaConcept[C].Montreal:2000:179-186.

[6]NormanDA.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M]. NewYork:Basicbooks,1988:66-69.

[7]Norman D A.Affordance,conventions,and design [J].Interactions,1999,6(3):38-42.

[8]Norman D A.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M]. New York:Basicbooks,2002:17-35.

[9]Chemero A.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affordances[J]. Ecologicalpsychology,2003,15(2):181-195.

[10]TurveyMT.Affordances and prospectivecontrol:An Outline of the ontology[J].Ecological psychology, 1992,4(3):173-187.

[11]Greeno J G.Gibson's affordanc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2):336-342.

[12]Reed E S.Encountering the World: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3]Volkoff O,Strong D M.Critical realism and affordances:Theorizing it-associat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processes[J].MIS Quarterly,2013,37(3):819-834.

[14]Hutchby I.Technologies,texts and affordances[J]. Sociology,2001,35(2):441-456.

[15]Zammuto R F,et a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ing fabric of organiz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5):749-762.

[16]Majchrzak A,Markus M L.Technology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M].Encyclopedia of Management Theory, SagePublications,2012.

[17]Fayard A,Weeks J.Affordances for practice[J].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2014,24(4):236-249.

[18]StrongDM,etal.A The oryoforganization-ehraffordance actualization[J].Journal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4,15(2):53-85.

[19]Desanctis G,Poole M S.Capturing the complexity in advanced technology use: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 [J].Organizationscience,1994,5(2):121-147.

[20]MarkusML,SilverMS.AFoundationforthestudyof it effects:a New look at desanctis and poole's concepts ofstructuralfeaturesandspirit[J].Journalof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JAIS),2008,9 (10):609-632.

[21]Savoli A,BarkiH.Functional Affordance Archetypes:A New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IT Use on Desirable Outcomes[C]//Milan:Thirty Four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3.

[22]Hartson R.Cognitive,Physical,Sensory,andFunctional Affordances in Interaction Design[J].Behaviour&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22(5): 31-338.

[23]赵宇翔,朱庆华.感知示能性在社会化媒体后续采纳阶段的调节效应初探[J].情报学报,2013,32(10):1099-1111.

[24]Pozzi G,etal.Affordance Theoryin the ISDiscipline: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C]//Savannah:Twentie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 for mation Systems,2014.

[25]Seidel S,etal.Sensemaking and sustainablepracticing:Functional affordanc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reen transformations[J].MIS Quarterly,2013,37 (4):1275-1299.

[26]Ortiz De GuineaA,MarkusML.Whybreak the habit of a lifetime?rethinking the roles of intention,habit,and emotion in continu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J].MIS Quarterly,2009,33(3):433-444.

[27]Jasperson J,et al.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ost-Adoptive behaviors associatedwithitenabledworksystems[J].MISQuarterly,2005,29(3):525-557.

[28]Burton-JonesA,GrangeC.FromUsetoeffectiveuse: a represent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InformationSystems Research,2012,24(3):632-658.

[29]Sun H.Underst and inguserrevisions when usingin formation systems feature:Adaptive system use and triggers[J].MIS Quarterly,2012,36(2):453-478.

[30]闵庆飞,等.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匹配”理论综述[J].信息系统学报,2011(8):77-88.

[31]徐峰,戚桂杰.基于适应性结构理论的组织IT采纳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5):36-38.

[32]郭迅华,等.结构化理论与信息系统采纳: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案例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78-85.

[33]BernhardE,etal.Understanding the Actualization of Affordances:A Study in the Process Modeling Context [C]//Milan:Thirty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System.2013.

[34]Sebastian IM,BuiT.The Influence of is Affordances on Work Practices in Health Care:A Relational Coordination Approach[C]//Orlando:Thirty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2.

[35]Balci B,et al.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Affordanc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An Empirical Study[C]//Tel Aviv:Twenty Second European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4.

[36]GoelL,etal.Howcues of what canbedoneinavirtual world influence learning:an affordance perspective [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3(50):197-206.

[37]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交互设计中感知示能性研究初探[C]//2011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2011:84-92.

[38]吴金南,刘作仪.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与分析[J].管理学报,2013(8):1201-1207.

A Review on Research of IS Ap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ffordance

Chen Yu,Lu Yang,Jin Xue-cong

Abstract:Tradition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ystem(IS)application usually put emphasis on the rational behavior while neglected IS affordance and impact,and lacked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reasons of user behavior’s diversity in IS adoption and diffus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ffordance,the article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and applies affordance theory,system usage theory and so forth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IS application.The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s:retrospec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affordance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review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S application on affordance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Affordance;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Research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4-0028-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示能性视角的信息系统有效使用研究:维度、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项目编号:71461016),“信息系统采纳后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061009),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博生科研项目预研计划资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渝(1971-),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IS/IT采纳等;路洋(1991-),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IS使用行为等;金雪聪(1991-),女,汉,硕士在读,研究方向:IS使用行为等。

[收稿日期]2015-06-25[责任编辑]菊秋芳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
浅谈数学学习情感评价的研究方法
浅析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