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外搜救犬的使用

2016-06-12黄金国贺星亮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嗅源温岭市训导

黄金国 叶 楠 贺星亮



野外搜救犬的使用

黄金国叶 楠贺星亮

野外失踪人员搜救犬在训导员科学而严格的训练下,具备了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相对独立搜索助训员并能及时吠叫报警的能力,就可以投入野外搜救使用了,结合2年以来的使用经验总结如下:

一、野外搜救犬使用的程序

(一)了解情况掌握信息

训导员到达现场后,要向失踪人员家属和知情人员仔细询问失踪人员失踪前的具体情况,包括有无异常情绪、日常习惯、失踪时间、最后目击失踪人员的时间地点、衣着打扮、体貌特征、携带物品等;向前期搜寻人员了解他们的搜寻范围、存在的危险地带、有无发现异常等信息,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制定方案准备充分

训导员获取足够的信息后,应该着手制定搜索方案,野外搜救失踪人员,由于环境复杂,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要求人犬确保安全为重点。搜索方案包括搜索方向、搜索范围、重点区域、结束时间、会合地点;同时确定搜索参与人员,统一对讲机频率,并开启GPS轨迹,训导员和其他一同参与的搜救人员还应该携带好必备的物品,如照明灯、食物、饮用水、砍刀、木棍(登山杖)、绳索,夏季还要带上蛇药、防中暑的药品等。这些物品看着繁琐,但绝不能以轻装上阵为借口而忽视,关键的时刻这些物品能确保搜救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确定嗅源包装携带

失踪人员由于身份明确,其家属通常情况下都能提供较为理想的嗅源,训导员给予犬嗅闻嗅源开始搜索后,应当把嗅源放进清洁的薄膜袋内,从袋的底部开始往袋口压气,然后扎好口,再放在挎(背)包里随身携带,以备搜救犬疲劳休息后重新作业时的需要,嗅源应该妥善保护,防止被人为破坏或路上丢落。

(四)开始作业起点突破

训导员根据制定的方案,确定好开始搜索的地点和方向,让犬感受嗅源信息后,放开犬让犬自主寻找搜索方向,即使犬在原地兜圈,只要犬在工作状态训导员就不要去打搅它,训导员要保持平时训练的正常状态,尤其是语音语调的习惯,任何的着急反常情绪只会适得其反,训导员还需树立一定要找到失踪人员的坚定信心。搜救犬突破起点向前搜索后,训导员应该及时以“好”的口令予以鼓励。

(五)人犬结合稳步推进

训导员和其他救援人员跟进犬的作业路径时,不要改变平时训练保持的距离,训导员要时刻注意犬的异常反应,如重嗅、徘徊、兴奋性突增等体语的出现,犬有这些体语的出现,通常情况下是对气味残留浓重的反应,预示着失踪人员可能在此逗留、休息。搜救犬继续往前搜索后,训导员要交代其他救援人员认真查看犬出现异常的区域,注意地面可疑物品的发现,对周边的悬崖、水塘、暗沟等进行细致地观察,注意草丛的踩踏和树枝的折断等现象;当搜救犬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时,训导员应该停止前行搜索,给予搜救犬至少半小时的休息,并给犬补充饮用水,待犬的舌头往回缩时再指挥犬继续搜索;搜索至预定的时间或地点后,很有可能面对没有找到的结果,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搜救任务中经常会遇到,此时训导员只要给予犬足够的饮用水,接着给予犬恢复体力的空间和时间就可以了;当犬搜索到昏迷的失踪人员时,犬会出现舔失踪人员的脸而不吠叫的状态,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搜救中遇到过,训导员应该快步上前抚摸犬,并顺势将球抛出,然后将犬拴系在边上,尽快对失踪人员实施科学地抢救。

(六)现场急救必须专业

当听到野外搜救犬吠叫后,训导员应该立即向吠叫声方向靠拢,发现失踪人员受伤,训导员不能贸然去搀扶,而应该问清楚身体的受伤部位,及时向医疗急救单位报告情况,最好同急救医生取得通联,以确定可以前期做哪些事,同时给予失踪人员饮用水并安慰失踪人员的情绪;如果失踪人员已经昏迷,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训导员如果不会现场急救,应该紧急呼叫附近的救援人员,让有现场急救经验的人员马上前来投入急救,并将情况报告给医疗急救单位,请求取得最快的增援;如果失踪人员已经遇难死亡,训导员应该向辖区公安机关报告情况,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七)搜救经验及时总结

训导员携犬每次执行搜救任务回来,无论成功与否,都需要对参与的搜救行动进行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地方进行回顾,写出心得,对行动中出现的错误不予回避,找出错误的根源所在,汲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搜救积累经验。有了搜救的实战经验,就可以反复模拟搜救训练,在场景、环境、天气、时间等综合因素接近的情况下,布置模拟现场,观察搜救犬的作业状态,检验训导员的指挥水平。总之,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更贴近实战的搜救犬训练,搜救犬训练能力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更多的搜救任务。

二、野外搜救犬使用多专业联动

在野外搜救犬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好与其他专业技术力量的联合运用,只有把周边资源都整合运用,才能让搜救犬发挥出更多更大的作用。

(一)野外搜救犬与追踪犬联动

失踪人员在刚进入野外时,一般情况下会正常行走,后来由于遇到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在思维上产生错误的判断,造成接下来的活动出现不正常,所以在搜救犬实施作业前,可以由追踪犬先行作业,以求确定失踪人员的行走方向、行走习惯,为搜救犬的接替作业奠定基础。如2015年11月3日晚上10时许,温岭市城东街某村一名9岁儿童因成绩不好怕被父亲责骂而离家出走,辖区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请求警犬队增援,训导员以该名儿童留在家的衣服为嗅源,令犬追踪,犬追出儿童家后门后往北继续搜索,训导员围绕着小区的房屋朝北展开搜索,半小时后,听到犬在最后排屋的区域在吠叫报警,随后训导员和家属追上了想再次逃跑的儿童,并进行了心理辅导,避免了一起不必要的安全事件。

(二)野外搜救犬与监控视频联动

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投入,目前路面监控视频对社会管理已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它的直观性、24小时功能性也成了寻找失踪人员的有力帮手,在分析后认为失踪人员可能经过的监控视频点,训导员都要指定专人进行查看,并相互留好联系方式,随时通报信息的进展。如2015年3月7号,温岭市某镇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离家后失踪,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视频监控确定了老人进了一片农地后没有出来,温岭市公安局警犬基地的训导员携搜救犬“大乔”、“小乔”赶到该区域,令犬采用从下风处往上风处搜索的形式,于1小时后发现了跌倒在田埂边的老人。

(三)野外搜救犬与救援队员联动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和意外事故的不断发生,一些具备户外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公益人士自发组成了民间救援队。这些救援队员户外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更有着为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新时期野外搜救最值得合作的新生力量。搜救犬在搜索的过程中,可以同救援队员一起展开搜索队型并肩作战,相互发挥各自的特长,成效明显。如2015年12月22日晚8时许,温岭市某街道一名43岁的中年妇女在城东派出所附近失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猜疑。为查清事实真相,温岭市公安局派出视频侦查人员圈定可疑区域,由警犬队训导员携搜救犬对可疑区域进行搜索,搜救犬对该搜索区域没有异常反应,为指挥员判断失踪人员酒后落水溺亡提供了依据,经联系温岭市某救援队进行打捞作业,在水中发现了失踪人员的遗体,经法医解剖检验得出溺水身亡的结论,及时消除了社会上的各种猜疑和谣传。

(四)野外搜救犬与专业设备联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富裕,很多人凭着自己的爱好而购买了无人小型飞机和红外线夜视仪,这些人员平时都爱研究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技巧,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水平。在一定的搜索范围内,可以邀请这些人员携带这两种探测设备前来一起参与搜救,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帮助训导员发现可疑区域,从而节省时间和体力,为快速找到失踪人员提供方便。如2016年1月28日傍晚,温岭市某街道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警求助,某村一名34岁的中年人离家失踪,该失踪人员患有中度抑郁症,民警在监控中发现其在28日早晨5∶35出现在家附近的转角处。根据转角进去是一大片荒芜地的条件,当地某救援队接受家属求助申请,携无人机前来探测。根据空中探测的结果,河对岸的农田中有一片小树林,民警从对家属的了解中获知,该人曾数次自杀未果,要求训导员携搜救犬对小树林进行重点搜索,从而快速发现了该名失踪人员的遗体。

(本文图片由蒋韩提供)

(编辑:颜勤)

(作者单位:黄金国、叶楠,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317500;贺星亮,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

猜你喜欢

嗅源温岭市训导
关工群聊
黑子,对不起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搜索物证训练的程序和方法研究
嗅源气味吸附采集动力形式比较研究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致兔子
穿靴子的蜘蛛
浅谈带犬民警如何选择 嗅源
他是最美关工人——记浙江省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俞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