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青年编舞家的创作特色分析

2016-06-12冮毅张碧

艺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代舞自我跨文化

冮毅+张碧

摘 要:针对香港第三代现代舞编舞家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梳理创作源和创作方式方面的特色。编舞家们在创作源方面展现出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审视当代社会和生活中多元的文化现象,加以感悟和提炼。在编舞方式方面本着“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将多样化的编舞技法相互融合,并以现代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跨文化的融合了多种现代艺术进行创作。透过作品可以发现青年编舞家所具备的高度文化自觉意识、扎实的创作能力、鲜明的创作特点、旺盛的创作精力以及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而这正是推动现代舞发展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现代舞 自我 创作 跨文化 香港

目前在香港从事现代舞创作与表演的团队有四十余支,其中大型的团队仅“香港城市当代舞团”一支,其余都是中、小型团队。曹诚渊先生通过博文《香港编舞家小述》为大家梳理出香港现代舞编舞家的发展脉络。1997年之后踏上舞台,被誉为第三代编舞家的青年编导们,以其独特的视角诠释着当代香港人的思维与感悟。通过对第三代编舞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及作品,从创作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创作特色,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香港现代舞的发展。

香港青年编舞家所展现的共性特点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编舞家都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有着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创作经验;其次创作源都是以“自我”的角度出发,表达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再次编舞家的创作方式都展现出多元的跨文化特征。曹诚渊赞誉他们是“拥有着最敏锐的心灵和丰沛创作力的一代编舞家”,“敏锐”是源自他们以自己独立的视角去观察、去感悟,东西方文化在他们的创作中找不到明显的界限,每一位编舞家透过作品表达着对现实或未来的“自我”感知。“丰沛”的创作不仅仅是舞蹈作品数量多,同时他们在跨界、跨文化的创作中展现了多元的艺术创作能力。

一、创作源的特色

第三代编舞家在演艺学院学习期间,系统的学习并吸收现代舞的相关知识,同时进行大量的创作实践,以“自我”独特的视角审视着现代舞的“先锋”性特点,通过现代舞来表达自身对社会、对生活、对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其中包含了内心的犹豫、困惑、向往和探索。透过作品的创作源可以看出当代香港年轻人对现实、对未来所持的态度。

1.以“自我”为出发点

对“自我”的关注,首先来自于对“自我”的认知,明确“自我”的感受与需求,其次通过“自我”的存在与社会、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关系进行“自我”挖掘和分析。从近两年在大陆公演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结合自身的思考、感悟、阅历和生存环境反映对“当下”的关注,以“小众”的角度创作,得到了大众的共鸣。

由青年编舞家庞智筠创作,香港城市当代舞团表演的作品《购人心弦》,通过现代舞解读“购物”对人的影响,舞者在衣堆中“翻找”的动作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打折促销活动中翻找衣物的场景如出一辙,编舞家将“自我”感知到的场景呈现在舞台上,很快拉近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此外在一段展现“试衣间”的男子双人舞中,通过双人“对称”动作的运用,表达了试衣者与镜中“自己”面对面的画面,“自己”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这看似抽象,却极为写实的舞段,来自于编舞家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悟,来自于对“自我”的关注。作品中“生活化”动作的运用,将编舞家的“自我”感受传递给观众,当“生活化”动作触动观众时,观众也随之产生了各自对“自我”的认知过程,即共鸣的产生。创作源自“自我”的角度,并不是仅仅想表达“个体”,而是由“个体”的表达来建立起作品与观众之间认知的桥梁。由“自我”认知所引发共鸣的作品很多,由徐奕婕和施卓然创作的《人工呼吸》中,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的倒地,表达了“自我”对环境的思索;在黄志荣创作的《听说——这里很美》中编舞家结合“棋”的运用来表达“自我”对人生的感悟;李家祺创作的《囚人》表达了现实社会中思想被禁锢只知道服从的人群,自认为身体上的“自由”就是真正“自由”的一种现状;黄碧琪创作的《女身》,从女性“自我”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温暖与爱的理解等等,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源自编舞家通过 “自我”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世界,并通过作品获得观众的共鸣,以此形成彼此间对“自我”的认同。

2.以多元文化为出发点

香港的文化发展有着中西合璧、相容并蓄的特点,传统与现代即独立发展又能够相互融合。青年编舞家从小受到所处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传统文化的沉淀,在香港演艺学院的学习经历,从多元化、国际化的课程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技能,伴随各自人生轨迹的差异,在各自心中孕育出独特的创作根基,从而逐渐形成了编舞家的创作源既有东方的哲理和禅韵,又兼容了西方的美学与哲学理念。

自香港第一代编舞家的创作就显现出中西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前两代编舞家的作品多是以西化的艺术形态来展现中国文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吸收的基础进行的创作,第三代编舞家对传统与现代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更加关注“此时”、“此地”和“自我”,即编舞家所处的香港当代社会所引发的创作源,他们的创作更具有当代性。《听说——这里很美》中渗透出人生如棋的中国韵味,却以当代人的视角入手,将传统的哲理与当代年轻人的感受相融合。《踢踏飚城》中将市井“打小人”所产生的节奏与舞蹈相融合,形成节奏上的对话。黄狄文创作的《思缠想后》是以肢体先行介入,随后融入感情。编舞家在此之前的创作多以突出“剧情”为主,而这部作品抛弃了以往的“搞笑”风格,所表达的也很抽象,用黄狄文自己的话讲“是透过表象看内在的一部作品”,编舞家受到动漫和科幻的影响,将人体微观世界呈现在舞台上,舞台宛如“胸腔”,舞者宛如“脏器”,编舞家表达了对于“人眼”看不到,却真实存在“世界”的关注,创作源自“微观”,引发的却是“宏观”的思考。

青年编舞家的作品既没有固守传统文化,也没有全盘西化的表达,而是建立在“自我”真实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跨文化创作。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去表达香港青年人的思考,其内涵容易被香港本地观众接受,同时东、西方观众在作品兼容性上都能够找到“自我”认知的接受点,拉近了作品与观众间的距离。

二、创作方式的特色

青年编舞家在创作源上表现出的自由与多元,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同样他们在创作方式也展现出跨界与融合的特色。

1.编舞的多样化

通过作品可以发现青年编舞家在编舞技法上本着“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将多样化的编舞技法相互融合,一方面展现出他们在创作方面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们打破技法的束缚,以简洁有效的方法进行编舞。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合了接触即兴、环境编舞、舞蹈剧场等不同的编舞形式。

《人工呼吸》中舞者从观众席开始的接触即兴开始,通过即兴的形式传达着“大众”的环境状态,为接下来要展现的“呼吸困难”起到了铺垫作用;《葛拉蒂X》通过对环境的运用展现出雕塑家与葛拉蒂处在共同的环境之中,既有关联又独特的状态;《购人心弦》中展现出的戏剧化成分将购物与心态紧密联系起来;陈俊玮创作的《始至》中,将“生活化”动作与抽象的风声结合,表达了编舞家内心的挣扎;黄碧琪的《女身》在开端时用不同的状态读出的数字,能够让观众体会到一个人在不同心态控制下的差别;郭晓灵创作的《泥尘》通过运用速干的泥巴,展现被禁锢的身体与挣扎的内心世界。编舞家以作品需要为出发点,综合运用不同的编舞方法,凸显出创作的灵活与实用性特点,在尝试不同的编舞技法的同时也显现出他们并不满足于对某一创作方法的固守,而这一点恰恰是他们对现代舞精神的一种诠释。一代代舞蹈家求新、求变的创作推动着现代舞的发展,每一代舞者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来铸造属于自己的现代舞精神。

2.跨界的艺术合作

青年编舞家的创作中出现大量的以现代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行为艺术、视觉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的跨界作品,彰显出他们跨文化的创作能力。

在行为艺术方面,编舞者喜欢将具象的生活化动作与抽象的肢体动作相结合,例如在《听说——这里很美》中下棋的舞段;梁芷茵创作的《一 一》中对具象语言的运用;《购人心弦》中对衣服挑选和抢购的刻画,对街头那些手拿购物袋群体的刻画,这些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状。现代舞往往给人一种抽象的、不易看懂的感觉,但是现代舞恰恰运用“生活化”动作或是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强调编舞者对现实的关注,同时在编舞者所运用的这些“行为”动作都是建立大众的广泛认知基础上,例如表达爱的时候所运用“亲吻”的动作,表达称赞夸奖时“大拇指向上竖起其余四指握拳”的动作,这些动作的“定义”感强烈,能够在准确表达含义的同时被观众读懂。

在视觉艺术方面,将投影、光学效果和彩绘等形式与抽象动作相结合。《囚人》中运用手电筒制造的光影投射效果,在漆黑的舞台空间一抹光亮就是引导,观众可以理解为那是一种希望,同时在观众因为受到舞者“光明”的指引时自己也成为一种“囚”的状态;白潍铭创作的《着色》中银色与白色相交的服装、舞台上的荧光效果、天幕上的投影效果,这些视觉效果相互交织,起到了对肢体表现的突出和放大效果。

在装置艺术方面,装置的运用强化了现场效果,增强了视觉效果。《囚人》中仿佛被放大了的积木增强了舞者表现时的空间变化,同时在尾声时仿佛天梯一样的楼梯效果在灯光切换后带给观众无尽的想象;《一 一》中一句旁白伴随一条拉直的绳子,当绳子大量出现后,舞台空间被“分割”此时的舞者只能在间隙中起舞,这些绳子也许是为了不让自己感觉孤独所构成的关系,同时这样关系的建立又占据了自己的不同空间。

综上所述,香港青年编舞家在创作源和创作方式方面的特色,显现出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自我”为出发点,以跨文化创作为手段,多元的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对当代人在思想、意识、生活状态和人文感受上的关注。编舞家的作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随即产生共鸣,并由作品引发自身的思考,从而推动舞蹈的发展。作为香港第一代现代舞编舞家的曹诚渊认为“现代舞有趣的地方,就是不以语言诠释,却用最直接的身体,表达许多连编舞家本人都没有察觉的、隐藏于心底的思想、感情和意识。”青年编舞家通过作品建立起鲜明的个性特点,以多元的创作、开阔的思维、旺盛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着舞蹈艺术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舞自我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JUST DANCE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