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四方石瓢壶”的造型及寓意
2016-06-11周勋
周勋
宜兴紫砂壶艺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融入天地精华,秉承人类智慧,以其独有的紫砂文化、特殊的成形技法、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段、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为世人所推崇与喜爱,吸引着海内外世人的眼球,是陶瓷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宜兴紫砂历来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方圆之间变化。紫砂艺人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审美观念,不断地增添紫砂壶新的艺术生命力,将装饰手段灵活运用于紫砂茶壶,让人们在视觉上感受美的同时,越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筆者作为一名制壶艺人,设计制作过多款“石瓢壶”,经过适当的改进,新制作了这款“四方石瓢壶”。下面就简要谈谈这把壶的制作过程。
“四方石瓢壶”是由传统“石瓢壶”创新而来。“石瓢壶”(见图1)是紫砂传统壶型之一。清代杨彭年制、瞿应绍刻的“石瓢壶”高6.6cm,口径6.5cm,此壶泥色赭中带紫性质温润,周身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三钉足呈鼎立之势,给人以稳重之感。壶身在主视角以内呈梯形,曲直皆表现出简朴大方的气度。暗接直流简洁有力,与壶身融为一体。壶把呈倒三角,与壶身互补,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圆形平盖及桥钮干净利落、比例恰当。
“四方石瓢壶”(见图2)将“石瓢壶”和“四方壶”两种不同的壶型巧妙结合起来。四方壶身由四个梯形面拼接而成,上窄下宽。条状七字形足支撑四角,与壶身相协调。壶的附件如盖、嘴、把、桥钮均采用四方造型,干净利索,比例恰当,与壶身浑然一体。整个壶身线条清晰,似方却又浑圆,切面干净、手法利落不拖泥带水。压盖吻合严密,流、把、钮与壶身呼应,将“石瓢壶”的骨感与方器的张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管是镶接还是裁出的线条,都用工具把棱角处理圆润了。尤其 “石瓢壶”属于圆壶,线条作圆角化处理时,把镶接壶身和壶底线条的弧度拉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方中寓圆。嘴、把、足的线条弧度明显减小,既保留了“石瓢壶”的圆润,又体现了方器的稳重大方。
“四方石瓢壶”的壶腹正面刻有“禅茶一味”,背面附小诗一首:“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这既是作者一种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禅茶一味”的由来众说纷纭。茶与佛教最初的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但二者另有神秘的关联。我们在茶事实践中可以领悟到很多禅、茶及为人之道。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心静之时,泡上一壶清茶,让身心沉浸在幽幽茶香中,仿佛时间不再流逝;捧壶独坐,心静入定,茶汁微苦却幽香四溢,齿颊留香;品片茶叶可知山川风物,亦可知自然精神,清除烦恼忧虑,心灵复归宁静。而禅亦是一种修行方式,意在安静并排除杂念,它要求心注一镜,正审思虑反观自身,达到个人心性的自明与自现,以实现自悟、自觉的境界。壶背的小诗很好地诠释了“禅”的意境:第一句言其清澄明净,第二句言其空寂幽清,三、四两句强调静坐冥想,景色空寂幽清,心绪空明淡泊。景是心的写照,心是景的成因。以一颗淡泊平常之心立于世间,不为琐事所扰,放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因此,此二者皆以“静心”来体验“生命的真谛”。
在艺术创作中,只有静心才能领悟艺术的真谛,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深层含义。“四方石瓢壶”从角到线、面,从每个镶接处到附件与主体的比例,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无不透露出作者的耐心细致以及沉稳老练。闲暇之余,品茗赏壶能够让我们置身于一种幽深清远、平静淡泊的超然意境。
参 考 文 献
[1]邓翠萍.浅谈紫砂“四方壶”的工艺特色[J].江苏陶瓷.2014(06):21.
[2]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D].北京大学报.2000(6).
[3]韦钟云.试论紫砂壶的构思理念和创作方法[J].景德镇陶瓷.2003(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