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 代代传承

2016-06-11毛国强

江苏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紫砂陶名家手工艺

毛国强

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在中國的传统手工艺中,不缺乏工匠精神,也不缺乏匠心独具的艺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工技艺,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没有现代机器的时代,他们完全通过手工赋予中国的掐丝工艺、珐琅彩、木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石器等工艺以文化的气息,展示着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一代又一代中国手工艺人注重技艺的严格传承、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内敛保守不忘初心,赋予作品生命与灵魂。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人在努力,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一份子,参与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中国手工艺人,在工场批量化生产的时代大潮中,选择坚守这种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可贵,而这份工匠精神也是合格的手工艺人所要遵循的精神。要传承手工技艺,很重要的方式是家传;而家传体现出的工匠精神,更能反映手工艺人专心专注、谦恭入魂的意识。

1 春秋一壶,传承有序

毛顺兴陶器行(1932-1954)由我的父亲民国陶艺名家毛顺生先生创办,一方面坚持自己创作紫砂器;另一方面代理经营大家、名家如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等人的作品,并聘请陶刻圣手任淦庭、谈泉明陶刻装饰。其时无论是毛顺生本人,还是共事的大家、名家,对产品的要求都是极其严格的,稍有变形或者瑕疵的,就废弃不留。这种专注创作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在紫砂壶传统的传承过程中,其“专注专心、谦恭入魂”的工匠精神影响了毛顺兴陶器行的每一个人。几位参与创作的紫砂大师又把这种精神传给了各自的徒弟。花货大师朱可心先生在临终前将自己的所有印章全部毁弃,以此告诫门下弟子,只有创作出好的作品才会有好的发展,才能真正继承自己花货创作技艺的精要。任淦庭先生是我的师傅,在传授我紫砂陶刻装饰技艺、技法、技巧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原先陶器行时的严格专注和一丝不苟。每个紫砂艺人都传承了先人的技艺和坚持、专心、专注创作的精神,而这种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在他们灌注心力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对于毛顺兴陶器行工匠精神的传承,我更有深刻地体会。我的父亲毛顺生对请来的几位紫砂名家、大家的要求很严格,对我紫砂陶刻技艺方面更是严格要求。父亲的言传身教、紫砂制壶大家、名家们的职业专注、任淦庭恩师的耳提面命,对我一生从事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影响颇深。

2 工匠精神,一生践行

(1)专心专注的精神

父亲毛顺生非常重视我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培养,对我严格要求,教导我形成谦恭好学、独立成事的品格。

(2)扎实的书画功底

师傅任淦庭先生一方面提供很多珍贵的书画资料,敦促我每日练习,使我有了扎实的书画功底;另一方面,通过心口相传、心手相传、心心相传等方式,在紫砂陶刻笔法、刀法、刻绘题材的选择等陶刻艺术创作的技艺方面对我进行了系统化的培养。

(3)广闻博览名家作品

紫砂陶刻重要的不仅是刻,而且对紫砂的了解也很重要,包括对每件作品个性表达及其烧成效果的认知。

(4)传道授业

对于紫砂陶刻发展而言,后辈的传承尤为重要。在对门徒弟子的教育及技艺传授过程中,传授给他们我心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精神,期待他们吸取我一生较他人更丰富的成长经验并有新的建树,也期待他们继承毛顺兴陶器行的精神,为紫砂成为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整个紫砂行业的职业修养水平与道德水平。

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根植于优秀的个人艺术文化素养,根植于专心专注的职业道德,根植于技艺开放、鼓励共享的紫砂艺术文化氛围。任何一个紫砂艺人,无论有无名气,都是在从事传承紫砂艺术文化的事业,传承的内容都是紫砂壶艺、紫砂陶刻技艺的精华。大巧不工,方得匠心。

3 结 语

引用一句明星的话:“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是对完美的追求。”,凭借作品传递、传达、传承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我想对于“紫砂艺人”来讲这是很低的标准,因为紫砂艺人不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要以紫砂为载体,博观约取,赋予其内在的精神,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工匠精神,代代传承,无论以怎样的形式表达,都要无愧于一个行业、一个时代、一个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为主题的大国文化。

猜你喜欢

紫砂陶名家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名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名家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名家之约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名家之约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