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培养

2016-06-11许亨洪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公民参与培养路径

摘 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消解着大学生“积极公民身份”的图式,这为重構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命题。培养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是获取未来公民身份的立足点,也是寻求政治妥协态度的突破点,更是健全法治治理体系的关键点。现阶段优化与创新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应从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伦理意识、加强公民意识内涵式教育、拓展大学生公民参与虚拟空间等维度,建构大学生未来公民身份的新愿景。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参与 公民意识 培养路径

公民参与,又称公共参与,即公民对公共生活或公共事务的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合法公式和途径介入公共事务中,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公共政策决策或公共活动进行的社会行为。公民参与不仅指政治生活上的参与,还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参与。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的公民身份获取与认同度强烈及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知状态。

一、培养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1.获取未来公民身份的立足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正解构着大学生“积极公民身份”的政治人格,为此,大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正是获取未来公民身份的立足点。大学生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身份不同于政治意义上的公民身份,正如卢梭所说:“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大学生获取政治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强调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实质性的权力及其要履行的政治义务。大学生通过公民参与的渠道,被授予政治权力,实现了增权的可能性,并被看作拥有独立完整的政治人格,获得积极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参与主体,从而形成积极的公民身份认同感。我们可以把公民身份的获得看做是民主政治的前提,正如“公民身份是一种沟通个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媒介,同时,它也为个体在市民社会中的互动提供了活动的框架。”可见,大学生公民参与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搭建了个人生活与市民社会生活之间的活动桥梁,也是构建良性有序政治共同体的必经介体。

2.寻求政治妥协态度的突破点。在价值多元文化时代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遭遇实利主义挑战。在市场经济法则下,促使人们越来越体验到“因工具理性的无限膨胀而带来的精神无聊和空虚以及因科学的推进而同时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于是,人们拒绝传统的思维模式,转而追求放逐现实批判精神的平面化的思维和平面人的生活。”大学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未来公民”,他们趋向于以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为主要标志的后现代化思维模式,即“不再顾忌逻辑思维和反思等严谨的和系统的理性活动,只注重‘当下立即可以达到欢乐目的并直接得到体验而生效的感性活动,”放逐了批判现实生活的理性思维。“他们往往把政治信仰和行为的选择当作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自主性发挥的标志,对社会政治制度和活动有了自觉反思意识。”每个个体的政治自觉反思意识存在交互性、差异性、冲突性、对立性,培养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与理性的公民参与态度,是寻求妥协政治态度的突破点。

3.健全法治治理体系的关键点。培养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是健全法治治理体系的关键点,加强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提供大学生学习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环节。大学生良好公民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和文化保障,这是源于“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和稳定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的正义,而且依赖于民主制下公民的素质和态度。”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现代民主制的储备力量,其公民参与的素质和态度是关乎现代民主政治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子。虽说“政治预先假定了差异的存在,不存在利益上的差异和冲突,政治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但是,政治的全部关切点在于寻找妥协的空间,创造共同的利益,并建立起能够使差异和平共处的治理体系。”大学生政治参与效力与政治参与心理存在差异性和冲突性,若大学生具有良性的参与认知,能准确地把握现代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并依法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依法、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健全法治治理体系,建成现代民主政治共同体。

二、处理好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培养的问题

1.大学生公民参与认知较好与参与度较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公民参与认知影响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态度与行为,反之,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态度与行为也影响大学生的公民参与认知。当前大学生公民参与认知较好,拥有较强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对政府、国家与民族认同感较强,但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觉性较低,并未直接促进对实际公共政策决策与公共活动的参与度的提高,呈现大学生公民参与认知较好与参与度较低之间的矛盾。

2.大学生公民意识较高与政治效能感较低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把握政治事务、理解政治过程及通过合理手段影响政治结果的能力,大学生公民意识普遍较高,但在相信政府官员、政治精英或政府体系对于普通民众有所反应并予以重视方面明显信心不足,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产生政治边缘感,难免会对某些社会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归因产生认知方面的偏差,从而影响了政治效能感,呈现大学生公民意识较高与政治效能感较低之间的矛盾。

3.大学生公民教育渠道多样化与实效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并没有开设真正的公民教育课,但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包括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公民教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公民教育文化建设、公民教育管理体建设等。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课程主要通过“两课”进行,大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思想品德、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但由于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化与教学策略被动性等原因,大学生对“两课”的学习仅限于获取修满学分的实用价值,难以将习得的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对培养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都不够,阻碍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难以实现大学生‘政治成人的理想目标,呈现大学生公民教育渠道多样化与实效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三、优创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培养路径

1.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伦理意识。大学生公共參与理性能力,“是一种根植于其成员能力的理智能力和道德能力,”在理性反思基础上开展“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公共理性实践主要通过公民之间的公共协商与理性对话,达成社会公民间的思想共识与利益妥协。同时要培养大学生正义感,正义感是公民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所激发的高尚情感,是公民在政治认知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基础上的政治伦理评价。罗尔斯认为正义感“使公民能够理解、运用并在行动上遵循理性的正义原则。”正义感使公民能够遵从内在的道德指令与道德良心,维护既定社会正当秩序与和谐稳定。大学生拥有正义感能够使他们维护和追求个人或共同体正当利益,进而对社会现实非正义现象开展理性批判和社会理想追求。因此,政治改革必须提倡参与的伦理,以提高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机会。只有积极地行使公民身份,才能消除权利与义务之间虚假地对立。”正如Thomas Ehrlich所说:“一个在精神上和公民身份上负责的个体一定会认为他或她自己是一个更大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并因此认为社会问题至少是他或她自己的问题。这种个体乐意认识道德和公民维度的问题,愿意形成道德和公民评价,愿意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阿尔蒙德认为,只有参与型文化才真正适合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公民提供参与决策过程的机会。要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文化建设,打破阶层固化和阶层继承的不公平堡垒,为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和流动确立公平合理的秩序。

2.加强公民意识内涵式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内涵式教育,旨在将公民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内化的伦理。“我国是重视政治教育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公民教育,” “导致学校各类公民教育活动“无法让学生内生出自主、自为、自律的人格精神,相反只能培养出盲目顺从的依附人格,而这种臣民人格和当代民主法治的公民社会是不相容的。”注重公民意识内涵式教育要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入手,因为“教育对公民参与的最直接影响力在于向公民传递公民参与的知识和技巧,”匡正大学生公民参与动机,增强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把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的培养纳入课堂教育教学体系中,抓住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的培育。开设公民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对公民参与理论、方法与意义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对我国现有政治体制的认知能力和认同感,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社会良性沟通、矛盾化解机制和社会共识与合力的形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观教育,减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盲目性、极端功利性及信念不足等问题,促使大学生以客观科学、理性平和、积极有序、认真负责和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政治,促进大学生以合法、理性、恰当的方式正确表达意愿,反映利益诉求,保护和实现个人、群体与国家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3.拓展大学生公民参与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新平台,要积极开发建设网络虚拟空间中政治参与的新平台,这为将来大学生获取公民身份,提高大学生参与认知水平,理性地进行公民参与提供了实践训练基地。教师可开设公民参与云课堂,设置公民参与认知模拟训练课程,具体包括公民参与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适宜的场合及公民参与的态度,通过虚拟的仿真训练提高大学生公民参与的认知水平,积累公民参与经验,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公民参与心理,强化公民参与行为。经虚拟仿真模拟训练完成后,教师可对大学生公民参与的过程进行适时地信息反馈与评价,进一步匡正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过程与行为的有效性。譬如也可开设公民参与微博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加大对网络参与规范意识,使其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公民参与朝着有序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公民参与效能感。在合作关系和互惠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与他们周边的社区之间的进行协作,高等教育机构与社区为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培养合力提供丰富的服务资源,搭建高校-社区网络虚拟公民参与平台,以社区为公民参与的基本单位,以其真实性、情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全方位地对大学生公民参与进行实战演习,切实地提高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有效力。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有序公民参与和公民意识文化进行及时地宣传教育,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宋迎法.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研究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5(07):28-31.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

[3][美]基思·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9:89.

[4]李 颖.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三重视野[J].青年研究,2009(1):1-10.

[5]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

[6]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460.

[7][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册)[M].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512.

[8][美]基思·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9:83.

[9][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12.

作者简介:许亨洪,男,贵州兴义人,华中师范大学学工部思教办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该文系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政专项课题“大学生公民参与与公民意识培养”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公民参与培养路径
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和解决策略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关于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