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屈贾情与汉寿恋

2016-06-11张应荣周蝶飞张巍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贾谊楚辞屈原

张应荣 周蝶飞 张巍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及西汉杰出的政治家贾谊都曾贬谪长沙,司马迁将他们合编一传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人称为屈贾。博览古今的毛泽东对屈原、贾谊十分欣赏,屈贾两人作品、为人民思想对毛泽东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毛泽东终生酷爱屈原和贾谊的作品

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毛泽东在欣赏中国古典文学时,不断地圈点,抄录,甚至批写了极为精辟的评语。1915年5月,毛泽东以28画生为名写了《征友启事》,结识了罗章龙,他们第一次会见,谈话达二三个小时,对《离骚》很感兴趣,主张对《离骚》赋予新的评价。后来,罗章龙还写诗以记交谈之事。题为“定王台晤二十八画生”,诗曰:

白日东城路,琅辕丽且清,风尘交北海,空谷见庄生。

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风流共欣赏,同证此时情。

其中策喜一句指贾谊《治安策》,骚怀指屈原《离骚》,1918年毛泽东又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纵宇一郎即罗章龙化名,诗中提到“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湖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云开衡岳指岳麓山为南岳衡山余脉,阴雨连绵刚止,天马山及凤凰山上,杂花生树,开满山坡,这天毛泽东为罗章龙东渡日本送行,当时长沙市新民学会决定选送傅昌钰、周晓三、罗章龙去日本留学,学习明治维新改革思想及先进科学技术,诗中毛泽东劝罗章龙要努力学习,用屈原贾谊的爱国情怀及报国勇气和毅力鼓励自已,成为有用的人,心中常怀日月,鲲鹏击浪从兹始。

1951年毛泽东邀请老朋友周世钊、蒋竹如到中南海划船,在交谈中多次称赞《离骚》有一定的价值,不亏为千古名篇。

据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逢先知回忆:1957年12月,毛泽东要求身边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随即逢先知请何其芳列了一个目录,经过几个月努力,把各种《楚辞》版本及有关著作收集了50余种,也正是那一段时间里,毛泽东比较集中地阅读了这批书。1958年12月毛泽东曾在一封信里写道:“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1959年他外出前开列了要带走的书目中,就有朱熹的《楚辞集注》,陈第的《屈原古音考》。毛泽东认为《楚辞韵考》是专门研究楚辞音韵的著作,对研究楚辞的楚语楚声楚俗很重要。1958年,张治中陪毛泽东在安徽视察时,毛泽东劝张治中读《楚辞》,并推荐说,那是一本好书,我介绍给你看看,他在提倡干部要讲真话时,说屈原是敢于讲真话的,敢为原则作斗争。

1959年至1961年他曾两次要《楚辞》书籍,并特别指明要人民出版社的影印书宋版《楚辞集注》。l 961年秋,毛泽东读《楚辞》后,写了一首《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面对当时楚国佞人谗臣,屈原手握《离骚》这把钢刀,不畏强暴,与腐败官员作斗争,直到心力交瘁,投身汩水,可谓是难能可贵的英雄。毛泽东十分同情屈原,叹息艾萧太盛,椒兰太少,因此毛泽东赞美屈原敢讲真话。

毛泽东对古代诗人作家成就取得的评论,常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只有深入生活,勇于探索,在逆境中发奋努力坚持奋斗的人,才有好的诗作及文章。1959年12月至1969年2月,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有一段讲话,认为“屈原如果继续作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了官藉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产生出像《离骚》这样的好文章。”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十分热爱贾谊的作品。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两次提到贾谊,他说贾谊多次写文章上疏,批评时政,郁郁不得志,这位西汉文学家政治家,18岁能诵诗书,发表文章,为世人称夸。

1958年4月27日,在写给田家英的信中谈到“如有时间,可一阅班固的《贾谊传》,贾谊的文章大半亡失,只存《史记》二赋一文,《吊屈原赋》《鹏鸟赋》及《治安策》,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文革”后期,毛泽东曾对孟锦云讲:“汉朝有个贾谊写过一篇《鹏鸟赋》,我读过十几遍还想读。文章不长可意境不俗,不少人就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春,长存千年忧。”

有次毛泽东读李商隐《贾生》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读后,毛泽东连呼写得好。

公元前177年到前174年,贾谊南贬,出傅长沙,为梁王太傅,其后汉文帝觉得委屈了贾谊,便于宣室接见贾谊,后人李商隐根据当时情景写下此诗,表达汉文帝十分重视人才,体恤贾谊。毛泽东为了表达对贾谊的敬重,还作了2首诗:

(一)七绝·贾谊

贾生才調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二)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世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泪罗步尘埃。

此诗是毛泽东秘书林克从毛泽东写的废稿中抄录而来,林克是1954年至1966年任毛泽东国际问题秘书,因此认为此诗写作于此段时间,借用贾谊,表达了他对彭德怀谅解与宽恕之情。

二、屈贾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1.美政理想。屈原和贾谊美政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其德政理念,法治思想,举贤授能、匡定天下的主张。

屈原处于社会分裂的战国乱世,他所仰慕的美政是“彼尧舜之耿介兮”,他在《离骚》中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彼尧舜之耿介兮,即遵道而得路。”盼望在秦楚之争中,合纵得胜,天下归楚国统一,有一个强大的楚国,他愿为此付出牺牲。

而贾谊处于汉朝初期社会统一的治世,他根据大统一思想,而表达防止分裂的隐患,提出了推恩制尊礼重法的主张,一方面挽救春秋以来礼崩乐溃的局面,用礼教化人民,让汉朝统治者回到以礼治天下的轨道中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治国之中要融入法治手段,礼法结合,软硬兼施,以有效的控制社会。

贾谊的治世思想包括各种礼节、礼仪,典章制度及道德规范,进行风俗教化,提倡慈孝观,以追求美政理想。

毛泽东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便仰慕屈贾英才,立志革命追求美政。指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要求革故鼎新改造旧世界,1947年7月,他写完《实践论》,提出通过实践发展真理,检验真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提出可行的政策。从而使中国革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许多纲领性的决策,如坚决实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解放军后方,整编党的队伍,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土地为农民所有;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工商业,以此调动全国人民革命积极性,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947年10月提出了联合工农商学兵,各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爱国知识份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统治,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2.民本思想。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他指出“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同情人民的苦难,要求关心民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以史为鉴,了解民众的内心要求)欲摇起而横奔兮,览民生尤以自镇(在困难时候,要与人民同艰共苦,并肩战斗)。”提出了一系列爱民悯民的理念。贾谊将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大政(上)》编中指出“闻之于政,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他认为国家的存亡,国君威望,官吏的贵贱贤劣,以及战争的胜败,都取决于人民的态度,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将会一事无成,贾谊告诫统治者要“爱民”、“慎行”。

毛泽东一直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在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进行任何工作,一是必须采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又说在我们党的一切实践工作中,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爱国理念:面对强秦的侵凌,屈原深爱自己的国家,提出了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他明知忠言直谏会遭到反对,带来祸害。但为了国家安危,他始终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不计较个人安危,“蚩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贾谊生活在西汉立国之初,最大威胁来自北方匈奴,对此汉朝采取和亲政策,把宗室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又与匈奴结为兄弟,约定长城以北为匈奴,长城以南为汉室。此时朝中许多大臣都纷纷上书反对。贾谊则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单于争其民。他提出了“帝者战德”的主张,考虑到当时汉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和匈奴军事对抗无法取胜,采用三表(爱人之状、好人之状、爱好有实、已诸可欺),五饵(即赐华服、美食、音乐、华宇、娱乐),用软实力进行交流,争取匈奴臣民之民心,备战备荒,发展经济,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其建议为汉文帝认同,汉武帝借这一策略,开展对匈奴的长期戰争,最终获取对匈奴的胜利。

毛泽东在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际,及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一致对外的主张。1938年5月,面对当时的亡国论、速胜论、妥协论等各种主张,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战争其本质是退步的、野蛮的,日本国度较小,其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均感缺乏,而中国抗日战争为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民族生存,战争的性质是进步的,正义的,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又有苏联及同盟国支持,国际形势多助,这样决定了战争的进程是持久的,但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人民。

1942年1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毛泽东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文章,指出:“希特勒正在走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灭亡的决定点。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明年,也将不是日本法西斯吉利年头,它将一天天感到头痛,直至向它的墓门跨进。”

1945年10月,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的文章,并指出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现在是极大地增强了。

在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上演了他的新编历史剧《屈原》,歌颂了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及精神,正是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毛泽东革命经历中的汉寿之行

1.研究屈贾学说,来汉寿附近的三眼塘寻找苞茅。屈原《离骚》中有“索蔓茅以筵篝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找来琼茅和竹片,请灵氛为我占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时常去贾谊祠参观,得知南梁湘州刺史张瓒常用苞茅祭祀贾谊,便对苞茅这种植物有浓厚兴趣,后查找《禹贡》谓:“三邦底贡,包匦青茅。”即古时春秋时王祭常用这种植物缩酒。杜预日:缩酒即滤酒,苞,束裹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为缩酒。当时洞庭湖边的三邦部落用这种植物经过很好包装送达周朝王庭作贡品,《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责备楚国没有贡奉苞茅,王室无从缩酒。从此苞茅名声远扬。宋时有位沅江人王皓向宋真宗献上此草,还得了皇上的封赏,后来在沅江建有楚贡亭,以便官府接受苞茅呈送。为此,毛泽东苦于一直不知道苞茅为何物,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便和同学肖子升两人去洞庭湖区沅江县寻找苞茅。当时与沅江县劝学所所长皮金固(曾任毛、肖二人先生)相遇,二人向他请教苞茅之事,皮也不知,便要毛泽东等二人去沅江县三眼塘打听,二人兴致勃勃到三眼塘寻找苞茅未果。

近来沅江市博物馆馆长、沅江市政协副主席邓金华研究苞茅,寻遍沅江所有村镇,终于发现了苞茅这种稀有植物,三眼塘离汉寿县百禄桥镇只有10多里。

2.结识挚友,资助革命。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汉寿县株木山乡邹蕴真学友同在第八班学习,两人交往密切。1914年放寒假,留下两人在一师护校,那时袁世凯称帝,国内外军阀割据,互相混战,民生凋敝,毛泽东愤时忧国,立志革命,邹蕴真知晓了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从此两人情谊益笃。

1915年春毛泽东邀蔡和森、邹蕴真等几位同学去湘江游泳,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受屈原《橘颂》影响,信口占了《泌园春·长沙》一首以示学友,表达了自己早期革命理想。

1918年两人毕业后,各奔东西,邹蕴真回到汉寿株木乡邹家坪从事教育事业,毛泽东便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1919年邹蕴真捐款资助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1921年邹蕴真协助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创办船山学社和自修大学,培养革命人才。1925年8月,毛泽东在韶山组织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湖南省长趟恒惕获悉后十分震怒立即电令湘潭警察局逮捕他,于是毛泽东于8月28日离开韶山,先在长沙邹蕴真寓所躲避,后又转到汉寿县邹家坪邹蕴真老家,邹蕴真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毛泽东。1950年春,毛泽东致电邹蕴真赴京。邹蕴真到北京之后,由中央统战部介绍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学习。同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邹蕴真。久别重逢,两人心中感慨颇多。

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及屈贾思想,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最大限度地吸取历史教训,少走弯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审时度势,永不迷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国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贾谊楚辞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漫画
怀才不遇的贾谊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