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与屈原的风骨
2016-06-11邓玉香
邓玉香
在湘楚大地上,哺育出了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20世纪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毛泽东。二者相距两千年,却彼此神交,铁骨铮铮,爱国爱民的精神风骨,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心忧天下的高贵品质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绚丽风景。
一、湘楚文化血脉的熏陶
从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从《史记》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到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忧国忧民、锐意进取的爱国思想一直为湖湘人所敬仰。爱国主义内化为湖湘学派共同的政治倾向、湖湘学术重要的精神内核和湖湘文化的精髓。屈原的人格魅力、风骨影响着湖湘一代代后辈。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派人才群体,为改变受列强欺凌的命运,积极担当实现国家自强的时代使命。魏源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编撰《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希望通过学习西方达到国家强盛之目的;曾国藩、左宗棠等相继创建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带动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等一些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河;维新志士群体,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创学会、开学堂,办报纸,鼓励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维新运动,使湖南成为维新运动的高地;辛亥革命人才群体,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勇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时代重任,谱写了一曲曲民主革命壮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勇担当,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把湖湘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理想和信仰而敢于担当、不惧牺牲的精神推到了高峰,从而书写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写就”的佳话。
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毛泽东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屈原对毛泽东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词赋浪漫奔放瑰丽的特点;另一方面,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忧民之思、担当之情与屈原更是一脉相承的。1921年农历端午节,毛泽东的好友易白沙在只身赴京刺杀北洋政府首脑、组织军队北伐未果的情况下,选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跳海自杀,以期能够唤起民众。毛泽东深感悲痛,愤笔为易君挽联道:“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对联中的陈公就是为唤醒国民而跳海自杀的革命志士陈天华。毛泽东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热血青年们受屈原影响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二、毛泽东与屈原的风骨
(一)忧国忧民的伟人情怀
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国为民,不屈不饶,英勇顽强。即使敌军重重包围,欲剿灭红军而后快,毛泽东却怀抱理想,对革命充满信心,“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革命征途出现惊涛骇浪,他依旧坚毅果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经过长期浴血战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把广大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中国开始走上自由独立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对人民无比关怀。他痛恨黑暗的旧社会及其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人民的命运前途给予极大的关切。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描绘赞美了渔民们敢于迎风冒雨,勇于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的伟大精神,表现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情。《七律二首·送瘟神》表达了他看到消灭血吸虫,人民摆脱了苦难凄惨过去的无缘喜悦的心情。毛泽东诗词还吸收了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大量的神话故事传说,富于浪漫主义特色,这与屈原的艺术情趣风味一脉相承,是忧国忧民风采的真实写照。
屈原不仅热爱人民,而且热爱民间文艺。屈原流放江南时,见到了当地民间祠神的乐舞歌辞,写成《九歌》。在《九歌》里,屈原保存了民间祠神歌辞中描写爱情的特点,注入了自己悲苦的心情。彼时彼刻思接千载的两位伟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激情,力图将理想变为现实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及由此激发起来的乐观信念、激动亢奋的情绪是相通的,由于共鸣而使毛泽东呈现出一种奇妙的精神境界。
屈原忧国忧民,为楚国的强盛而置个人的安危荣辱而不顾,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屈原被放逐以后,实际上生活在人民中间。在郢都被攻破后,屈原成为难民中的一员。在《哀郢》中屈原形象描写了秦兵伐楚给楚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人民离乡背井,妻离子散,好不凄惨!在篇末叹息道:“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在苦难中,屈原时刻没有忘怀祖国,没有忘怀人民。
(二)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
青年毛泽东便自觉担当历史重任,吟唱“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离开家乡;背诵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踏上革命征途。在历史进步的关键时刻,“铁肩担道义”,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国内要闻版以三栏篇幅、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抢先摆出要“谈判求和平”的姿态。20日、23日,蒋介石又连续发出两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去重庆“共定大计”,“已准备飞机迎接”。对于蒋介石的邀请,延安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但是,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进行所谓的“谈判”,蒋介石就会把“不要和平”的罪名扣到共产党身上。毛泽东等人召开会议,讨论后决定由周恩来先去重庆,毛泽东去不去、何时去则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根据情况再行决定。周恩来尚未启程,8月24日,盟国中国战区的美军司令官魏德迈在继蒋介石“三邀”之后,也发电邀请毛泽东赴渝和谈。美国人的介入,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25日晚,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讨论毛泽东去重庆的问题。为了国内和平的实现,毛泽东毅然决定深入虎穴,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大家都十分担心毛泽东的安全,对此毛泽东做好了最坏打算。临行前,他不但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还建议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为候补书记。在赴重庆谈判前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飞抵重慶。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柳亚子写诗称赞毛泽东的义举:“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毛泽东的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是面对沉甸甸的历史重任时义无反顾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怎样的呢?一是为政以德,修明法度。他看到楚国“灵修之浩荡”、“时俗之工巧”、“世溷浊而蔽美”的败政局面,竭力主张尧舜禹汤文武时代那样的德政,“明法度之嫌疑”。二是举贤授能,革除弊政。在《离骚》中,屈原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在《思美人》中又说:“勒骐骥而互驾兮,造父为我操之。”三是国强民富,九州一统。他在诗歌中对楚王充满信心和期待,对未来雄心勃勃并怀有远大志向,饱含着为实现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热情,“忽奔走以走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为了楚国的强盛,屈原奔走操劳,主动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屈原的“美政”理想应该是楚国走向强盛的一剂良方。然而,楚王昏庸,政治黑暗,给屈原的政治道路蒙上了一层灰色。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记载:“上官大夫与之(屈原)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嫉贤妒能,楚王是非不分,使得屈原要实现其政治理想举步维艰。但是,他的决心从未动摇,反复表示“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为来抵抗强秦,屈原力主“合纵”战略,连连奔走于齐国,同主张“连横”策略的张仪进行顽强斗争。这也是他为实现”美政”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不久,楚怀王薨,顷襄王继位。在令尹子兰等人的谗言下,顷襄王把屈原放逐到更为偏远的地区。但他并没有低头屈服,而是用诗歌向奸党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他在《离骚》中这样勾画他们,“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并列举历史上的昏君并指出其可悲的下场,“(浇)日康娱以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他总结了一条历史教训,“固乱流其鲜终兮”,以此警告统治者。屈原处在被流放的境遇之中,还心系楚王,心系楚国,希望楚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挽救楚国的危亡。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冀幸君之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而,楚国社会政治的黑暗现实和楚王的昏聩不明,最终导致了屈原终极理想的破灭;而楚国沦陷的现实对屈原来说,又意味着他已经再也无君可忠,因为楚的君亡了;已经再也无国可爱,因为楚败亡了;再也无民可怜,因为楚的人民已经颠沛流离、家破国亡了。
(三)敢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唯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六位亲人为了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大弟毛泽民,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1943年9月27日,毛泽民等共产党员被盛世才秘密杀害。二弟毛泽覃,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1935年4月26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而牺牲。夫人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1930年10月,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被敌人残忍杀害。堂妹毛泽建,衡山游击队队长,1929年8月在湖南省衡山县英勇就义。侄儿毛楚雄,1946年8月10日在随八路军谈判代表在赴西安途中被胡宗南扣押,被敵人残忍活埋。长子毛岸英,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战场在美军空袭中牺牲。
亲人的牺牲,毛泽东无比悲痛。1957年,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毛泽东将杨开慧比作“骄杨”,眷念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儿子的牺牲,毛泽东强忍泪水安慰儿媳妇刘思齐。悲痛不已的刘思齐不能理解,甚至埋怨为什么不将毛岸英的遗体回国安葬,她说:“别人的妻子有地方去哭,而我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毛泽东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思齐啊,你要哭就到我这儿来哭吧。”后来毛泽东在与老友周世钊谈话时说:“是的,不派岸英去朝鲜战场,他有可能不会牺牲。但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出身高贵。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在《离骚》开篇首先宣扬他族源出生的高贵,这并非只在强调血统,更重要的是人格品位的高贵和承传有序,自珍自重。在贵族政治中,贵族是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的既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的贵族走向没落,开始自私自利,安于享乐,锦衣玉食。可是,屈原却不同,他为了国家敢于奉献,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郢都,顷襄王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狼狈逃难,“保于陈城”。屈原悲愤不已,遂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为楚国奉献了一曲挽歌。
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毛泽东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
毛泽东非常欣赏屈原虽为一介书生,却像一名坚强勇猛的战士,不屈于权贵和世俗,用手中的笔勇敢地捍卫自己和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屈原舍身强国的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更是让毛泽东深切缅怀和无比赞美。毛泽东在《七绝·屈原》中写道:“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彼时彼刻,思接千载的两位伟人为理想执着追求的激情,力图将理想变为现实的不屈精神、顽强意志及由此激发起来的乐观信念、激动亢奋的情绪相通。
毛泽东和屈原虽未曾谋面,但更像惺惺相惜的故人,彼此欣赏、彼此懂得。他们的风骨已融人湖湘文化的精髓,升华为一种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