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高水长

2016-06-09孙蒋涛

中国书法 2016年2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中国画

孙蒋涛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契合,让它本身拥有着玄妙而高贵的精神内核,它把人与自然的交融、主客观世界的相互映照视作山水艺术的根本,而从不斤斤计较某山某水之形似,故山水之气韵即画家其人之气韵,从山水中体现出来的或崇高或阴郁之美,也是画家的气质和精神世界的自然流露。唐代画家张躁画论上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千年来不断被重复,正是山水画家在客观与主观、在物质与性情两方面不断向上统一融合的最好例证。

造型,它的本意是创造物体的形象。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称之为造型艺术。虽然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绘画一样,离不开点、线、面三个基本的绘畫形式语言和要素,离不开构建山川自然景观的空间、比例,但是中国山水画拥有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语言,在山水画中,只有笔和墨的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达到『水晕墨章』之审美效果,因此,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手段,也是中国画的核心;同时,中国山水画讲究『空白』『虚实』『禅意』,中国古代山水画对自然独特的观照方式和构图、章法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在『经营位置』方面的独特理论,为中国山水画家的『神游』开创了理想的天地,实现了艺术家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体验天地宇宙的永恒,体味人在此中的自由与审美愉悦。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相对人物画和花鸟画都显得更为系统一些,无论在技法的传承上,还是文化思想的变迁上,都能形成一条明显的文化脉络,拥有属于自身特有的图式面貌。然而,中国山水画在组建这种图式语言的时候却很少提及『造型』这个词汇,相反则经常以『师法自然』的语气来诉说笔墨的构架和表现形式,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中对形体造型的巧妙运用和转换,把普通的造型观念上升到了一个『神性』的高度。

宋元至今,山水画的形式和内容逐步走向完善,形成了它特有的创作规范。近百年以来,山水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那种以文人画水墨写意为主流的创作趋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开始出现了重要转折,一大批中青年画家开始尝试新技法、新材料乃至新工具,在创造新的语言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给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现代风。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代山水画的创作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人们迷恋于『创新』时,制作的规范性、工艺性却使得传统山水画的许多人文内涵丢了,形式雷同,缺乏个性,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几不相关,以致丧失自我情性。传统笔墨固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流行了千余年的文人笔墨程式太成熟、太古老了,以致许多画家改变乃至放弃旧的形式语言体系,另辟新路。而新的语言体系目前又难以承担继承传统、承载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重任。这一窘况,也成为了当下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难题。

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考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和表现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一种文化的阐释。离开了文化谈艺术,就是无本之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各种文化思潮、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创作语言,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漫生。一度对传统的放弃,也使相当一部分画家疏于对传统的研究。从历代优秀的山水画作品看,无一不是凝聚着强烈的时代文化内涵。荆关董巨、刘李马夏、元四家、明四家、四僧、四王、扬州八家乃至近现代的大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建树于中国美术史,就是因为他们首先把自己投身于时代文化的前列,在研究和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他们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文化精神。那么,他们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

我觉得,时代精神体现在他们作品的『新』中。新,就是创新精神,就是说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因他们对时代的理解、对生活的深入、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情感所形成的创作观,和为此而形成的独立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古人讲,『专其神,守其一。』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其作品才可能产生心灵的震撼。我们常常感慨,古代社会的生产力那么落后,信息那么封闭,物质那么匮乏,可是,却创造出了那么多的传世佳作。这里有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作者钻进去了,完全忘我地与时代融为一体,是在进行一种心灵的创作,一种可以说是自然力的创造。这种不是当时生产力所能左右的,是超出生产力的东西。我们现在的创作为什么在某些方面达不到历史上的创作高峰,就是因为当下许多画家的创作心态没有那么专注和投入。因心态的浮躁,导致在学习继承和深入思考上也浮于表面。

如何让年轻一辈更好地去欣赏和感悟中国山水画的『气韵』与『气度』,进而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意象造型观,这就涉及山水画在当代的传承,在这一点上我们任重道远。对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思考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关键:

一是创作观的问题。当下的中国山水画在创作上普遍缺乏一种思想或观念。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的最重要的精华是「以神法道」,重在物我的精神感应,『万趣融其神思』。这就是说,宗炳提倡的『以神法道』,是在强调山水画的创作应以思维着的精神去探求人对自然的感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道的真质。这就是创作观。重立神而不废道,尤其于山水画家更为重要,这就精辟地指出了艺术家的『神思』在『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中的恰当位置。『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根本观念,也是至高的艺术境界。

山水画是一个大命题。其大是因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人是和宇宙相通的。又因这个主体性情的千变万化,使其与山川万象保持着大气流贯,充满生机。这个生机中,除了由山水而引入的浩渺莫测的山水空间外,更可把人对社会、历史、艺术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融进自己的创作之中。这让我们不禁想到清代画家虚谷的一句画语:『石即云也,云即雨也。』石何为一?云何为雨?简直就是禅机。佛家禅语日:『田地可谓大矣,而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可谓无尽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故日:以心观物,物无大小。』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以至无尽的虚空,所有的都可以容纳在艺术家的『心观内照』之中。可见,艺术家的『心』应该是多大了。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画家首先要确立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山水画的创作观,并能把自己置身于『观』的核心,在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的内涵上做深入的挖掘。

二是方法论的问题。有了创作观,方法是关键。先说造型。中国画不是不讲造型。唐张彦远有一段画论,『夫画必以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画画首先要像,画山是山,画水是水。但山有四时,有虚有实,有动有静,有表有里,有血有肉,是一个生命的整体。『全其骨气』是整的、活的。『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不仅要形似,还要『骨气』,这就是中国画的造型。骨气,骨是骨骼,气是活的、流动的生命。骨要吃透结构,把结构变成生动的形象,然后才能落笔成形,不是简单的写生所能完成的。元代倪云林说,士大夫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给了后人很大的误解。『不求形似』不等于没有形似,而是形似寓于神似之中了,只是说创作的着眼点不在形似而已。而石涛讲的『似与不似间』则是强调创作重在抒发性情,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或画外功夫。现在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更多地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对传统山水画的造型方法存在着偏见,或在文化上没能足够地从山水文化的高度去认识造型的真正意义。所以,当代山水画呈现的是缺乏个性语言和时代精神的形式和寡味平庸的创作状态。

再说笔墨。中国画家没有不重视笔墨的。但怎样重视笔墨,怎样把笔墨化成有意义的内涵就一直是见仁见智的。像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张仃先生的『笔墨无底线』论等,谈的角度不一样,但都在重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很有价值,有利于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国画艺术。对于西画来讲,形式、笔墨、线条等,一切手段都是为所要表现的内容服务的,如果脱离了内容,它们什么都不是。而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一个手段,笔墨本身也是一个表现,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元代的王蒙,他画的山苍苍茫茫,生机勃勃。用西画的方法论分析,他画得郁郁葱葱,水分很饱满,阳光很灿烂。而中国画是在一点一画、一笔一墨中,通过皴擦点染,把笔墨本身的力度、韵律生发出的生命力流露出来。黄宾虹说,中国画的每一根线条,它不是『线』,而是莼菜条。这个比喻很生动。中国画的线,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上的线,是有修养的线,是有情有意的线。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情有意还需要对笔墨进行深度的认识和专业化的训练。书法是基础,用笔是关键。不仅仅是用毛笔画画和写字,更重要的是从毛笔的特性上去认识和把握笔和墨的内质属性,以及它的文化含量。这样才能用笔墨达到与时代气息相表里、与时代文化相并行的创作目的。

如何认识生活也是创作中的至关因素,它决定着创作的内容。明代董其昌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是说创作要重视画外功夫,另一方面是说画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找素材。清石涛说,作山水画要『搜尽其峰打草稿』,在生活中,除了积累素材外,还要积累人生经验。历代画家几乎没有不重视此的,而对于人生经验的积累,则大多数是被动地进行。其实,创作的本身就是生活的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家,其作品的高低标志,不单是艺术语言的独特和艺术形式的新颖,更多而复杂的内涵是体现作品语言和形式背后的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力。所以作为艺术家,应当把精力集中在通过生活来提高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表现力。这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尤为重要。山水、自然、人生,都可以物化为纵横交错的点线和极尽渲染的水墨,这样,笔下的山水才会出现『美不自美,因人而人彰』的境界。

宋代大理学家程颢曾在诗《秋日》中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当代山水画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第一次的山水画变革至今使之由传统向现代迈了一大步。但新时期所带来的新的创作问题又迫使山水画将要进行新的變革。在这种状况下,作为有责任心的画家都应当认真立足传统,深入生活,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添砖加瓦。结语

斗转星移,物华变迁,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一体的时代,我们面对的已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山水世界,更多的是人文情怀的关照,科学的发展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手握一管之笔该如何书写那宏观的宇宙世界?『心师造化」将释放出更为无穷的魅力,它将使我们『卧游』于太空,以『传神』的造型观念纵横于宇宙之间。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观念将脱去它传统的历史嫁衣,以本质的思维模式登上新的历史舞台,寻找那属于自己的新的空间。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