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性塑造精神 以智慧培育能力
2016-06-09王强
王强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中的书法教育及一切的教育,是个本来很简单但现在被弄得很复杂的事情。艺术教育宜抓两块,一块是人文,一块是技术。人文管『心』或脑子,亦即精神;技术管『手』,或操作,关乎能力。两方面都好,也就是心手相应,就能有好的意象表达。『以德性塑造精神,以智慧培育能力』,就可以两方面都教好,艺术教育的任务也就可以说基本完成了。
教育本来的任务,概而言之,就是解决精神和能力两个层面的问题,培养出会生存也会生活的人。有技艺有能力自然好生存;有思想有情趣自然好生活。前者是能力层面的,后者是精神层面的。前者归技术的教育,后者归人文的教育。技术的教育,解决学生的准确与效率的问题;人文的教育,解决学生的境界与气象的问题。
由此说来,『人文』的教育,是个关系重大的课题。人文者,如《易》言『观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前还有一句是『观天文以察时变』,所谓『天文』显现『时事』之变化;『人文』显现『人情』之不同。有这个『文』字,吾人說『天文』『人文』,最早的意思就有『差异』『变化』之义存焉。有此一义,才有『察变』『化成』之谓。『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化』人之不同而成天下群人融合之境。故『人文』,重在正视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求同,则低级层次;求和,则大境界也。陈寅恪主张『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见其不同而不求共同,以自由独立之众人『和』而为天下,『化成』为天下也。这个『和』,也是道家『玄同』的境界,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就是说,世界(自然万物、世事人情)是存在『异『的,而且这『异』是绝对的,是本质意义上的。但在老子看来,对待『异』,却要取『同』的姿态,这个『同』不是简单化、表面化的『统一』,而是把『异』的『边界』和『对立』淡化,这样由『知异』而『取同』,才能整体地把握世界,才能无可偏废地看待世界。万物各异,则『玄同』之,世界既是绝对的『异』,则不能以任何一方为绝对的『一』,故无『唯一』。以『道』处之,则『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而已矣。万物共居此一世界,各自保有一己之异,是谓真世界。『塞兑闭门』,即保有一己之『性』;『挫锐解纷』,是不以一己之规强人;『和光同尘』,是说万物共居此一世界,互相尊重而各自发挥一己本然的作用。
以此来说艺术教育及书法教育中的『人文』部分,或有所依凭。在艺术教育及书法教育中,『人文』也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学问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从学问层面上说,它也是一种『方法』;从精神层面上说,它更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
先从『学问层面』说,则有所谓『人文学科』的问题。所谓『人文学科』,应该是文明史中人类智慧的『学问化』,无此『学问化』,则人类智慧无以作为成果形式传承下来。此『学问化』就形成『方法』与『路径』,这种方法与路径,要之即是先贤所总结出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学也。西人自亦有『人文』的学科观照,然吾人恒不必以其式而为之,吾人有吾人之路径,即对『义理』的研究、对『考据』的运用、对『辞章』的熟稔。『义理』直指人心,是为大道,是为古圣贤以来不变之道,是人类所共遵之道也。『考据』则直面史象,此培育辨识之能力也。人若无辨识力,则言必随人而无独立之思、独立之行、独立之言也。『辞章』,则关乎欣赏与表意之训练,人若不能欣赏,无分美丑,则亦无传承与发扬表意之能力,也不可能以自由之精神、旷远之胸怀为作文艺也。
再从『精神层面』说,也即是培育一种尊重人、实现人的价值、热爱自然、关怀人类的文化氛围。所谓『氛围』,则是因为人文之教育与传承而有大情义存焉:一是天地之情;二是家国之情,三是兄弟之情(『朋友之情』附,所谓『四海之内皆弟兄』);四是男女之情。诸情感形式至于『笃厚』,则有『挚爱』,如今所谓『热爱』,这是一种无私而有无限力量之爱。人文教育最有利于『热爱』此一情感的培育与唤起,这是一种人之为人本质的、充实的状态,人文教育就是通过智慧对人之为人的养成,从而治疗败坏的人性。
人文教育,首先是要帮助人们完成『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使其生活在其中,一代一代地去思考些问题,要靠自己对生活方式、人生经验进行反思,这也还是一个培养独立判断能力的问题。
经典的阅读,当然是很好的方法与路径,一个人通过阅读便是跟随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头脑一起思考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从『异』的角度说,是跟随先贤以不同的视角观照世界,这有利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洞察,有利于我们在直面美好生活时所必须面对的那些挑战。
艺术史的深入研究,对艺术教育之路径的思考是有帮助的,至少,历史上的艺术家何以成家的考释,也会给出当下艺术教育路径选择的启示。其实,艺术教育不能只在对有史以来成功艺术作品的临摹上,还要研究成功的艺术家生成之文化背景,还要有对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之所以把我们带进艺术殿堂的路径思考。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这不止在临摹作品上可说,更重要的应该是与经典作家在人性层面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形成一种对艺术标准的古今认同感,以及与艺术名流在人格上的古今共存感。
人文的课程,自然不能缺少古典,这包括中西方的古代经典。但是,对于古典的认识,或者说对古典之价值的判断,也是要有分寸的。首先,古典不是拯救现代缺失的唯一妙药,不是逃避现实社会问题的唯一港湾。其次,古典自是伟大的,但不能以此说现代就是渺小的。尊重古典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因为『现代』无论如何是进入人性根本问题的『入口』,正如北大的李猛教授所说,古典恰恰意味着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从人生经验出发进入到人类更根本的东西。
古典和现代,是个古今的问题,但都蕴含着时代的所谓『人生经验』与『生活方式』的问题。知今则知古,知古则知今,人文教育也要打通古今。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发现人的诗性灵感,这个『诗性灵感』不是培养的,而是发现的。维科说过:『诗性灵感是至大至善的上帝的恩赐,不可能有什么工具来加以培养。』这就像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引用梁山舟答张苞堂书所说『学书天分第一』是一样的。艺术教育如果能做到:不压制人的记忆力,不闭塞人的想象力,并且能发现其天分,导引出神启,同时配以对一切学问之研究的吸取,这才是艺术教育所该做的,也是人文教育之要目。这也即是我所推许的『以德性塑造精神,以智慧培育能力』,也是艺术教育及书法教育中『人文』问题的大原则。
『原则』和『路径』的问题明确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师资的问题,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名师可出高徒,古来如此。但何为『名师』?『名』与『实』相符,『名』才有意义。
古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之『实』,对『经师』和『人师』来说都是重要的。如今,『人师』并不多见,就是好的『经师』也并不易得。所以,当下艺术教育、书法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无师。而之所以无师,乃『师』之标准不存,或者说,『师』的标准有名无实。亦即今之所见的标准,并非所以评师的标准,而略似机器制造的产业工人之标准也。谁都在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可是评价标准却是『产业工人』的,以制造机器之标准去衡量塑造灵魂、滋樹兰蕙,则『灵魂』与『兰蕙』就都死了。故,师者非人、生徒非人,皆因制度与标准出了问题。
为师的大原则,有张载的『横渠四句』足矣,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体的要求,也就是韩昌黎那三方面足矣,即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绝非现在所谓『量化管理』所能考评出来的。师之有道才可传道;师之卒业才可授业;师之不惑才可解惑。细看来,为师岂易言哉!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课程,才可以建立好的教育体系。现在所提倡的『教授治学』,应该从这里说,是内行认真地研究教学与学术问题从而制定方略,探究路径,建立评价标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师者当如天地一样无私,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古来讲『天地君亲师』,『师』是与『天地』在一个层次上的。
在这个基础上说,师者的任务,应该是『以德性塑造精神,以智慧培育能力』的,是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有『惑』能『解』的。师者首先要有『德性』与『智慧』。德性与智慧包含在学问里,不是『知识』,是『学问』。『知识』是死的,『学问』是活的,如杜诗,是『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的。知识,是『有』的层次,学问,则可以到『无』的境界。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不是『没有』,而是把『有』的拖累『化』掉,以保有继续『为』的可能。苏东坡学问文章一寓于书,有『书』的魅力,也有『人』的魅力,而最主要的是『人的魅力』。林语堂从文学的角度评价苏东坡云:『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的好美、好丰富,又发自他天真无邪的心灵。』我们读苏东坡及一些经典作家的书法作品也一样有这种感受。古来有影响的书家,其学问文章和性情人格都有可圈点钦敬之处。艺术教育的师者,不一定非要是一流的创作者,但一定要是一流的指导者,这也就需要有一流的学问。所以,师者之所以可成『名师』,无论是著名之『人师』还是『经师』,都应是能够『以德性塑造精神,以智慧培育能力』的老师,而这是要基于对学问的志趣与热爱的,甚至是有志于集一生之精力去做学问才能做到的。
为师者首先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身教更胜于言教,今之师者对『修身』的意义是否有很深入的理解?『修身』是为『人之为人』打基础的,这『修身』的要目,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这样的修行中逐渐充实自己、光大自己、坚定自己。真正能做到守大道而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就是世事百不利于己,亦能不随波逐流,亦能不改其志向。后汉桓灵之际,政治暗弱,正道不行,但那时候的学者、师者如范滂、郭太犹能不因世情浇薄而改其素志。这是师者脊梁,能为千古称颂者也。这样的师者典范,才是真正能做到『以德性塑造精神,以智慧培育能力』的名师。我们以这种标准来作度量衡,则不怕不出名师,亦不怕不出高徒。还要说的是,艺术教育也不是只在学校、课堂,艺术的、书法的老师,也不只在学院,到处都可以有老师。但是一日为师,就要知道为师之道,就要恪守师道尊严。教师不是教主,刘融斋曾云:『教人者,亦使之去其性所本无,求其性所固有而已矣。师者所以传道,「道」字极宜守定,若除了道,则所谓授业解惑者,第在文艺之末。古固不言修艺之谓教也。』现在是『修艺』略有所成,就设坛施教,人或尊为『老师』,而自亦以为『老师』,故弄玄虚,是教人耶?是毁人耶?既无德性,也无智慧,竞能到处讲学,也称桃李天下。这真是既误人之子弟,也误国之未来。
要之,人文之不足,学问之不足,是当下艺术教育及书法教育的大病。今所谓『书法创作中的人文缺失』,关键还在教育,关键还在师者。教育之失效,在师者之不存。师者之不存,在标准之不立。标准之不立,则非师者鸠占鹊巢,真师者沉居下寮。这首先是个观念的问题,其次才是体制的问题。如果观念的问题不解决,『人文』的口号喊得再响,也不过是话语权势者追时髦的一种文化投机之举,与『人文』或『人文教育』或艺术教育的『人文回归』并无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