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6-09曹竣蔡珍芝赵莉莉陈颖

当代医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行经左心桡动脉

曹竣 蔡珍芝 赵莉莉 陈颖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曹竣 蔡珍芝 赵莉莉 陈颖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经过对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和卧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出现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时,选择并发症出现率更低,术中出血更少,卧床时间更短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合理。

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经股动脉;经桡动脉

目前,老年人群患有冠心病的几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伴随病情的不断加重,通常伴有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为胸痛、乏力以及呼吸困难等,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冠心病是造成患者发生心理衰竭的一种常见原因,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预后效果较差[2]。常规的抗血栓类药物和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效果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0±3.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1.0±2.5)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服用,达到可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剂量,在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及口服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使用常规的他汀类药物。对照组进行经股动脉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的穿刺至置管时间、卧床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穿刺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急性左心衰竭、体循环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出现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2组的各项数据进行总结,然后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统计结果分析 2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经过对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和卧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统计结果(

表1 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统计结果(

组别例数穿刺至置管时间(m i n)手术时间(m i n)卧床时间(h)X线曝光时间(m i n)观察组3 0 1 1 . 9 8 ± 7 . 5 3 3 . 3 7 ± 2 . 1 3 4 2 . 9 2 ± 1 9 . 8 7 6 5 . 4 3 ± 2 7 . 9 6对照组3 0 4 . 2 3 ± 3 . 1 9 2 4 . 0 5 ± 7 . 5 2 4 3 . 5 3 ± 2 0 . 6 1 6 6 . 2 3 ± 2 8 . 4 7 t值5 . 1 9 0 1 4 . 4 9 2 0 . 1 1 7 0 . 1 1 0 P值<0 . 0 5<0 . 0 5>0 . 0 5>0 . 0 5

2.2 2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综合比较 2组间经过观察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综合比较分析[n(%)]

3 讨论

冠心病是引起老年人慢性心衰竭的最常见原因,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乏力、出现潴留等现象,严重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使用药物治疗已经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了[3]。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联合经桡动脉或者经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4]。PCI手术治疗的时候,是通过导丝经过外周动脉进入冠状动脉的狭窄出,将带气囊的导管充盈,从而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血流状况[5]。同时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狭窄,PCI术还在扩开的狭窄部位放置支架,使得创伤变小,并且术后能够良好的恢复[6]。PCI术目前常用桡动脉入路或者股动脉入路,两者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桡动脉PCI治疗卧床时间段、并发症出现概率小,且患者手术中局部出血量较少,而股动脉PCI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且术中出血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7-8]。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0例于本院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都能够良好的治愈患者,2组的术前术后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指标方面,2组的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穿刺至置管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比2组的并发症出现总概率,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时,选择并发症出现率更低,术中出血更少,卧床时间更短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合理。

[1] 韩雪更,徐亚伟,陈滟清,等.经桡动脉入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 8(3):271,281.

[2] 朱坤,朱结华,户学敏,等.基层医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可行性[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6):434-436.

[3] 俞家贤.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5,21(12):42-43.

[4] 何峰.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 2011,27(8):852-854.

[5] 程淑侠,曹丽杰.经桡动脉行PCI术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8(16):24-25.

[6] 丁怀玉,王俊杰,朱皓,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替罗非班诱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4):305.

[7] 张景伟,李海涛.脑血管病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4(2):60-61.

[8] 盖彦生.两种途径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56-1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011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立医院(曹竣 蔡珍芝 赵莉莉 陈颖)

猜你喜欢

行经左心桡动脉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三峡行
明天,天一亮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