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刀KPI,绕不开职责分析
2016-06-08魏恩权
魏恩权
通常来说,提取KPI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标杆基准法、成功关键分析法、策略目标分析法等等。这里,笔者试着以范例的方式,分享如何应用“职责分析法”提取KPI。
岗位职责是KPI的依据
岗位职责的表现载体因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不同而不同,无论是岗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职务说明书还是其它载体,其基本内容都包含了对岗位职责的描述。作为用于提取KPI的关键要素,“岗位职责描述”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才能为职责分析奠定基础。
职责无错位
职责错位是指部门及岗位职能定位,应该本岗位履行的职责并未履行,而是由其他岗位代为履行。职责错位会导致指标提取错误,进而影响本岗位目标的达成。
职责无重叠
职责重叠是指依据部门及岗位职能定位,在本岗位履行职责的同时,另外一个岗位也在履行相同的职责。职责重叠会导致该项职责的指标重复提取,造成指标重复考核,浪费公司资源。
职责无漏项
职责漏项是指依据部门及岗位职能定位,应该本岗位履行的职责没有履行而被遗漏。职责漏项会造成指标漏提,最终会因没有设定该项职责而影响部门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职责无交叉
职责交叉是某项职责由多个岗位往返执行,职责交叉会导致指标无法提取,即便提取也会给考核及数据收集增加难度,最终影响岗位价值的产出和考核的公平。
职责目标须填写
在实践中,有些企业岗位职责描述不够完整,缺少职责目标。例如:表1的职责表述只有行动对象,表2也是同样没有对职责目标进行表述。
如果某项职责缺少职责目标,员工在履行该项职责时,就会由创造价值变为做任务。表3中加粗部分的字体就是该项职责的目标。
填写定量化信息
常用的职责定量化信息包含重要性和时间占比两种表现形式。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管理现状及职责分析的目的,选择定量化信息的表现形式。表4是以重要性的形式表现的,表5则是分别以重要性和时间占比的形式表现的。
职责分析是提取KPI的核心
为什么有些管理者总会因为不知道该考核哪些关键指标而发愁呢?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对岗位职责进行详细分析,提取岗位的可衡量指标。对职责进行分析时,要遵循先分析职责的产出,再分析职责的客户,最后分析客户要求的原则。
分析职责的产出
职责的产出是指工作的成果。表6职责的成果是客户签字的产品配送确认单及所收取的货款,即该项职责的产出。
分析职责的客户
职责的客户是指该项职责为谁提供服务。表7中的产品配送确认单及货款交给谁,谁就是职责的客户。在该项职责里,直营店长即该项职责的客户。
分析客户的需求
客户的要求是指职责的客户对职责产出质量的要求。分析时,需从“多、快、好、省”四个维度思考。以表8中的职责为例,直营店长对货款的要求从“多”的维度思考,找不到对收取货款的要求;其次从“快”的维度思考,能够找到要求收款要及时;再从“好”的维度思考,也能够找到要求货款不能多收,不能少收,也不能收假币;最后,再从“省”的维度思考,也就是送货成本,结合电工岗位的实际情况,直营店长对此项不作要求。因此,就可以将该项职责的客户要求概括为及时、准确。
提取可衡量指标
先思考相对指标,再思考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比绝对指标更科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结合企业推行绩效考核时间的长短、管理水平及绩效数据收集的难
易程度综合衡量后,确定采用衡量指标的类别。以表9中的职责为例,经过与直营店长沟通,产品配送单的要求可不作分析,所以只提取“货款收取及时率”与“货款收取准确率”作为衡量指标。根据该企业实际管理现状,将其修改为“货款收取及时次数”与“货款收取准确次数”。
先思考正面指标,再思考反面指标。如果采用绝对指标,笔者建议直接采用反面指标,以便于收集绩效数据。故将表9中的两个可衡量指标优化为表10中的“货款收取不及时次数”与“货款收取不及时差错次数”。将两个指标合并后为“货款收取不及时与差错次数”。
通过对岗位职责进行逐条分析,便可提取整个岗位的可衡量指标,例如表11。
考核指标选择是提取KPI的关键
提取KPI的目的,是为了精准地选择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如果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选择得不够准确,绩效管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在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会提高指标选择的质量。表12就是遵循以下原则,经上司与下属沟通后确定的2016年度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适宜
选择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是从可衡量指标中进行筛选岗位KPI,那究竟筛选几个合适呢?笔者建议,将岗位考核的KPI设置为4-7个为宜。如果超过7个,员工的精力就会分散,有可能出现什么都做而什么都没做好的现象,最终也会影响岗位关键绩效目标的达成。
重要
岗位职责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有的是经常做的,有的是固定周期做的;有的直接影响岗位的价值,有的间接影响岗位的价值。在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先选择经常做并且重要职责的指标作为考核指标。需要固定周期做的,而且又很重要的职责,可以以过程性考核指标的方式进行考核。
改进
没有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就没有后续工作绩效的持续提升。要改进,首先要总结和检查,总结关键事件,检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在确认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时,要将职责履行不好的指标纳入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中。
成本
提到成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财务成本。但这里所说的成本指的是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进行绩效考核就要收集绩效数据,而大部分企业的数据统计体系尚不建全,相对于财务数据而言,管理数据收集难度更大,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在确定考核指标时,就要充分考虑数据是否能够收集到,需要花多长时间。如
果很难收集到或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该指标一定要考核时,不妨改变考核的方式,以过程性指标考核替代以KPI为依据的方式考核,待数据容易收集时,再恢复KPI考核。
期望
上司的期望是下属工作的方向,更是下属工作的动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应善于应用“期望”激励下属。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明确告诉员工的工作目标,使员工有的放矢。在确认考核指标时,上司就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员工沟通,得到员工的认同并纳入绩效考核。
承接
在确定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时,要充分遵循指标能够承接企业战略、业务单元或部门战略的原则。要使岗位能顺利、有效地承接企业目标,不仅需要树立员工的团队意识,使其关注企业成长和发展,还需要企业逐渐优化原有的粗放式、感性、封闭的沟通模式,建立科学、顺畅、高效的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当员工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管理者不再用作坊式管理时,承接就会变得顺其自然。 责编/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