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广播节目舆论引导力的思考
2016-06-08史惠斌王建仁
史惠斌 王建仁
【摘 要】 本文以西安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广播节目舆论引导方式的改变。《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的舆论引导:建立舆论监督的良性循环氛围;不拖延、不回避,及时反馈问题的解决进程;加强媒介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成功架起一座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舆论引导的权威性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关键词】 《党风政风热线》;舆论监督;舆论引导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改变,同时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四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1]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资讯传播加速,信息快速膨胀的电子传播阶段,社会个体获得信息的渠道空前方便与丰富,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体原有舆论的引导模式,传统媒体原来承担的议程设置的角色优势慢慢丧失,使得舆论引导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这也给舆论监督和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是一档立足新闻监督的问政类热线访谈节目。该节目以直播的形式,每周一至周五9:00-10:00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中波AM810,调频FM95.0)直播播出,音频剪辑后次日早间7:30-8:00精编重播,节目音频片段和部分节目文字还通过“西安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每天定时推送。这档节目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民生问题、群众关心的新闻热点,对行业的作风建设问题在接受投诉的基础上进行回应,及时解决、及时处理。节目坚持顺向监督,重视发挥基层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对一些重点和典型性问题,进行连续性追踪采访报道,可以说,节目运行三个月,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媒体的传播渠道已经不再单一,但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在不同的平台上呈现出不同的时效与深度,本文就广播媒体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但又保持广播传统媒体的严谨,深度来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与引导。
一、新媒体环境对广播节目舆论引导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美国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而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1967)。[2]而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各自有各自的见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新媒体早前曾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而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3]无论怎样定义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比较而言,新媒体都具有如下特征:及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4]正是新媒体传播上的互动性这一显著特征改变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形态。在传统媒体舆论环境中,舆论发展有着较为稳定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媒体报道、引发关注、连续报道、组织讨论、得出共识、最后宣传。[5]在传统媒体这种有规律的舆论引导形态下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和沉默螺旋等理论,能够得到充分使用和集中体现。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原有的舆论引导规律显然已经被打破,信息不再由传统媒体所控制,如今,“社交媒体”“自媒体”来势汹汹,先声夺人。资料显示,《纽约时报》过去50年所产生的信息字符为30亿,而推特网一天所产生的信息字符就达到80亿。2016年,互联网的流量会达到每秒720TB,每3分钟就可以传送360万小时的视频。现在美国YouTube上传的视频已超过美国三大广播机构ABC、NBC、CBS自1948年开播以来的视频总和。在中国大陆,现有网民近6.68亿,手机网民5.94亿。他们每天生产微博3.6亿条,而微信则达120亿条以上。[6]但仔细分析,事实上新媒体平台诞生的这些信息更多时候只是“舆情”,往往只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耳闻人的所触、所感、所想,他们主观上达不到探求究竟、客观上做不到深入采访,所以只能在社交网上推送最初消息、或者是各类猜想甚至是波动的情绪。而绝对不是构成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新闻产品。相比较我们的传统媒体广播,广播节目产品所以能构成影响力,关键在于传统媒体能全面、本质、负责、有深度、有态度地来报道事实。尽管广播被认为是最具新媒体特质的传统媒体,其传播的形式比较单一,传播范围过于狭小,互动手段不够丰富的弱点仍成为了制约其继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在媒体融合发展、舆论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把新媒体大量推送的内容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深入实地的采访、正确的舆论引导两者更好的结合。
二、《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的舆论引导
1、重视舆论引导力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西安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的定位高度符合新形势下党对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工作要求。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总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其中的重要发展目标。当前也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关键阶段,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关乎事业成败。节目旨在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政策和党纪党规宣传;通过调查研究,借助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促进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解决;通过典型案例的报道,形成声势,作好警示教育,助力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力。
《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不仅把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请进直播间,而且还请来很多窗口服务企业,比如1月29日西安公交总公司,2月21日西安一卡通公司等等,为西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样的节目,就是通过及时回应群众的关切,在多媒体结合的主渠道第一时间发声,迅速形成积极的舆论场,主导舆论,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办好广播节目,就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争做社会发展的 “推进器”、反映社情民意的 “晴雨表”、建设和谐社会的”黏合剂”,传播道德风尚的“风向标”。
2、双向互动模式,避免“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即Tacitus Trap,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说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也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而成为我们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要想正确化解舆论危机,走出“塔西佗陷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快向社会公开正确真实的信息,而不是隐藏和掩饰。这就需要媒体呈现给受众一个良好的双向互动模式,架起政府与百姓顺畅沟通的一座桥梁。
西安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每周五天上午近50 分钟、每年270天,力推几十个职能部门向市民群众汇报工作,答疑解惑,解决问题,让官民直接对话协商,不仅有利予群众了解政府办事过程和结果,增进对政府人员工作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民众充分表达意见,情绪渲泻,防止因矛盾累积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塔西佗陷阱”有可能因漠视民意,信息淤塞而急速放大,但双向互动模式的《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正是在及时合理的应对中使这种现象消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结合现阶段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关注的焦点,每期都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走进直播间,请的嘉宾有来自交通、教育、市政供暖、地下水排污等与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以问题切入,从回应实际问题开始,介绍政府部门工作思路、解决策略和工作进展,内容就不再是官方话语和以传者利益为出发点的宣传,而是群众“欲知而未知的事实”,节目开门见山是记者的街头采访或暗访,以采访现场同期声的声音元素表达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困难问题,主持人提炼问题直接让嘉宾直播中现场解答,同时,由市民结合目前的困难、问题向嘉宾提问,嘉宾回答这个问题由谁负责找谁办理、如何解决、工作周期等等,而不是“捂被子”“踢皮球”,这种真诚的为群众服务现场解决问题的公仆态度大大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也提升了群众的公民尊严,使群众在《党风政风热线》节目里感受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被重视,这样的节目形态既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又提升了节目的监督力度和舆论引导的力度。
3、品牌主持人与品牌栏目的良性循环
作为广播新闻类舆论监督节目首先要树立节目的权威品牌,节目组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团队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高度。《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两位主持人是有着多年主持经验丰富的老主持人,在节目节奏的掌握、与嘉宾的沟通交流、节目直播过程中的话题引导与舆论把控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受众喜爱、嘉宾信任。
三、《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的启示
1、建立舆论监督的良性循环氛围
《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是一档立足新闻监督的问政类热线访谈专题节目。该栏目以直播的形式,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民生问题、群众关心的新闻热点,对行业的作风建设问题在接受投诉的基础上进行回应,及时解决、及时处理。节目坚持顺向监督,重视发挥基层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对一些重点和典型性问题,进行连续性追踪采访报道。可以说,节目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监督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都起到了预期良好的效果。节目精彩片段和部分节目文字还通过“西安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每天及时推送,这就形成了线上节目解决问题,反映问题,线下节目继续监督,认真反馈的良性循环。
2、不拖延、不回避,及时反馈问题的解决进程
作为一档立足新闻监督的问政类热线访谈专题节目,《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要求,对群众的举报、投诉、咨询和建议都会作详细记录,并督促引导参与单位回答解决。直播现场能以解答处理的,立即解答处理;直播现场不能立即解答处理的,节目中说明原因并承诺解答处理时限,并在第二天直播前一小时内(早8点)把当前处理进展情况报送节目组,在“追踪与回复”环节中反馈给听众。节目中所有投诉问题在未取得结果之前,每天早8点向节目组提供当前解决进度,并在“追踪与回复”中播出,直至问题解决。
直播结束后,参与单位填写《<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听众反映问题和反馈情况一览表》,交节目组备案。节目组汇总后,书面报市纪委。市纪委根据节目中反映的情况或问题,督促参与节目的部门或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对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市纪委向有关单位和责任部门发出《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反映问题交办函,督促其调查处理。责任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纪委,并在《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向群众反馈。在此期间,解决进度每日播出。
自1月18日节目试运行至3月25日正式开播,《党风政风热线》已直播节目、精编重播、微信图文音频推送各45期,有17个局(委、办、台、公司)的70个处(室、科)上线直播,接听群众热线240条,通过微信平台与市民互动130人次,处理各种问题176个,对群众投诉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3、加强媒介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与加速进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目前还处于新媒体地位的互联网,相互之间所依赖的技术也越来越趋于相同,技术的提升一定会使各种媒介突破原来的信息发布局限,最终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
3月25日,节目试运行结束,正式开播。节目组全媒体采编播工作会继续“升级”,广播版《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直播和剪辑安排的精品版次日早间的重播外,监督力量更大,投入力量更充足的电视版《问政时刻》节目播出也将呈现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市纪委纪检监察网站和西安广播电视台网络电视台,全方位多维度收集市民反馈意见,收集各种新闻线索,并与市民良性互动。同时做好新媒体,继续打造好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官方微博,共同组建全媒体宣传平台。
西安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可以说是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一座桥梁,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出色手笔,在融合媒体的形势下,对传统媒体自身求生存、图发展以及连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李彬,吴风,曹书乐.大众传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匡文波,新媒体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广告,北京出版社,2001.3.
[4] 所谓互动性,英文是Interactive,国内也有人称为交互性.
[5] 李劭强.自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嬗变与引导新常态.南方传媒研究,2016.
[6] 傅华.北京日报社社长:世界还需要职业媒体人么?记者论坛,2016.3.21.
【作者简介】
史惠斌,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一级播音员.
王建仁,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总监,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