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课亦应依法行事
2016-06-08杜逸红
杜逸红
在我所欣赏过的为数不多的作文指导课上,执教者多以讲解文体特点为主,诸如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小说的人物、环境、时代背景以及游记类的位景转换等……然而,这些并没有给学生的行文带来一丝启发,教师也是白费唇舌。依我看来,中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课重点应放在对语言的点播和启发上,对情节的设计和体验上,因为多数学生在作文面前是心中无语的,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晓怎么说,譬如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如果不加循序诱导,能把他们难出一身汗来。我所说的作文指导亦应依法行事,这里的“法”指的就是启发语言的方法和表达方面的技巧,是解决学生们心中无语的关键,当然也是指导写作的关键。
一、小学低年级的练笔指导应以直观感知为主
我们熟知,语言来自生活。语言的本身即是表达人之个体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诸如不会说话的婴儿饿了就会哭,家长一旦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他会笑;老师的作业留多了,小学生回到家里会抱怨,诅咒老师,以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情绪,所以是生活在刺激人说话,也是生活教会了人说话。在低年级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把握生活这个主题,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感知、情绪带进直观的生活画面,让他们有话要说,有感要发。下面仅列举几个教学设计片段加以说明。例1,借助实物练笔。内容《我》。指导过程:首先给学生发放课前设计好的稿纸,上面以画出家里常见户口本、大镜子、沙发等事物作为直观感知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出这些事物与自身的关系。其次,将这些事物假定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特性,引发学生思考,他(它)们会如何评价自己,最后以童话形式写出一篇小作文。曾有生这样写到:户口本跑出来,大声说道:“陈帅帅,男,2006年9月2日出生。现年八岁,职业学生,未服兵役,未婚。”墙上的镜子听到了,忍不住接起话茬:“此人虽然是个男孩,却挺爱臭美,每天上学前总爱到我面前站一阵子,正正衣襟,梳梳头发,有时还会偷拿出母亲的化妆品,涂点口红,往好了说是爱漂亮,否则就是变态了!”一直蹲在墙边的沙发没有吭声,只是悄悄哭泣。户口本嚷道:“有话就说,有怨就诉,哭能解决问题吗?”沙发用力抹了一把眼泪,委屈地抱怨起来:“咱家的小主人啊,哪点都好,就是不知道心疼人。他每天放学刚进门,连脚上的鞋子都不脱,先是将书包扔到一边,然后就猛地跳到我的背上,滚啊,爬啊,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拿我的老腰当蹦蹦床,这给我糟蹋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没有一处好地方。你们说,我能不伤心吗?”说完,沙发哭得更来劲了。由此可见,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的语言来自于对生活实践的感知。教者在指导学生练笔时,只有关注到了生活这一主题,才会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二、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们有不少学生,尽管已经步入小学高年级段,但写起作文来,仍是心中无语。对此,可能会有很多人做出盲目的判断,认为缺乏语感,在此,我们不妨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我们儿时做个比照,或许能看出些端倪来。儿时,我们满大街乱跑,伙伴们凑在一起,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生活丰富多彩。而今的他们,放学只能回家,孤单地闷在自己十几平的小屋里;儿时,我们虽然没钱买玩具,但我们可以自力更生动手创造,而他们虽然手中的玩具颇丰,但都是现成的,勿需自己动手,这恰恰让他们欠缺了动手实践的过程,缺少社会实践活动才是学生作文无语的症结。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他们参加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寻找作文素材。去年暑期和冬季,我领着十几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一感受菜市场。我的要求很简单,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回来后有生写出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四十来岁的阿姨走到黄瓜堆前,随手拿根黄瓜问到:“多少钱一斤?”卖菜的是个小伙子,二十多岁,脸色黝黑,见生意来了,连忙站起身来,满脸带笑答道:“三块钱!”“太贵了吧!能否便宜点了?“大姐,你好好看看,这瓜可是我自个家种的,一不打农药,二不上化肥,纯绿色食品!”两人在讨价还价中招来不少顾客,小摊前顿时火爆起来……可见,在学生进过一番亲身体验,加之观察思考后,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做教师的悟不到根源,把握不好方法,只要方法对了,指导作文并不像想象中难么困难。
三、在实践中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是需要技术处理的,相同的一个意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会迥然不同。那么在小学阶段明确了文章源于生活之后,到了初中阶段就应在表达技巧方面有所提升了,几年来,我的实践指导原则是比照、感悟、仿写、创造四步法。例1、长短句子技巧构段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图,即高山、泉水、溪流、草地。让他们自己看着画面写段话:山间泉水,汇成小溪,倾泻直下,绕过树根,拍打堤岸,撞击卵石,一路欢歌,流进了开满鲜花的草地。让学生读中体会,感悟长短句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殊效果。例2:人物间连续对话,省略提示语。在一节写作课上,我扮演成一个在饭馆里跑堂的店小二,随机找一名同学来配合,合演一个迎客片段,让其他同学观察、倾听、体会,然后写一段话。有同学写到:小二见熟客来了,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迎上前来:“呦,赵总,是哪阵风把您吹来了?这么长时间没见,都到哪发财去了?”“哎!别提了,原本想和人做点生意赚俩钱,谁成想,钱没赚到,反倒差点没把老婆孩子搭进去!”“瞧你说的,就您这智商还能亏本!”“别提了,赶紧给我来碗热汤面,卧两鸡蛋,暖暖心,滚滚运气!”“好了!”小二从肩上拽下那条不黑不白的毛巾,掸掸椅子上的灰尘,扭头朝里屋跑去……也有的同学在人物的对话间用了不少提示语。我把以上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打在实物投影上,引导大家边读边体会,感受两段文字给读者带来的不同感觉,最后学生们总结到:人物对话间省略提示语时,读起来富有节奏,更有画面感。而人物对话间穿插提示语时,读起来层次分明能给人以整体感。我们说,如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对语言表达方式及效果能有这样的认识也就足够了。
我不晓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但实践却让了我明白了许多指导学生习作的道理,即凡事都应依“法”行事,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作文指导亦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