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文科生数学学习现状及特点分析
2016-06-08李金富
李金富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内容多,思维要求高,很多高中文科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觉得数学太难、太枯燥,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少,可效果却不理想,成绩老是上不去,文科生尤为突出。高三文科生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是数学本身就是弱项,基础弱、不扎实,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不懂,看到就头疼,搞得没心学下去,特别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有些学生本身惰性又较强,每当我提醒学生努力学数学时,学生总会说,学了也不会。从而不认真去学,不认真去对待。有些学生基本上是为了高考才学数学,对数学的兴趣虽不是很高,但仍对学好数学抱有美好的愿望,暗下比较努力,争取在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学生努力去攻数学,精神可嘉,但是学习方法非常不对,收效甚微,在矛盾与困惑之中逐步形成了焦虑心理,也就慢慢导致恶性循环。
下面我就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进行几点分析。
一、文科生学生结构特点明显,学生学习性格特征鲜明,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
高三文科班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女生性格普遍比较文静、内向,情感细腻,自尊心强,心灵脆弱,还比较敏感,比较在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课堂上基本上比较沉默、安静,不习惯与人交流,而且心理承受力比较差,学习情绪容易受到内心感受的干扰,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就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步淡化,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带着失败的心理学习数学,因此她们自卑心理就更加严重,害怕数学,恐惧数学,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沮丧、失去信心,甚至惧怕之中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动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效率了。
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很扎实,好做基础题,喜欢做笔记,但综合能力比较差,害怕解难题。她们忙于记笔记,常常忽视课堂上听课的吸收效果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后作业经常离不开课本和笔记,往往是边看边做,模仿笔记做题,解题时注重条理,注重细节,但常常是按部就班,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而且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就立刻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愿意独立思索,思维训练跟不上,即使问老师和同学,在似懂而非懂的情况下怕别人笑话而不能提出自己的困惑,往往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或把问题埋在心里,或者坐等老师来解决,知识漏洞是越积越多,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落,心理上的压抑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文科女生的数学学习。
文科班男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比较差。大多数是因为成绩较差而读文科,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上课不够专注,听讲断章取义,间断性的听,完全不做听课笔记,做作业时不够认真,态度上应付了事,更少有课外的思考、研究、延伸和拓展,加上基础薄弱,导致数学的学习比女生还困难。但是男生比女生学习数学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虽然他们不重视基本概念,但他们重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题目的分析思考过程,对问题的探求和策略充满好奇,不拘小节,但重视实质;而且男生性格外向,比较粗心,对分数和名次看的不是太重,暂时的成绩下降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去激励男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文科生受文科学科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较大
受文科学习方式的负面影响,文科生不自觉的加剧了数学学习中的机械记忆,其理性思维能力受到限制。文科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课后自己看(事实上,因课业负担课后很少能做到),文科生比较喜欢老师讲清楚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喜欢老师给出具体的通法通解和操作步骤,思维只停留在照章循事,机械式程序化解题,基本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做到去体会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导致许多人数学学习能力急剧下降,心理压力增大,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加强文科学生的思维训练应成为每堂课的重点之一。
三、新课程的实施在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上处理力道的不够直接导致了文科学生计算能力的薄弱
学生在数学运算中过分依赖于计算器,稍微复杂一点点的数字运算,他们都要借助于计算器,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简单的因式分解、字母运算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另外,一些初中所学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等。经常是“不会做、做不全、做不快、算不对、做不完”。
四、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客观特点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这使得数学成为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尤其对于文科生,数学成了最头痛的科目。
1.数学感知理解能力弱,思维形象化,识记机械化,记忆力差,运算能力弱
大多数文科生是因数理化基础薄弱才选读文科,加上缺乏理化的应用,因此其数学感悟力较理科生明显偏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慢,习惯死记硬背,对概念、定理、公理、法则、性质,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思考,对其本质属性缺乏深入的理解,记得慢、忘得快,反应也比较迟钝。知识零乱,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缺乏系统;感知事物时所获取的表象比较模糊和不稳定,遇到问题时只看到一些孤立的、零散的、无关紧要的材料,“死盯着”具体的数据,注意不到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意义及关系,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总而言之,就是不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因此,培养文科生的数学眼光及合理的估算、运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推理能力、联想能力、思维转换能力薄弱
文科生对自己的推理能力没有信心,在推理时常常顾此失彼,思路容易中断,类比推理困难,一般只是被动的模仿。解决问题时联想的内容经常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系,即便是有老师指导,也只能够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孤立的具体的联想,存在“好读书不求甚解”等智力弊端。
教师可利用文科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模仿性的学习,熟练之后,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元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比如对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符号及图形语言,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语言,可以通过对涵义和实质进行分析,赋予其具体的含义,从而达到理解,记忆,深化,掌握与运用的目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文科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以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