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是身体自我防御的反应

2016-06-08姚扶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小病病症

姚扶有

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械性的外伤、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后,机体在同有害因子的斗争中,会出现许多自我防御、自我保护反应。由于伤害,使身体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在伤害未消除之前,身体根据状况建立了新的平衡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疾病。从另一个角度讲,疾病就是生命学习适应压力的一种方式。各种疾病都有这种意义。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发烧、腹泻、流鼻血等病症,你是不是为之紧张、忧心忡忡呢?

疾病并不是我们需要特别害怕和处理的,相反的,它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特殊本领,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遭受侵害时的保护手段,是一种经过权衡的折中。

一旦新的平衡形成,即使伤害已经消除,身体也不会立刻改变已经形成的平衡模式,除非经过一段时间,身体能够确保这个伤害不会再出现,才会进行调整,恢复到最佳的平衡模式,否则,身体将持续这种折中状态。

发烧是人体与细菌抗衡的结果

人总是在疲劳、受寒的时候容易感冒,因为在疲劳、受寒状态下,人体的黏膜组织里会堆积许多死亡的细胞,这些死亡的细胞正是细菌病毒生存的最好营养素。所以感冒的时候,流鼻涕、咳嗽,正是身体想把这些死亡的细胞、病毒排出体外的动作。

许多时候,人体患了感染性疾病,还会发烧。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外来的病菌入侵机体时,它就会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对“入侵者”展开顽强的抗争。人体体温升高就是防御系统对付入侵病菌的一种表现。因为细菌和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适当的温度,二是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因此,当你感冒的时候,身体一发现病毒就快速地把体温升高,它调高体温的目的,是保证在足够的温度下,病毒不容易繁殖。所以,感冒往往发烧、出汗,有些人不用吃药打针,休息几天也能自愈,便是此缘故。这正是身体自愈力的卓越表现。就像痛,痛的部位往往是身体需要这个部位放松和休息,痛感阻止我们继续活动这个部位,以免造成新的伤害和压力。只有放松和休息,身体才能够进行局部组织的修补,才能更好地康复。

此外,人体还会通过发烧来促进新陈代谢协调机体功能。许多做了父母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惊奇发现:当婴儿经历了一次发烧后,仿佛突然长大了许多,思维、表达、动作协调能力等都有了明显进步,这是因为发烧加快了人脑细胞代谢的结果。

同时,对癌症的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更怕高温。发烧时,肿瘤体内温度往往高出正常细胞的5~10℃,这足以致癌细胞于死地。因此,发烧时的体温,为人体提供了杀死癌细胞的可能,同时也把存在于人体内的,不为人发现的肿瘤细胞遏制在萌芽状态。

偶尔腹泻是自然排毒的表现

人体有一套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而来的防御机制,它对于天然的毒素和细菌,已经产生了系统的防御机制。如我们误食腐坏的食物时,人体会自动开始呕吐、下泻,加速排泄的自然功能,就像眼睛里飘进了灰尘会自动流泪,气管内呛了异物会不停地咳嗽,嗅了刺激性气味会喷嚏不断等。如果感染了细菌,白血球就会进行吞噬或者借由发烧完成杀菌的工作,身体的生理作用因为原本就具备解毒、排泄异物、免疫、组织再生等的自净作用,所以几乎所有疾病的症状,都是为了治疗身体的症状所产生的自疗能力。现代医疗中最为可笑和可悲的事,就是病人和医生配合着要将身体进行的这种最佳的疾病处理能力去除。阻止身体的呕吐、拉肚子、发烧、发炎等各种反应,为了消除这些反应所带来的暂时的不舒服,医院运用了各种昂贵的药物,而病人也盲目地要求医生这么做,实际上,如果对于这些症状过于恐惧,反而会延长病症的治愈时间。

由此可见,如果体内的器官和腺体都工作有序,而且毒素和废物正常排出,身体就会很健康;相反,如果让有毒废物在体内聚积并重新被吸收,身体中毒就会导致各种病症。

鼻子出血是自我减压的手段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天气炎热,心情焦虑或者暴饮暴食之后,我们通常会出现“上火”现象,如口角溃疡、口腔中有异味、牙龈肿痛、大便干燥等。这些症状出现后,并没有做什么药物之类的处理,只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便不知不觉好了。如今,生活在都市的白领,不仅生活节奏加快,而且工作紧张压力大,也一样会导致体内“上火”,脸上出现痘痘、口腔溃疡等,如果工作紧张、压力到了极限时,还会流鼻血。

其实,这都是因为体内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从这些部位排出毒素的一种自我减压反应。体内“上火”后津液耗损,血管压力增大,流鼻血的“手段”缓解了机体组织器官承受的压力,释放了毒素,避免了人体“高压”环境下的各种意外,这也是古人用“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原理。

事实上,真正的医生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只有身体才知道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块皮肤、每一滴血液、每一条神经与血管,每一个脏器是由何种材料、何种方式构成,所需要的精确尺寸与重量,彼此的信息传递与配合方式。这一切都必须准确地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让整个身体为之付出代价。

当然,人体的防御机制不是万能的,小病只是病症的一种信号。当大量病菌严重入侵时,身体防御机制难以抵御,小病就会演变成大病,因此,对小病不可一味疏忽,当发现小病小痛短时间内没有自愈,反而愈演愈烈,千万不能硬扛,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诊疗才是良策。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小病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小病素,大病饿
小病素,大病饿
宝宝1岁内的“小病小灾”
阿呆的病症
Free advice?免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