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复译的必要性:从历时性到共时性
2016-06-08张燕楠张丹
张燕楠++张丹
摘 要:文学名著复译的必要性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语言的发展、译本的缺憾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等因素促进了历时性复译的产生,译者的不同理解和读者的不同需求等推动了共时性复译的发展。
关键词:历时性;共时性;文学名著;复译;必要性
复译,即在原作已经存在译本的情况下,对原作进行重新翻译的行为。按时间来划分,包括历时性复译和共时性复译。历时性复译是指文学名著的译本已经存在,经过较长时间后,译者重新对文学名著进行翻译;共时性复译是指处于同一时代的多名译者对同一部文学名著进行多次翻译。自从1930年以来,复译现象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多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半多,1949至1979年间,我国翻译出版的外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复译本的作品占80%以上,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名著复译的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欧洲古典名著如《堂吉诃德》、《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至少有三个以上的译本,有的如《红与黑》甚至高达十三四种。[1] 文学名著的复译现象引起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论争,人们对其持有不同的看法,鲁迅先生曾在《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针对文学名著复译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论述。邹韬奋先生认为译者应该选择未曾译过的文学名著,复译不太经济。矛盾先生和周作人先生再次强调复译的必要性,对文学名著复译现象持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批评了个别复译中的乱译和烂译等现象。笔者认为虽然文学名著复译存在亟待完善之处,但是文学名著可以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追捧,复译功不可没。本文主要针对文学名著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复译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历时性复译的必要性
语言的发展最先体现了文学名著复译的必要性。语言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词汇、句法和语体等都具有时代特征。晚清至民国时期,翻译语言主要是文言文;民国至建国时期,翻译语言主要是欧化式的白话文;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翻译语言开始去形式化;改革开放之后,翻译语言是现代汉语书面语。如果译本语言陈旧,无法迎合现代读者的审美情趣,那么就有必要对旧译进行调整和修改,也就必然呼唤新译本的诞生。正如许钧所言“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表达层面。一部译作,如果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就必然会被淘汰,一种新的译本就应运而生。”[2]林纾在1901年把Uncle Tom's Cabin翻译成《黑奴吁天录》,其译文语言使用的是当时文人尚能读懂的文言文,但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这本名著的名称被翻译成《汤姆叔叔的小屋》,请问今天的读者有多少人能够毫不费力地读懂林纾的译本?对于狄更斯的著名长篇小说David Copperfield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译文版本,20世纪40年代,刘天虹的译本《大卫·高柏菲尔》采用的是欧化式的白话文,迎合当时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随着白话文渐趋成熟,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随之改变,其译本中许多过于欧化的句法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读者的审美期待,于是出现了董秋斯的译本《大卫·科波菲尔》,相比之前的译本,董秋斯的译本在语言表达上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是其译本也存在一些表达不流畅问题,在80年代,张谷若的译本《大卫·考坡菲》应运而生,张译中流畅的语言和地道的表达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语言具有时代性,译本自然也应该具有时代性,因此,语言的变化呼唤新译本的诞生。
其次,译本的缺憾也是进行历时性复译的重要原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译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译本难免留下不足和遗憾,待后来的译者进行完善。例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The Gift of Magi被翻译成《麦琪的礼物》,其中的麦琪也一直被公认为主人公的名字,后来的学者对这部文学名著和译本进行认真研究,这一说法便遭到质疑,黄源深先生发现the Magi前面的the足以说明Magi不是主人公的名字,而是magus的复数形式。 译本的缺憾还表现为大量转译本的存在。转译本的完成必须依托于非源语的译本,译者对文本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先前译者的理解,如果先前译者的理解有所偏差,转译本很可能出现错误。许多文学作品是从日语或俄语等版本转译而来,各国的译者可能会根据当时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删,转译本在理解和阐释方面难免出现偏差,因此,一旦条件成熟,重新翻译原作则成为一种必然。
最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促进了文学名著复译的产生。文学名著的翻译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文学名著的复译成为必然趋势。例如美国文学名著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中译本,张友松和张振先的译本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考虑到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和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其译本主要是揭露美国民主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而不是为了向中国读者传播美国的异域文化,译本对原文进行许多删除和修改,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成时的译本,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和意识形态相比50年代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译本主要是向中国读者译介优秀的美国文学和传达作品的语言特色,译者在勾勒人物面貌、驾驭口语方言和刻画世态人情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处理,译作更加忠实于原文。另外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读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变化,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满足不同时期读者的阅读期待。如清末,翻译外国文学名著盛行,考虑到国人对外国的情况知之甚少,接受程度有限,译作大多向当时的读者靠拢,采用归化的处理策略。但是今天,人们对外国文化持有包容的态度,译作也趋向于选择异化策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例如美国文学名著Gone with the Wind 的不同译本,傅东华的译本针对的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对外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考虑到这样的意识形态,其译本采用归化的处理方式,并且大量使用文白夹杂的语言,这种对传统语言的选择深受当时读者的欢迎。随着读者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1989之后相继出现的译本多采用异化的处理方式,从而满足读者感受异国情调的需求。一部文学名著若想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失去读者,永远拥有读者群,就要迎合特定读者的接受心理,对旧译进行调整或改写,因此历时性复译本应运而生。
二、共时性复译的必要性
共时性复译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同一时代的译者对一本文学名著的不同理解。文学名著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其文本也存在空白,需要读者不断地对其进行阐释。在伊赛尔的文本理论中,空白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无论空白抑或空缺,都是文本对读者发出的具体化的无言邀请,诱发读者去填充,使文本各个间隔的成分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单元。[3] 译者首先是读者,由于社会背景、知识阅历和审美情趣等的差异,不同的译者对同一部文学名著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在表达阶段,译者会把自己对于文学名著的理解渗透到译本中,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版本,有利于读者多角度地解读名著。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Ulysses的金堤的译本《尤利西斯》和萧乾的译本《尤利西斯》,虽处同一时期,但由于译者不同的个人经历和审美情趣,两个译本风格相异。金堤进行翻译实践的同时又进行翻译理论的研究,萧乾热衷于翻译和文学创作,但很少涉猎翻译理论。两位先生自然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各自的译本中,因此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灵感受。任何一名译者,无论其学识多么高超、阅历多么丰富、翻译技能多么娴熟,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原作的意义,只是提供无限可能之中的一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不同的解释者会从《哈姆雷特》中发现自己的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会在《红楼梦》中找到他们所需的东西。[4] 因此,同一本名著存在不同的译本有利于读者对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
读者的不同需求是共时性复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同一时代的读者,由于其生活背景、知识阅历和审美情趣等的差异,对译本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例如中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有两个著名的英文译本,分别是杨宪益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美籍华人更倾向于选择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而外国读者更倾向于选择霍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通过杨译本和霍译本,不仅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而且通过两种译本的比较,加深了读者对这部经典名著的认识。同样一本文学名著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应该拥有不同的译本,例如成人和儿童对同一本文学名著的阅读期待不同,应该存在不同的译文版本以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阅读期待。即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同一时期译本名著拥有不同译文版本的现象——共时性复译。
三、结语
伟大的名著有赖于复译延续其生命、巩固其地位,传播其影响。如果没有翻译、复译的存在,就不会有不断更新的译文,也就没有连绵不绝的读者群。名著复译招来非议的原因主要是个别复译存在胡译、乱译和烂译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批评理所应当,但是笔者认为不应该以偏概全,对所有的复译持否定的做法有失公允。合理的复译不仅可以使名著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生,而且可以有效地击退胡译、乱译和烂译现象。优秀译本的问世可以有效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胡译、乱译和烂译的译本也就无法容身,而且在不断有复译本出现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译者也会心存芥蒂。同时,高质量译本的共存,可以让读者感知不同的语言特色,多角度体会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可以普及经典文学名著,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进而促进翻译文学的发展。不同的译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只要是译者用心呈现出的译本,就可以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复译对文本多一种阐释,就让读者多一种选择、多一份体验和多一种思考。因此,文学名著复译,无论是历时性复译还是共时性复译,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陈言.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100-101.
[2]许钧. 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 中国翻译,1994(3).
[3]李铮,刘瑄传. 从译者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复译[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130.
[4]黄德先. 阐释与复译[J]. 社科纵横,2005(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