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徒之神》中细节设定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6-06-08陈月明
陈月明
摘 要:《学徒之神》是志贺直哉早期的代表作,是他少有的几篇虚构的短篇小说,小说篇幅简短但却意味深长。虽说是虚构小说,但其中的很多细节却并非虚构,是作者精心设定的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这些细节紧密连在一起,推动了小说情节的顺利发展,并且反映了大正年代的日本时代百态。
关键词:《学徒之神》 日本大正时代 志贺直哉
一、前言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衡器店里的小学徒仙吉,一天听到掌柜们谈论在京桥的一家寿司后,勾起了他品尝寿司的愿望。某日,他恰巧去京桥附近做差事,之后便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拿着节省车费剩下的4 分钱走进了寿司店,却因为钱不够而被店家羞辱,匆忙逃离。在场的贵族院议员A 目击了这一幕,不由得同情起这位小学徒,起了请他吃寿司的念头。后来,A 为了送儿子礼物去买体重秤,正好是仙吉工作的衡器店,于是,他乘着机会请仙吉在松屋的一家寿司店饱餐了一顿。然而做完这件善事之后,A 没有丝毫的欣喜之情,反而感到失落。仙吉则一直试图想弄明白A 是谁,最后只能将A视为“神仙”。
二、文中的两家寿司店的位置设定
(一)掌柜们去的寿司店
原文中掌柜坐在柜台的格子门里面,百无聊赖地吸着烟卷。于是便和坐在火盆旁边看报纸的少掌柜这样搭起话来:“喂,阿幸,你最喜欢吃的金枪鱼,马上就到了肉肥的时候了哟。”“是呀。”“我看就今晚吧,铺子打烊后咱俩去吃一顿。”“好呀。”“乘坐外线去那家的话,也就十五分钟。”“是吗。”“就去那家吧,这附近是吃不到那么好吃的寿司的!”“没问题。”
据考证,掌柜们的话中提到的这家店叫做“吉野鮪本店”,自明治12年开业至今,现在作为日本的寿司老店,吸引了不少客人前来体验江户式的传统风情。当时这家店应该是开设在日本桥区,离京桥区不算近。
其后两三天的一个傍晚,仙吉被打发去京桥的 S 店出差。出门时,掌柜只给了他往返的车票钱。乘外线在锻冶桥站下车后,他故意从寿司店门前经过。
仙吉也不知何因,顺着来时的路返回去了,正想顺其自然,拐进那家寿司店时,突然,在十字路口对面的街上,他发现一家挂着同样招牌门帘的寿司店。仙吉不紧不慢得朝那家店走了过去。
上图是大正时期东京都大致的行政区划,我们可以看见神田区、京桥区、日本桥区大致的分布。仙吉在锻治桥下的车,锻治桥站在京桥区,然后特意去位于日本桥区的寿司店看了一眼,再去京桥区的S店办事,再按原路返回神田。可以看到仙吉跨越了3个区,绕了非常远的路,这体现了仙吉对于寿司的执着,换句话说,是对这家寿司店的执着。这条路线应该是穿过了当时东京最繁华的街区,一路应该经过其他的寿司店,他为什么就那么执着于这一家呢,就算绕了这么远也没关系?
联系前文中引用过的掌柜们聊天时仙吉的心理活动就可以知道,仙吉真正执着的不是寿司,而是掌柜们口中通过寿司所展现出的滋润生活。他想吃寿司,其实是对掌柜的生活的向往,蕴含着他想早一点当上掌柜的愿望。吃掌柜们吃过的寿司是他实现这个愿望的第一步,正因如此,后文中A请他吃寿司,碰巧满足了他小小的愿望,他心中充满着感激,认为A是神。另一方面,仙吉越是把A当作“神”,也就越反映出现实社会里人们是多么的冷漠,小学徒身世贫寒在现实中受尽苦难,只能憧憬着来自“神”的帮助。
(二)A请仙吉吃饭的寿司店地理位置设定
掌柜们的话中提到的松屋寿司店是一家名为“華屋舆兵衛”的名店,该店最早开在江户末期,当时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是当时贵族以及中上流社会人士经常去的场所。从A 提前给老板娘说好还放了很多预付款,可以看出A经常来这家店,和老板娘很熟悉。松屋这家店历史悠久,是上流人士进出的地方,文中还特意描写了老板娘招待仙吉的场景,问他要不要茶水,贴心的为小学徒拉上门帘,还再三诚恳地邀请他下次再来,善解人意,服务态度一流,而京桥的店开在远离神田的下町,店老板的举动也非常的粗俗,相比之下一定是松屋的店更加符合A贵族院议员的身份。那么,为什么A还要特意跑那么远去京桥的店吃寿司呢?另外,A是听了他的朋友B的推荐来的京桥的店,也就是说,B也来过所以才向A 推荐的。
A和B去京桥寿司店的背景是当时的上流社会兴起了一股叫做“江戸ブーム”的风潮。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以及贵族阶层等上流人士都接受了彻底的欧美文化教育,他们对于下町文化庶民文化自身是没有多大的体会的,因此,“江戸ブーム”正是他们对于这种江户文化的好奇心所产生的风潮。“江戸ブーム”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去亲身体验下町文化,而其中极具特色的“用手拿寿司吃”“站着吃寿司”等吃寿司的传统也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这就是A特意去京桥寿司店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家寿司店的地理位置设定十分的巧妙,首先符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江户风潮的兴起,上流社会的人们喜欢去下町寿司店体验江户风情,正是这一背景,才有了开头A去京桥体验,恰好撞见仙吉受到寿司店老板的羞辱,有了请他吃寿司的念头,而后来请仙吉吃饭的店是自己常去的店,正好又是小说开头番头们恰好谈论了的店,顺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两处的巧合合在一起,让仙吉有了A是神的念头,呼应了小说题目。
三、学徒仙吉工作的地点是衡器店的设定
A为了送给上幼儿园的儿子当礼物去衡器店买秤,然后巧遇仙吉,认出了他就是之前受到羞辱的小学徒,于是借了一个理由带他去了寿司店请他吃饭。A为什么要买秤当作礼物呢?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安排仙吉在衡器店里当学徒,而不是其他的寿司店服装店呢?
大正年间,疫病频发,大正5年,鼠疫爆发,大正5到8年,霍乱肆虐,大正8年是流感横行,各种各样的疾病让人们受尽苦难。据1919年11月的《朝日新闻》的统计,这一年内患病人数高达40万人,死亡人数更是高达1万多人,可想而知这些疾病的凶猛以及人们的恐惧。而当时作为衡量儿童以及产妇的健康的标准,就是看体重的变化,有钱人家家里都会备有秤经常给孩子量体重观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因此A来神田买秤也就很合乎情理了,设置仙吉在衡器店工作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再次偶遇A。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志贺直哉的长女在大正5年去世,长男在大正8年去世,而长男去世5个月后发表了这篇《学徒之神》,设置A去买秤这个情节是否也蕴含着作者现实中自己两度丧子的经历的影射呢。
四、仙吉的四钱车费设定
此刻,仙吉肚子饿得厉害,他想:好想吃啊,哪怕一个也好。一直以来,仙吉总是只花掉一半掌柜给的路费,办完事后步行返回。“四钱买一个吃的不成问题,但是‘来一个这样的话可是真的难以启齿。”
仙吉作为一个小学徒,在当时是没有工资的,掌柜只给他车费,而他身上唯一的钱是以步行代替乘车而省下的车费钱。仙吉想要用省下的这四钱去吃寿司。假设仙吉没有设想过这家店的价格,那么小说所讲的就是一个无知的小学徒想吃寿司因为钱不够而被羞辱的故事。事实上从原文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仙吉进店之前应该是有设想过这家店很贵的,但是不知道贵到了连一个寿司都买不起的程度。为什么一家位于下町的寿司店会那么贵呢?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上流社会人士之间风行的“江戸ブーム”的时代背景,正是这股风潮的影响,很多上流人士慕名前来体验江户风情,我们可以想见,这家店也许就是以这些中上流人士作为目标客户,所以价格也是这些中上流人士才能负担的价格。由此可以看出,小说的真正主题应该是揭露了当时社会阶级的巨大悬殊,以及像仙吉这样的下层人民与A这样的上流人士的物质生活的差异,通过A对小学徒的同情以及他做善事之后的落寞,体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批判。
五、结语
志贺直哉在短短的一篇小说里,通过这几个细节设定就能让人充分体会到了人物的身份悬殊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这几个细节暗中帮助情节发展,使情节发生的合乎情理,侧面体现了社会的不合理,体现了他驾驭小说的叙事的高超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立善.论志贺直哉《学徒的神仙》与人道之爱的艺术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94-96.
[2] 石井茂.志贺直哉论———要求恢复《学徒的神仙》在教材中的采用[A]∥永山勇博士退官纪念会[J].国语国文学,论集,东京:风间书房,1974.
[3] 王姝茵.从《小僧の神様》管窥日本战前社会——以A议员为中心[J].大众文艺,2011(10):153-154.
[4] 蔡超.从《学徒之神》看志贺直哉的社会问题意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9-20,118.
[5] 刘立善.论志贺直哉《学徒的神仙》[J].东北亚论坛,1997(4):88-92.
[6] 刘萍.《学徒的神仙》中虚幻的人道主义[J].长城,2013(6):57-58.
[7] 余冬敏.人道主义的背后——浅析志贺直哉《学徒的神仙》[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