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德治思想初探
2016-06-08彭伊桦
彭伊桦
摘 要:《尚书》作者在成书过程中特别强调“德”,有着较为丰富的德治思想。本文试从“德配天命”、“明德慎罚”、“任德尚贤”三个方面对《尚书》中的德治思想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尚书;德治;德配天命;明德慎罚;任德尚贤
一、“德”与“天”——德配天命
李镜池先生说:“古人迷信,遇事狐疑,总喜欢问神请示。殷人用龟卜,周人用占显。”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无能为力,人们普遍相信崇高的“天“有着无所不能的力量。但当周人看到专恃天命的商代覆灭,感到“天命无常”,从此人们对天的意志,对商周交替之际君权神授的思想产生怀疑。《尚书·君奭》篇就有“天不可信”说。因而周人又提出“德”济“天命”,希望以此宣扬政权的合法性。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巨于商周之际”。作为记录皇帝言行事迹的上古帝王之书《尚书》对这场变革也有着典型的反应。
大权的在握与历史的局限给昏庸的帝王错觉,误认为只要有上天的保佑,天命就会永远眷顾。当西伯大军压境,殷纣王仍天真地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在《尚书·盘庚》中,我们看到殷朝的统治者凭借天命威力来加强他们的统治:“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其实神灵都是站在统治者一边的,然夏桀殷纣用天命来愚民,结果就是被人民打倒。面对着夏殷两朝惨痛的教训,周初的统治者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德与天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常德”、“纯一之德”,就不可能“保位”、“受天明命”。“皇天弗保”,完全是你自己“厥德非常”的结果。
《尚书·无逸》中还有一段从正面来论述的文字:“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由于文王敬畏天命,关心农业生产,帮助鳏寡孤独、无依无靠之人,宵衣旰食,不敢有丝毫的玩乐游逸之心,于是上帝让他享位五十年。周王通过垄断配天之“德”,使其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周人并举属于神性范畴的天和属于伦常观念的德,对于贵族阶级的现实统治是非常有利的,这使他们能够一方面利用‘天的权威,给自己的统治蒙上神秘与合法色彩;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德的观念,来证明统治的合理性、必然性。两者相辅相成,成了贵族长久统治的理论依据。
二、“德”与“刑”——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是西周统治阶级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策略和政治理念,是西周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尚书》德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所谓“明德”,即明白、通晓德行、德政的思想内涵;“慎罚”即慎重处罚。其实质是尚德、敬德,适中地处罚罪人,不罚无罪之人。然而,此两者地位却又并不等同,“明德”为先,“慎罚”在后,“明德”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前提保证。其实,“德”、“罚(刑)”历来都是统治阶级惯用的两种政治操控手段,但具体两者如何权重如何操作,就很能体现统治者的政治智慧了。
最早使用“明德慎罚”的人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尚书·康浩》中记载,“孟候,联其弟,小子封。惟乃王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袛袛,威威,显民。”此文是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封康叔于殷时对康叔的训诫之词,主要用于人事方面,目的是使人在其位。希望康叔能任用并尊敬有才能的人,惩罚该被惩罚的罪人。
三、“德”与“位”——任德尚贤
夏商周三代正是中国历史时期中血缘氏族关系最浓重的时期,统治者深知官员素质对国家未来发展规划的影响,在修身修德的同时也不忘采用“德”的来选拔人才。
“任德尚贤”是周代任官制度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尚书·君奭》和《尚书·立政》两篇文献中,建立在周公对前代历史经验的反思上。周公认为,君王自身有德虽然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但在处理具体政务时毕竟不能事必躬亲,这样,能否得到贤德之臣的大力辅佐,同样是关乎君王享有天命国祚久暂的大事,在《尚书·君奭》中,周公对召公说:我闻在昔成汤既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因此,在“任德尚贤”的用人原则指导下,“有其德者有其位”就成为西周官僚队伍建设的理想状态。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九德”了。用“德”作为选拔依据必须有一套相应的选拔标准,这套选拔顶级人才的标准就是“九德”。
“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九德是讲“德”,也是讲“行”。孙星衍对“九德”的解释可谓颇得真髓,他说:“行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之行。九德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之德,所以扶掖九行。”在孙氏看来,“九德”的第一个方面是“行”,第二个方面是“德”。“德”是用来扶“行”的,“行”则是“德”的归宿和目的。因此,“九德”直接把“德”、“行”统一,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德、行一致的思考方向。《尚书·皋陶谟》云:“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如果能使具备九德之人皆得用事,各尽其能,无所遗弃,则天下俊德治能之士都能担任官职了。退而求其次是“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有六德之人,可以为诸侯了。再次,“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九德之中有三德具备,可以任命为卿大夫了。其实这是一个从上而下层层递减的选拔官员标准,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智慧。
参考文献:
[1][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梦家.尚书通论[M].中华书局,1985.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901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