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2016-06-08陈敏婧
陈敏婧
摘 要: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增加了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的错误,进一步引发了心理问题,高校对于思政教育更加重视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本文首先从学科结构等三个方面对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契合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二者有效契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的可行性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一致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健全的心智、健康的思想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将这两方面的教育融会贯通起来,是为了保证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说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度是很高的。
1.1从学科结构进行分析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并不一致,但是二者可以内容互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基础的,思政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思政教育主要考查的内容虽然是思想以及政治素质,但是培养的重点不仅有思想和政治素质,还有心理素质。一个人思政素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心理健康的程度,而人们在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情况下,更容易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素质。所以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1.2从教育层次进行分析
思政教育的重点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对于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更加重视,教育偏向高层次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对于人际交往等更加重视,侧重于基础层次的教育。思想层面在人的精神结构中层次较高,而其基础则是心理层面,所以说不能将二者生硬的割裂开来,互相相互发挥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和健康。
1.3从本质上进行分析
不管是思想品德素质还是心理健康水平,都是综合素质一个方面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进行的思政教育本应该发挥其重要的效能,但是实际并没有做到,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其结构体系。而形成思想的前提在于心理,心理素质水平差的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不会太好,所以说心理素质对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思政教育主要发展和完善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二者能实现有效的结合,对预防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都具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是不可分割开的两个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所在,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引导。人类的思想活动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而实施思政教育并保证其效果的时候,又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前提。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而应该从思政教育的高度出发,在更高层次上指导学生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的具体方法
2.1将二者的教育策略和手段融合为一体
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应该适当将心理健康教育中优秀的教育理念融入进来,例如认同感、真诚、倾听、足够的尊重等,对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类型以及能力倾向等有足够的了解,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真正转化育人理念为学生内在思想,这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教育方式进行改变,例如思政教育一般都会面向全体学生公开并且广泛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进行借鉴,积极开展各种相关课程或者讲座,并将校园网络、微信、贴吧、海报等平台充分的利用起来,实现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普及和多样性,结合个别心理辅导的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
2.2将二者的教育队伍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的高校中负责思政教育的主要是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思政课的专业教师等,教育队伍相对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则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绝大多数时间由思政教师负责,但是他们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全面,其余还包括专业的心理医生等。将这两只教育队伍结合起来有效开展合作,是结合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负责思政教育的教师们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亦然。同时,高校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作为最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的人,对于学生思想动态、情绪等了解的机会最多,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对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是具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所以辅导员、班主任需要对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并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工作,将其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应用在思政教育上,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所处的阶段生理虽然发育成熟了,但心理仍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不相同的,因此要有针对性的从其心理特征出发,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的调整。例如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这时候就可以对他们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进行培养;大二和大三学生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进行心理教育,这个时候要重点培养其理想和信念,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对就业进行心理指导,另一方面要对职业道德等加强教育,使毕业生拥有更好的法治和道德思想。
参考文献:
[1]黄锡榜.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95-96.
[2]丁祥艳.论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5-8.
[3]陈绍俊,谭海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8-10.
[4]王晓燕.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价值工程,2011,28:239-240.
[5]王昂.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