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预防效果评价

2016-06-08李雪仪肖文伟方小衡

关键词:中老年人患病率成员

李雪仪,肖文伟,陈 妙,方小衡*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310)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预防效果评价

李雪仪,肖文伟,陈 妙,方小衡*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310)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模式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两个不相邻的社区内各随机选取200名社区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人员采取社区干模式开展高血压的预防以及控制,同时对观察组成员所在的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顺应社区原有医疗条件,不做特别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随访。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预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年后,观察组成员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员的高血压患病例,且观察组成员对于预防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于疾病的治疗率以及控制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年人群的患病率要明显低于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结论 社区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效果,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推广使用。

社区干预;高血压;预防效果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诱导因素也较多,年龄、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等都可以成为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1]。临床研究证明,通过早期预防是可以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的,通过血压的调控还能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探讨了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两个不相邻的社区内各随机选取200名社区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23例,女77例,社区成员的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4±3.9)岁,对照组男107例,女93例,社区成员的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4.2±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顺应社区原有医疗条件,不做特别干预,参与观察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

(2)观察组成员则实施社区干预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首先对社区内参与研究的成员进行血压值测量,将每位成员的血压情况进行如实记录[2]。②定期对社区成员进行统一的血压值检测,发现社区成员中有出现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③定期对社区成员进行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知识讲座,以及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社区成员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原因进行简单的了解,在生活中,能够通过培养健康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3]。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升社区成员的免疫力。④社区应当设立专门的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资讯中心,方便社区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⑤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社区成员进行随访,主要对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不利于预防高血压的生活习惯应当及时指出,并帮助其进行调整及改正。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成员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以及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内成员患病的人数、对于高血压预防知识的知晓人数,以及有效控制血压人数、治疗有效的人数。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或者进行调查2周之内有服用降压药物的即可判定为高血压患者[4]。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数据录入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用卡方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社区成员的高血压预防情况比较

观察组成员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员的高血压患病例,且观察组成员对于预防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于疾病的治疗率以及控制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社区成员的高血压预防情况比较 [n(%)]

2.2 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中年与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比较

2016年两个社区内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年人的预防效果高于老年人(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患病率比较 [n(%)]

3 讨 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概率也在相应升高,研究表明,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进行社区干预的成员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明显低于未进行社区干预的成员,且就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而言,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中年人的预防效果高于老年人。推测原因越早从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其干预效果也就越明显,所以及早进行干预可能对老年高血压预防有更积极地作用。此外,采取社区干预模式还能显著提升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也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社区医疗服务的有利条件,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使社区中老年人群掌握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习惯的调整,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由此可见,社区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我国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出现概率,值得推广使用。

[1] 凌明芳.高血压预防中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5,2(14):200-201.

[2] 万丽红,廖文龙,隋伟静,等.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知信行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27(8):26-30,31.

[3] 慕孟艳.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6):7-8.

[4] 王月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65.

[5] 陈 萍,王继红.高血压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模式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7(12):103-103,105.

本文编辑:李 豆

R544.1

B

ISSN.2095-6681.2016.32.196.02

李雪仪(1982年-),女,深圳人,本科,中级医师,主研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方小衡(1955年-),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E-mail:1029949897@qq.com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患病率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