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激情 以情动情 寓教无痕

2016-06-07李玲雁

创新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柳生宫本陶行知

李玲雁

面对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如何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智慧型教师呢,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对此有了更多的体会。

一、爱心的表达需要智慧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朱永新教授说:“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其实,对老师来说,学生的微笑,学生的快乐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呢。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博爱胸怀,快乐便随手可得﹑俯拾皆是了。爱是一扇门,教育者如果关闭了这扇门,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路;如果时时敞开这扇门,就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我曾参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区域推进培训班的学习,听了原江苏省教科院院长成尚荣的报告中所讲的《第二颗太阳的味道》的故事,很受启发,故事讲的是:一家孤儿院里有五十几个孤儿,其中一个孤儿有尿床的毛病。睡觉时,他怕尿床的臭味散发出来,把身子缩进被窝,起床时,又把被褥铺盖得严严实实。这一天进被窝时,闻到一种特别好闻的味道,他不知道这种味道是从哪里来的。这一晚,他睡得特别香甜。第二天钟声刚敲响,老师就把大家叫醒:“孩子们赶快起床,今天的阳光特别灿烂,让我们一起把被褥晒到校园里去。”于是,那个尿床的小孩和大家“混”在一起,把尿过床的被褥晒在了校园里。这时,他抬头望着天上的太阳,又看看老师,知道了昨天晚上那好闻的味道是从哪里来的。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我知道了……”老师打断了他的话:“孩子,你别说了,你并不知道,你闻到的味道是第二颗太阳的味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还有第二颗太阳。”好多年以后,这座城市的郊外建起了一家私人诊所,诊所的名字,就叫“第二颗太阳的味道”。

“第二颗太阳”—那是“爱”的第二个名字,闻到太阳的味道是快乐的,而维护尊严的有道德的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在忙碌的一天结束时,我不禁自问:今天我让我的学生闻到第二颗太阳的味道了吗?在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时,我想:少一丝埋怨,多一份责任,少一份指责,多一点智慧,也许天天都有好心情。学生还是这些学生,换一个角度,顿时豁然开朗。

陶行知先生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应时时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乐观面对生活。作为教师,更要捧出一颗真诚的心,把自己的爱心和知识洒向每一位学生,打动学生的心,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因而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

师爱是什么?师爱就是责任,就是仁爱,就是公正,就是心态,就是幸福。师爱需要理想和信念,师爱需要情趣和艺术,师爱更需要智慧和真情。

二、对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智慧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对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智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间房子住着一位老人,每天,邻居那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都不奏效。

终于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对孩子们说:“我现在慢慢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我愿意向你们每人付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孩子们接受了这个提议。他们每天如约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钱。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很抱歉,我最近挣钱出现困难,无法每天付给你一块钱了。每天付给你们五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嘀咕一阵子后接受了老人的条件。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通知孩子们:“最近我的经济状况糟糕透了,我只能一次给你们一毛钱。”孩子们交换了眼神,其中一个打破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为了一毛钱干这种事!”就这样,他们再也没有来扔过石头!后来,老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

反观我们周围,有时父母大喊大叫逼着孩子学习,孩子却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有时教师磨破嘴皮讲道理,学生对安排的活动不感兴趣。仔细想来,当我们一味埋怨学生不懂事、不体谅父母、教师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培养学生的内在兴趣?当我们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先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对学生而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有时对学生的教育恰恰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需要智慧,否则说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

陶先生说:教育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同样,对后进生的教育也需要智慧。只要教师以培养、发展每一位学生为己任,平时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欣赏,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就能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之灼灼发光;如果是过多的批评,只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挫折感越来越多,从而走向期望的对立面;后进生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赏识,进步时鼓励,犯错时更要鼓励,决不轻言放弃,使之逐步看到自身的优点,带给他们快乐和信心,从而使之产生学习的原动力,不断取得进步。

三、 理解宽容也需要智慧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边走边纵论天下大事,忽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子路看到前面就是子贡的家,心里非常高兴。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经过子贡家门口的时候,孔子并没有停留。事后,子路不解地问老师为什么不去借把伞。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子贡是个商人,又有点吝啬,如果我去借伞,碍于老师的面子,他不得不借,但他心里会很不舒服的,何必做这种让他心里不痛快的事情呢?”孔子作为长辈和恩师依然能够这么体察和原谅子贡,着实让人感动。子贡是幸运的,他遇到孔子这样一位宽厚慈爱的老师。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理解,而真正的理解是需要智慧的。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有他们无法实现和达到的东西,因此,应该学会宽容和谅解,宽容自己也谅解别人。他的智慧就在于熟知人性,甚至了解人性的弱点,但是仍然不动声色地去接纳,那不是软弱而是有涵养的表现。他的智慧就在于能够为别人创造一个境界,让身在其中的人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也应如此,对学生多一些理解,用智慧的言行感染教育他们。

陶行知先生说:“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传递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仅使先生赢得了他的所有学生的爱戴,也使他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理解之中,他就懂得了感恩。”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折射出了陶行知先生高超的批评艺术和宽容的心态。陶行知的“四块糖”的确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多了一份宽容鼓励,少了一份指责埋怨。

四、直面缺憾,学会反思也需要智慧

其实,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完美其实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接近完美。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是有缺憾的存在,教育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我记得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叫《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讲的是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王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成为一流的剑客,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却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柳生听了,当场开悟,最终成为一名一流的剑客。

是的,如果把目光全部放在了外界的因素中,而不好好地审视自己,怎么能知道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呢?又怎么能获得快速的成长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孰对孰错,不正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吗?

直面缺憾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教师在工作中要学会以反思为刀,剖解自己的不足,剖解教育的不足,剖解学生的不足。要学会在观察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精神生长的支点;要学会在科研中反思,让教学与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

直面缺憾、学会反思还意味着正确面对各种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并根据反思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此,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的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无论什么也比不上一位聪明的、智力丰富的、诲人不倦的教师,使学生感到赞叹和具有吸引力。”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我愿意以陶为师,与有志于师陶学陶的有识之士并肩走在行知路上,将智慧教育巧妙地融入课堂,融入整个生命的引导过程,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在教育的道路上快乐地前行。

猜你喜欢

柳生宫本陶行知
荒秘宅事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你好,宫本先生
你好,宫本先生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彩票的毒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