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考验企业创造市场需要的能力
2016-06-07许保利
许保利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经济界的热门话题,目前讨论的内容核心,本质上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最大目的,无非是要使得中国经济供给形成一个不同于目前的供给。应该说,这找对了解决目前中国经济问题之道。但是,这一供给最为关键之处,是能够创造市场需求的供给,否则,依然会回到产能过剩或是等待政府刺激的老路。
经济增长需要有需求的拉动,更需要有供给的满足,二者必须相匹配才能有经济增长的实现。供给的满足来自于企业的产出,这是唯一的,但需求可来自多个方面:投资、消费和出口。在计划经济下,投资需求来自于政府计划,消费需求来自于国民购买。追求高速增长导致的政府投资冲动,使投资需求处于永远无法满足的状态,而消费品供给也同样处于短缺的状态。因此,短缺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常态,经济运行中从来都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改革,企业生产经营由原来的计划调节走向计划与市场双重调节,并最终实现市场调节起决定性作用。显然,在市场化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环境是由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短缺状态——整个经济从来都不缺乏需求,企业只要做好生产就可以了,产品基本上都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出去。这个时期,生产仍然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市场需求并不是问题。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场需求形式发生变化,需求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这时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告别短缺时代,需求不足将是未来经济运行的特征。实际上,当时的需求不足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过剩需求得到满足。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有新的需求产生,但企业还没有创造需求的能力,而政府创造的需求又大大减少,因此,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加上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出口需求大幅度减少。面对严峻的内外部需求形势,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投资刺激计划,经济再次获得新一轮快速增长。一直到了2008年,受华尔街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中国经济再次减速。对此,政府又出台大规模的投资刺激,经济增速回升,人们也预期中国经济会实现新一轮增长。但是短暂的预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又出现下滑,政府也调低了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
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或者说处于低迷状态,需求不足仍然是问题所在。只要有了需求,产出就会增长。而需求可来自于三个方面:企业创造即市场内生、政府投资拉动和出口。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需求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和出口。而目前,出口需求大为萎缩,政府投资自然又成为可供考虑的选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在政府的刺激政策下实现的。这样的经济增长,其周期会越来越短,不仅很难持续,效率也是低下的。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说由企业来创造。当然,并不排除政府采取经济刺激政策,但这只能是补充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选择。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曾经被凯恩斯批判,他进而创立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这成为政府刺激政策的依据。但我们必须要看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这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而政府的干预政策只能是补充,是在市场偶发失灵时候的选择,它不能替代由供给自动创造的需求即来自于市场的内生需求。一个供给不能创造需求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市场经济。这也正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
目前,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是被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即市场提出需要什么产品或服务,企业随之做出反应而生产出来。这样的需求更多地来自于外生,比如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给钢铁、化工、建材等企业提供市场,进而又带动消费品市场的需求;比如国外企业给我国出口企业下订单,这些企业才能开工生产。这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特征,也是我国经济增速起起落落的根源。要改变这种局面,企业必须要由被动地适应需求转变为能够创造需求。此时的市场虽然并不存在某种意愿需求,但企业通过市场研判,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当它投放市场时能够带来相应的需求。显然,这样的需求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过去的模式是,市场告诉企业,它需要什么,企业进而生产出来;现在则是,企业告诉市场,你需要什么,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就是你的需求,而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对于需求者来说原来并没有想到甚至都毫无概念。如美国苹果公司生产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就是创造市场需求的最佳案例。
因此,实现中国经济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不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增长就无法摆脱依赖政府投资刺激的状况。然而,目前的中国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还比较弱,在外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增长,政府的刺激政策难以避免。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刺激政策只能是一个引擎,我国的企业必须要尽快地培育自己能够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这才是中国市场经济能够持续而有效率运行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