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0~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
2016-06-07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西安710068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西安 710068)
张月芳 王 伟△ 杨丽芳 朱亚宁 张 欢
陕西省2010~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西安 710068)
张月芳王伟△杨丽芳朱亚宁张欢
摘要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0~2014年5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了解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分析2010~2014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因原因构成等相关因素。 结果: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3.42‰降至8.8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演变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地点主要在医院,未接受死亡就诊的死亡儿童占9.64%~15.04%。 结论:应加强孕产期检查以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先天异常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主题词儿童死亡率数据收集
5岁以下儿童死亡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保健及医疗卫生的水平,了解其发展趋势及死因构成,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儿童死亡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1]。控制并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是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主要目标之一[2]。本研究对陕西省2010~2014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前期干预机制、提高儿童生存保健质量以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来自2010~2014年陕西省18个监测区县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表与死亡报告卡。每年进行2次出生死亡漏报调查,资料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2调查方法全省县、市、省三级保健专干按全省统一要求填写《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监测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按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样进行质控调查,再将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各年度活产数和当年死亡人数为基数,计算各年度儿童死亡率。
结果
1死亡状况分析 2010~2014 年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与2013年相比,到了2014年下降幅度趋于平缓。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8.94‰、11.92‰、13.42‰下降到了2014年的4.6‰、6.8‰、8.85‰,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见表1。
表1 2010~2014年新生儿、婴儿及5岁
注:次数据来自2015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3]
2死亡原因的构成在死因构成比例中,到2014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所占比例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见表2。
表2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率(/10万)及构成比(%)
注:次数据来自2015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3]
3儿童死亡地点近年来死于家中和途中的5岁以下儿童有所上升,但死于医院的5岁以下儿童有所下降,见表3。
表3 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
注:此数据来自2015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3]
45岁以下儿童死亡就诊情况5年间,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前诊治级别中,省(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就诊的比例逐年增加,乡级及以下未就医的比例逐年减少,但是在2014年仍有14.06%的5岁以下儿童死前未就诊,见表4。
表4 5岁以下儿童死亡就诊情况(%)
注:此数据来自2015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人们对儿童健康的重视。我省2010 ~2014 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这是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调配卫生资源,不断加大对基层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健康宣教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普及,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参加儿童保健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努力的共同成果。陕西省2010~2014 年新生儿平均死亡率6.48‰;婴儿平均死亡率9.00‰;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10.82‰。低于陈桂霞等报告的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13.1‰)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4‰)水平[2]。5岁以下儿童以婴儿死亡率最高,提示新生儿、婴儿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降低新生儿期的死亡率可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该结果与韦雪香等的报道一致[4]。
本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窒息导致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2014年数据显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已占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大的比重。可见,控制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提高孕产期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管理迫在眉睫。因此,应从产前检查入手,筛选出高危孕妇及新生儿、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及产前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导致死亡的诱因,降低高危儿童的死亡率,同时,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护理及治疗,全面降低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所致的儿童死亡率[5]。
另外,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先天性心脏病也占据很大比例。提示应该加强对孕前夫妇进行相关教育,孕前尽可能戒烟戒酒,避免孕妇接触危险因素。同时,应继续重视高危妊娠孕妇的围产保健和儿科急救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新生儿死亡率[6]。
数据显示,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虽然多数死在医院,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死在家中或是在去医院途中,且近年来死于家中和途中的5岁以下儿童有所上升,说明部分家长缺乏儿童健康相关知识,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体不适。也提示家长,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的定期健康检查和对已患病儿童的及时诊疗,同时针对儿童常见疾病,定期健康体检。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急救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渐提高。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需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龙其是脑发育[7]。作为儿童保健的专业人员,我们应大力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提高父母的保健意识,以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儿童保健手册、新手父母课堂等对社区、幼儿园、家庭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普及降低儿童死亡率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荣华.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干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 21) : 2981-2982.
[2]陈桂霞,曾国章,陈筱铮. 2001 至 2010 年全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文献分析[J]. 中国优生优育, 2013,19(8):619-621.
[3] 陕西省2015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汇编[D].2015.
[4]韦雪香,李惠玲. 南宁市江南区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4):410-412.
[5] 王英翔,张淑琨,邓命珠,等. 2003~2013年江门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及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 22(12):126-127,62.
[6] 冯江,袁秀,琴朱军,等.中国200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6):558-561.
[7]冯爱民,张淑荣,杨惠侠,等.生大黄粉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0例[J].陕西中医,2011,32(3):281-282.
(收稿:2015-05-27)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3.05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201426)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