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对策

2016-06-06杨维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思考

杨维

[摘要]本文从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审视了当前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成因,并在此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希望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55-03

关于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一般理解:包括知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其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从国家层面来说:包括政治积极参与、法律意识、正确权利观等思想;其从社会生活层面来说:包括遵守法律、独立、勤俭、团结、互助、诚信等社会公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本身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培育和他们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培育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和保证。“因为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具公民的备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要生存和发展必然从而必须向社会敞开,具体地说是向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敞开;教育无疑是使向着社会敞开的人最后能真正地走人社会并与社会融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水平为根本宗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政治参与、法律信仰、权利义务观念、等方面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活动,目的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能对国家、社会和自己负责。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社会各阶层综合素养的高低是构建和谐良好社会的关键。其中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其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不仅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更是为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是人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如:生活和学习的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社会化等,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负面的,如价值观扭曲,政治信念模糊、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严重阻碍了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以及其综合全面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引导其自立、自强、修身、爱国,提高其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集中与民主兼备、纪律与自由同在,人民在统一意志下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是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和参与建设的程度。高职大学生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承担者之一,通过对其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增强其法律素养、民主法制意识、培养其民主思想理念等,从而对社会各阶层的建设者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建设。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实审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观念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仅考虑市场需求去设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立专业课程,注重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特色专业投入与关注,而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缺少理性认识,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教育观念上,高职院校认识不到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公民素质的理解的较为不清晰,甚至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普通的素质教育混为一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训课,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公民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的远远不够,离我们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忽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二)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往往把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搅和成一块。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其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升其心理素质的;这些只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到。甚至有些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就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公民素质教育,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厚重的政治色彩,内容枯燥无味,理论空泛而又苍白无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难以接受。这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待科学化

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最为基本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的接纳知识,学生没能有效的参与正规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对现实生活不太了解,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少与教师在情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失效不仅是观念意识和内容体系的问题,更在于方法的不科学和途径的单一。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将从在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公民素质教育观念

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公民素质教育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民族前进的基石。所以,高职院校领导者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把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完善其教育体系,突出公民素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培养合格“四有”公民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多邀请一些专家给学生开设关于公民素质教育的讲座,多在校内外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上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而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课程内容。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已有的教育内容上进一步的创新强化,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把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不仅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情操,而且还应当强化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要以实践教学为契机,把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课堂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也要注重高职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实践训练,学校要利用资源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机会,要让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参与公民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内化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公民行为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为了强化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应该要多元化发展。除了上述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改进高职大学生管理方式。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普遍弱化,他们思维活跃但自控力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一定要符合学情,对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要民主,尽可能地让学生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在民主社会应有的素质。其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大学生公民素质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除了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外休闲生活中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等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熏陶。再次,重视现代网络教育。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离不开宽广的网络的。高职院校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将科学、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最后,借鉴西方公民素质教育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起步较早,已有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育经验,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两个主体的素质

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体无疑就是两个: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旗帜、一个风向标。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教师作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教育主体,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对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要搞好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在人格、道德情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化成为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要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中起到合格公民的表率作用。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学习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除了需要教育和培训之外,更需要大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加强自我塑造,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专业素养、实践素养与创新素养,只有具备了上述素养,大学生才有形成正确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的可能性,才有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才有可能能对社会负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封丽萍)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思考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