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16-06-06王越万经花

商业会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王越 万经花

摘要:2015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阶段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急切召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四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着手,探索了高校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在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1年,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提高创业能力,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就业环境,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中,将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作为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鼓励青年创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为响应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号召,高校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高校财经类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创业的角度为切入点研究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归纳出其中蕴含的经验及启示。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一)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有着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以及创造能力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阎立钦(2003)指出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也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以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为核心,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鲁保富(2008)则认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先转变观念,当前高等学校应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朱永新(2014)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格,使学生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造新生活。

(二)创业教育

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则与职业规划和自主创业相关,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办新企业的能力,侧重培养创业人才。

王永友(2004)认为,我国发展创业实践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最终提高创业能力。杨爱杰(2008)提出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以及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唐嘉芳(2011)则认为,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通过检验大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验证高校创新教育的成效;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创业的成败由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决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不仅目标同向、内容同质、功能同效,而且在内涵上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众多学者均肯定了创新教育以及创业教育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实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高校要以改革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而深化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开创性个性,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阶段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一)浙江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大学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以培养“时代高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模式创新、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为主要措施,将创新创业全方位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中。

1.构建全链条、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早在2006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成功申报了教育部专业人才教改项目,即“浙江大学多渠道、阶梯式、复合型高层次管理学类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成功探索和实践了“创业精英管理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浙江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创业等课程30余门,并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辅修专业。为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举办多个创业竞赛活动,如“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友创业大赛、“新尚杯”全国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等。

2.营造鲜明的、引导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浙江大学以社团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现已成立30多个创新创业社团,全年举办400余场“创业者导航”“创业点子秀”“创业沙龙”等活动。通过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实施“大学生创业导师计划”,以创业家创业论坛、创业总裁说、企业家结对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3.搭建多元化、支撑性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通过成立义乌创业育成中心、浙江大学科技创业实验园以及紫金港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目标,实现师生高科技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孵化育成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小镇。

(二)湖南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大学坚持以改革带动创新的宗旨,以“虚拟创业学院”为主要平台,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涵盖课程、虚拟创业学院、导师队伍、学分学制、实践训练、文化氛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养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实际就业质量,特别修订了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必修课,加强创业教育内容,重点拓展和建设“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课程。二是增开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全校学生均需在本校通识选修课体系中的“创新创业”领域修读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以“湖南大学虚拟创业学院”为主要依托,开设“创业基础”等系列课程,并通过引进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优秀慕课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

2.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提供学生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湖南大学特聘请知名教授负责论坛活动的统筹与策划。同时,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学生可通过参与讲座获取相应的学分。为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湖南大学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展”,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

3.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湖南大学设立了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学分”,根据实践成效直接认定学分,以课外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在学科竞赛、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创新作品(创新论文发表、创新设计运用等)、创业实践(开设公司或在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开展虚拟创业项目)等创新创业课外实践领域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课外实践”创新创业学分。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学生可以在学校允许的年限内延长学习时间或者休学创业。

(三)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年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成果,着手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的实习实践、以及政策的保障和支撑,构建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政策咨询平台、培训交流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积极升级文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完善创业课程,着力创新创业培训。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引入KAB创业基础、SYB、IYB、NFET公益创业培训等创业教育课程,引进企业高管及实务界精英开设实务课程,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已有招商银行开展的“最新实务课程”、国信证券开展的“最新资本市场与证券业务”等课程。

2.升级创业文化。学校以“玩中创”为创新创业理念,打造了“西财玩创”系列活动,包含“西财玩创汇”(项目路演),“西财玩创营”(创业训练营)、“西财玩创趴”(创业沙龙)和“西财玩创派”(创业故事汇)四个子活动,以升级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同时学校注重专业竞赛,积极组织模拟炒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SPSS大赛等实践性大赛,以及会计软件应用比赛、ERP沙盘比赛、挑战杯等全国性竞赛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学校设立了多种创业类社团,如金融投资协会、金融分析协会、创业社团、谈判协会等,有效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3.注重创业体验,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学校先后建立了学生自主募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学生实验超市和广告实验公司。实验超市和实验广告公司通过董事会拆分以及拆小股本金等方式,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运营管理。“全真创业”通过股权交易、营销文案设计、文化形象设计、见习等途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感受创业的机会,也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岗位。

(四)江西财经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江西财经大学以创业带动就业另辟蹊径,为引导学生就业提出创新观念,为推动学生就业组织模拟实践,为带动就业开展实习营销。

1.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会计学院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家政策,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培养创新意识”,以培养具有“会计特质创业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案中增加了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并开设了创业学概论、创业管理、创业学、创业心理学等创业相关课程,同时结合学院特点开设了创业财务管理、公司理财学、税收筹划等实践类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

2.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创新创业实验班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程、管理类选修课程、经济类选修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实践教育课程五大模块组成。其中,创新创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术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育课程则通过拓展训练、创业模拟、岗位实习、创业实践、创业下领域等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开展模拟实践以及创业大赛。“模拟财务公司”等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是其开展创业技能月的一大亮点。学生充当“模拟公司”的管理者,在“模拟公司”中学以致用,为提高学生成功创业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计学院每年均会举办一次“金点子”创业大赛,以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自身职业能力。

四、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

比较分析几所典型的高校财经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对我院会计学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有着如下启示:

(一) 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多数高校已经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我院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目标要求,重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设一定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企业管理实务课程以及创立企业所涉及的法律常识,如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指导、成功学、创业政策及法律法规、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构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可借鉴湖南大学虚拟学院的经验,将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便捷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网络平台。在官网上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系统课程,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展开讨论,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并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通过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以及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方式,丰富我院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应从青年教师抓起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应制定相关制度鼓励青年教师骨干参加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学术会议、提供短期进修等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实践技能。也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知名教授以及企业高管等担任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与科研单位等在人才培养上的各自优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应用能力,也可以促进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四)以竞赛促创新、加强模拟实践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院可以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如会计软件应用比赛、ERP沙盘比赛、模拟炒股大赛等,采取竞赛形式以及评优表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较大范围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并开展创业技能月模拟商业实战,使学生通过设计创新创业计划体验全程的创新创业操作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五)开设创新创业精英班

我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具有“会计特质创业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开设创新创业精英班,着手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及实践,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并通过采取依据创新创业实践成效抵消学分、允许在校学生延长学习时间或休学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措施,推动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查[J].会计研究,2013,(4):26-31.

[3]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6):106-108.

[4]郭星梅.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9):7-8.

[5]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 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大报,1999,(2):11-14.

[7]胡伟.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策略[J].商业会计,2015,(1).

[8]易凤霞.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于玉林.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2):83-87.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