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思潮

2016-06-06余跃宏

2016年17期

余跃宏

摘 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潮对于近现代中国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中国抑制科学发展思想层面的原因,以及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及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潮;兴起和演化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二字的人。从此科学与民主并行于中国。虽然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却从来不是一个科技大国,一直到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对文明演进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兴起和演化的,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圣贤人格下造成的以善伤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圣贤人格作为中国人格的理想模式,不仅是中国人人格趋达的目标,而且是评价人的行为和衡量知识的尺度。中国人的偏善性首先表现在知识的取向上:由于圣贤人格是一种片面道德型人格,所以做圣贤人的主要条件就是要饱读道德文章,掌握一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在古代中国,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以政治伦理为本位。除了知识取向的偏善性之外,中国人的偏善性还表现在对知识的评价上:在古代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用自然现象的突变来论证重大人世变化的例子。伦理本位主义容纳的内容只能是社会人际关系,它的无限扩大绝对不能容忍异于伦理的自然规律的独立存在,这样,自然规律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因此,中国古代虽然开放过灿烂的文明之花,但是纯粹理性的欠缺,使得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生产经验,知识学问没有一个严密的合理化系统为基础,以致最终并没有结出现代文明之果。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发展和深化

根据科学思潮在中国发展的层次差别,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器物的科学观、方法论的科学观、启蒙的科学观三个部分。

首先是器物的科学观:19世纪40年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首批知识分子睁眼看到的世界,正是自己缺乏科学技术这一物质事实。为抵抗列强侵略,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历史,发端为鸦片战争。林则徐督粤时,曾购置新式船只,并打算设厂仿照。魏源明确提出在沿海设船厂,鼓励商民投资办厂,即造军用品也造民用工业产品,聘用法美技术人员设计操作和指导,中国派员跟随学习。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制造利器用以制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著作。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汪文泰、杨炳、萧令裕等分别编撰的《红毛英吉利考略》、《海录》、《英吉利记》等。在他们看来,西方近世文明之长,主要在于“器”:魏源曾说夷之长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在此,技与器完全混为一谈。换言之,科学技术的全部就是它的实物形态。这种将“技”与“物”完全等同的观点,表明魏源等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性及其内在价值还不了解,但是作为转型期的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努力提倡,为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做了必要的理论上的准备。

其次是方法论的科学观:第二次科学思潮的兴起,是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甲午战争后,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物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是当时的政治变革需要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科学思想武器相结合的结果。第二次科学思潮的着重点,不是在纯粹的自然科学领域内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推向前进,而是社会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对政治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宣传。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不再局限于造船制炮等洋务实业,而是思考着以什么方式来把握必然之理和因果关系。科学内涵得以提升,意味着它开始改变的不仅是对象物,而且是认识主体本身即人。

最后是启蒙科学观:五四科学思潮的兴起,则是第二次科学思想输入的直接继承和发展。科学不仅作为一种具体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规范体系。科学方法、精神作为人的信仰,解决了人一切身心、社会和人生观诸问题。科学开始全面冲击封建传统,具有了启蒙的意义,我们称第三次科学思潮为启蒙的科学观。

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年代的科学与玄学论战

1923 年著名的“科玄论战” 的本质在于“科学”与“形而上学”之争。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游历回国后,发表的《欧游心影录》一书,记述了他的耳睹目闻,证明西方物质文明已经破产,必须用东方精神去拯救。紧随着梁启超之后向西洋物质文明开炮的是梁漱溟。1921年,他出版了曾轰动一时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由于此时的东方文化派已经不在新旧调和上做文章,而是通过批评西方文化的弊病,标榜东方文化的优越性,以达到彻底否定新文化的目的。因而对东方文化派持批评态度的人们中发生了分化:胡适、吴稚晖等人仍坚持全盘学习西方文化的观点;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确立了崭新的文化观。但是,总体来说他们保持了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一致性。紧接着论战的中心又转回到“科学人生观”问题上,实际上这是东西文化论战的继续。张君劢、梁启超是玄学派的主角,丁文江、胡适、吴稚晖等代表科学派。张君劢认为:科学为客观的,人生观为主观的,“科学是外在的物质文明”,人生观是“直觉的”,“自由意志的”,“出于良心之自动”的“唯有追求诸己”的精神文明。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陈独秀则认为只说“科学的人生观”如何完满美好,并不能解决问题。科学作为理性主义的产物,必须能够对非理性的领域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说明科学对于一切人生观的威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的权威,才能彻底战胜玄学派,“方能使玄学鬼无路可走。”当然这个“科学”,在陈独秀看来,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而,科玄论战之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得到较论战前更为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日益作为科学为人们所理解,接受和信仰,并很快取代了上代人所崇奉信仰的进化论。

四、科学思潮兴起的具体的表现

科学思潮的风起云涌必然表现为科学刊物的出版和教育机构的建立、完善,当时科学刊物出版物数量极多,有人估计当时在书市能得到的有400种。19世纪初的《学艺》和《少年中国》是其中较具影响的宣传科学主义的杂志。中国科学社,由原本在康奈尔大学的中国学生组成,为了普及科学精神,创办了《科学》刊物,该刊物以发表一系列有关科学的专业文章为宗旨。该社出版的《科学总论》中的篇名具有浓厚的科学气息,比如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与教育,科学与道德,科学的人生观等等。(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2] 刘健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3] 夏鹏.科学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兴起[J].世纪桥,2007(5):36-37.

[4] 刘纪荣.近代中国科学思潮的历史轨迹[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