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荆州的水陆交通

2016-06-06陈玉峰

西部皮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汉代荆州交通

陈玉峰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汉代荆州的水陆交通

陈玉峰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汉代荆州的交通运输较为发达。陆路交通以关道、峤道为主,北可达关中平原,东可至长江下游地区,南可到岭南、番禹,形成一个完善的陆路交通网。水路交通依托江、汉之便,不仅航线密布、水运效率高,而且有着多处造船基地。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相互交织形成了完备的交通网络。

关键词:汉代;荆州;交通

1汉代荆州的陆路交通

早在秦朝,始皇就“为驰道于天下”,修治驰道,“南极吴楚,江湖之上”①。经过汉朝的发展,荆州原有的道路被修缮、拓宽,一些关道、峤道新建起来,形成了完善的陆路交通网络。

1.1武关道。“关”,是陆路交通的重要隘口。王子今在《秦汉交通史稿》中介绍武关道:“出武关东南向,经南阳至于南郡,使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得以沟通,又通过水陆交错的形式‘南极吴楚’,与长江中下游的衡山、会稽地区相联系。”②可见,武关道不仅沟通了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还延伸至长江下游的衡山、会稽地区。

1.2峣关道。《水经·渭水下》有关于峣关的记载。“埿水又西迳峣关,北历峣柳城。……秦二世三年,汉祖入,自武关攻秦,赵高遣将军距于峣关者也。”又引《土地记》曰:“蓝田县南有峣关。地名峣柳,道通荆州。”③其文可见,峣关故址在今西安市蓝田县南,因临峣山得名。峣关道是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隘,是连接古代关中和江汉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线。

1.3鲁关道。王文楚在《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间的交通发展》一文中介绍南阳鲁关道:“由南阳入方城,经鲁关,穿越伏牛山可抵洛阳,向东行过堵阳(今方城)伏牛山隘口,可达许昌,再经汝、颍河中上游,可达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北广大地区。”④郭天江、刘振宇的《南阳的古代道路》一文也有类似叙述:“(南阳)南控荆襄,经新野、邓县、宜城、当阳可直抵荆州,继续向南可到长沙乃至番禹。”⑤

1.4桂阳峤道。“峤道”指穿越五岭的陆路。桂阳峤道为东汉建武初桂阳太守卫飒所辟。《后汉书·卫飒传》载:“民居深山,滨溪谷,……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⑥因吏事往来靠船出行,且离郡千里,交通极为不便,故飒“凿山”通道,即为“峤道”,开通了穿越南岭的陆路交通。

1.5零陵、桂阳峤道。此为大司马郑弘所奏建。《后汉书·郑弘传》载:“旧交阯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⑦案伍新福编《湖南通史·古代卷》:郑弘所奏之“开零陵、桂阳峤道”,即为“西出零陵,开凿越城岭,进入广西;东出桂阳,凿通骑田岭,进入粤北。”⑧“至今为常路”,指范晔生活的南北朝时期,这两条峤道依然是常用通道,通往今两广地区。零陵、桂阳峤道是荆州通往岭南的重要陆路要道。

以上关道和峤道,使得荆州北可达关中平原,东可至长江下游地区,南可到岭南、番禹,形成一个完善的陆路交通网。

2汉代荆州的水路交通

汉代荆州地区利用长江、汉水以通,水路交通甚为发达。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3造船业发达。汉代荆州有多处造船基地。有史记载的有下三处。

注解:

①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328页。

②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③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水经注》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70页。

④王文楚:《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间的交通发展》,《史学月刊》,1964年,第10期。

⑤郭天江、刘振宇:《南阳的古代道路》,河南交通科技,1996年,第3期。

⑥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卫飒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459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156页。

⑧伍新福主编,《湖南通史》古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195页。

⑨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7页。

⑩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53页。

作者简介:陈玉峰(1989.08-),男,汉,江苏泰兴人,历史学硕士,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方向:秦汉史。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91-02

猜你喜欢

汉代荆州交通
繁忙的交通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小小交通劝导员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