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理论乡镇公务员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6-06-06王华兵王华亭
王华兵 王华亭
基于双因素理论乡镇公务员满意度调查研究
王华兵1王华亭2
乡镇政府公务员是我国国家公务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政府公务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会影响其工作态度。而乡镇政府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效能的发挥和政府工作目标的落实。因此,对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介绍
双因素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又称“激励保健理论(hygiene-motivational factors)”。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相关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于1959年提出来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在人们工作过程中的动机主要是两个: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该理论认为,激励因素就是那种可以给人们带来满意的因素,提高人们的满意感,而保健因素没有带来满意感的作用,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双因素理论的核心是:“激励因素才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是不会给人们带来满意感”。只有提前认定分析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才能 “因材施政”,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便促使激励措施更加有效的实行。合理的激励制度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将双因素理论用于企业的管理,首先需要明确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区分。其次还应该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进行量的分析,在保障保健因素的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尽量地加大激励因素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双因素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认识。赫兹伯格告诉我们,保健因素的满足,并没有使员工从不满意变得满意,而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唤起员工对工作积极性个主动性。因此,只有把物质利益与外部条件相结合以及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在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而提高人的积极性。
在国内,许多企业和学校也运用双因素理论,当前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领域的研究很少,主要包括以张凯为代表的研究,张凯认为,在当前的社会中,双因素理论也普遍运用在现代企业中,并且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中,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双因素理论相对于国外的广泛运用和成熟机制,我国国内的研究和应用实在太少,本论文试图通过个案调查,以实证定量研究结合定性研究的方式来探索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二、乡镇公务员满意度调查
在本文中,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体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工作客观环境的主观感受,包括个人态度和情感性反应等等。
本文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影响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一)影响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保健因素
其一,工资。工资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公务员不满意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经过几次的公务员工资调整,近年来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已经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公务员的总体工资相比于其他行业还是相对比较低,而且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平衡,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公务员工资更低。
其二,晋升。通过对问卷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和一些公务员的交谈中总结出来:晋升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公务员不满意因素中排名第二的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晋升制度对于激励公务员和培养选拔优秀的人才的作用相当重要。当前,很多的乡镇公务员认为晋升因素仍然是职业发展的很重要因素。
其三,考核和监督。考核和监督的因素是导致公务员不满意因素中的排名第三的因素。我国公务员工作岗位不够明确,因此导致考核同样缺乏针对性,很大程度上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其四,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因素是导致公务员不满意因素中的排名第四的因素,通过对公务员的访谈得知,公务员目前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狭小,而且晋升渠道单一等,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不满意的因素,现行的职务设置为县乡机关基层公务员提供的职务晋升台阶太少,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太小。
(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激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事间关系。2、安全。3、与上级的关系。4、与下级的关系。5、认可和赞赏。6、工作环境。7、社会地位。8、工作职责。9、个人生活。10、成就。11、工作本身。12、政策与管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激励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上面的激励因素中,满意得分比较靠前的都属于人际关系范畴,分别是同事间关系、与上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同时,公务员普遍认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加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使自己心情愉悦。
三、提高乡镇公务员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保健因素功能的措施
第一,提高工资水平。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包括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可以更好地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积极性。
第二,完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积极创新干部流动机制,变“静水”为“活水”,逐步形成外有公务员考录、内有干部公开考选,双轮驱动、互促互动的干部队伍循环机制。
第三,健全公务员考核和监督机制。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操作程序,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将考核的结果及时公布并加以量化,作为考核的依据。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完善法制和程序规则,建立媒体与监控机构跟踪,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
第四,推行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公务员自身应该统筹个人与组织目标,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政府组织为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为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做好“顾问计划”。
(二)完善激励因素功能的措施
第一,加强人本管理理念。所谓“人本管理”是以人性为出发点,探究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形式。这种领导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因此,要加强乡镇公务员的本管理理念。
第二,营造和谐的行政文化。和谐的行政文化有助于增强乡镇公务员的自身的责任感,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行政文化,提升乡镇公务员的文化环境。
第三,提高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公务员工作自身并不困难复杂,必须把工作分析与设计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相结合,适度扩大其工作范围和工作责任,使公务员管理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四,完善乡镇公务员培训制度。培训制度是加强公务员制度化的必要措施,加强对乡镇公务员的培训有利于使其更快的融入环境,进而适应组织环境,通过培训,增加乡镇公务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乡镇公务员培训的内容进行调查,对乡镇公务员的培训要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要求出发,从而提高乡镇公务员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目的,更有针对性的对对乡镇公务员进行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影响乡镇公务员满意度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单一方面的因素,而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乡镇公务员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提升来提升乡镇公务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调动和维持乡镇公务员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想象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增加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满意感。(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陈晋,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5)
[2]彭静,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
[3]陈春根,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
王华兵(1989-),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华亭(1985年),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