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2016-06-06杨梦婉
文‖杨梦婉
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文‖杨梦婉
【摘要】笔者主张专项研究视野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教学的理念,通过24位硕士研究生与教师的课程教学互动及其成果,论证了设计社会学取向《色彩学》课程的可行性,揭示了“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的功能与价值,提请对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的关注。
【关键词】设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实证研究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实际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构建框架既是各学科各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正因为课程在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学生所在高等教育不同阶段所需要获得的不同能力,可以将课程精细地划分为主干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等。在早期的教育研究中,“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与“教育原理”、“教育史论”、“教育评价论”等平行的一个专项研究分支,早已是一门显学。而在当代的教育研究中,将“课程与教学论”分为“课程论”、“教学论”,与其他分支平行,更可见课程与教学获得更为独立的内涵与研究体系。因此,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非成文性存在意义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处于整体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上启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大学本科或高职教育),下承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个阶段中,从制度的视角看,“班集管理制度”变更为“导师管理制度”;从学生的视角看,从一个专业学习者变更为一个在学身份的专业研究者;从教师的视角看,被赋予了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力,自身的学脉有了传承的“合法”通道。可以说,整体研究生教育形态是一个构筑在研究语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模式。其中,师生互动的正相关性比例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优秀程度,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专业系统性、专项引领性以及互动开放性等特点。
那么,在研究生教育的初等阶段,即刚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们,该如何面对新的专业身份、更新性的专业系统以及几乎未涉足过的专项研究活动,而更好地完成符合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课业,为自身的学科起到传递学术薪火的作业呢?我们当然还是要回到原点去寻找答案,即通过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行为,使研究生获得储备学科专业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专业人人生的各种能力。
笔者于2015—2016的第一个秋季学期开设《色彩学》课程,带领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的24位设计学研究生(1)共同进行该门课程学习。这24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与高等院校,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学中诸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等,也有来自于传播学、经济管理等跨设计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以及留学生。有本校直接保送的,也有外校考取的。在艺术学门类语境下,依循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调控选修该课程的这样基数较大的研究生课堂,如何有效地落实好每一项教学任务,关照到每一位研究生在整体课程推进上的纵向进步,以及每个学生个体在自身能力训练上的横向进步,从而在研究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为今后的研究定位、就业选择以及人生价值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所有课程与教学都必须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通过笔者上课前期对一些学生与教师的调研,以及课程推进中慢慢呈现出来的问题,针对学生一方面的科学研究意识不足、能力薄弱以及论文或方案、报告撰写较差等种种问题,另一方面本科色彩教学中教学惯例积习下对于设计学科的学生认知、把握色彩的思维滞后等不足,笔者思考如何将这两条线同时贯穿在这门课程当中,以具有专项视野为逻辑基础的专业知识储备来获取带动初步研究能力训练的方式。最终,在为期8周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以及还没能够看完全的进步及其课业成果,都让我们论证了在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以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专项前沿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用“取向选题式”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是可行的。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专项研究主要指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独立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其与之关系紧密的担任课程。而专项研究区别于专业背景,专项研究是某一个学科专业中的某一项较为“小众”的领域,一般从事专项研究的群体占整个学科专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专项研究或者是具有自身独立开创意义的某个个人专项研究,或者是一个小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完成的某一课题的专门研究,总之,专项研究是学科专业语境下的隶属关系。但专项研究又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能:即它的跨学科性,因此,专项研究获得了诸如交叉特点、互动特色、互释价值、开放性对比功能等特性,而这对于打破人文学科的旧有壁垒、学生跨学科间壁垒、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术研究意识淡薄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理念引领,正如当下的交叉学科或专项研究,比如艺术社会学、美术治疗、高等艺术教育社会学、设计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等人文社会学科,都是发展态势良好的专项研究。因此,在人文社会学专项研究中汲取资源,为课程树立一个专项研究的视野,以知识带动能力,起到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引领与开拓作用,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研究生较为直接的实现角色转换
艺术门类中不同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刚刚跨入研究生学制初期,面对专业的不同程度的转换、社会角色的变更,以及导师不同风格的教育教学,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迷茫、紧张、恐惧、焦虑,往往都是源于对新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准而导致的没有身份认同感,有的仅仅是外界对自身新角色的表面夸赞或评价。要让硕士研究生快速而直接地实现对研究生在学的研究身份的认同,一个贯穿于课程及整体教学行为的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能够起到直接的作用。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与作业训练中得到切实的专门知识的储备,更能够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塑形研究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
在有了初步的研究生身份的认知与定位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具有逻辑理性特点的研究思维与不同类型研究的扎实的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循序渐进而缓慢持久的,也是教师需要能动性的调节教学节奏,以达到更好效果的时机。如何启发入学不久的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从而在一个可以对话的语境中,带领学生摸索出适合自身关注与持续研究的研究选题与方法呢?寻找一个具有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特征的专项研究,能够在研究生的初步研究意识、研究思维与方法上共同进行训练与培养。
(三)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教学相长式的师生互动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整体教育特征,一般都是“教师-学生=引导-操作”的模式。不像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能够在自身的专项研究领域方面与导师进行有质量、有探索深度可能的对话。而硕士研究生时期,如何让学生与导师展开一定程度的真正的“对话”,使得教师教得有“互动性”,学生学得有“探索性”,而将“教”与“学”双方都置于某一个或某一些命题上获得持续交流的空间,是在课程中设置专项研究视野进行共同探讨,以辅助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有力手段。
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设计色彩》课程几乎是中国所有艺术类设计学科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的核心主干课程。相应的,《设计学》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的专业必修课,也承担着宽口径打下专业认知与实践基础、培育学科素养的职责,作为研究生初级阶段的所有必须课,它还承担着另一重职责,即帮助学生快速转换角色认知,植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意识与学养获取习惯。
笔者在把握北京交通大学现有的三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大多数不知道何为科学研究?何为学术?如何撰写一篇具有自己观点的研究生学术论文?)与需要完善的知识储备(在本科多以手绘、制图、写生、拼贴等手段认识的色彩基本原理与色彩构成规律,而欠缺较为深厚的学科认知与专业文化素养。特别是在进行具体设计实践的时候,因缺乏社会认知视角而导致的设计问题),加之“目前西方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虽存在变化差异,却都具有一个相似的基本结构,其中社会学导论被定为一门提供给所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理论课程”,选择用设计社会学的视野搭建《色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旨在在研究生初步教学阶段实施以知识带能力的教育活动。
这门课程一共8周,32课时。我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是前5周,第二个部分是后3周。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设置了设计社会学在色彩学研究中能够被探讨的5个命题,社会环境中的色彩教师每周集中讲解一个命题。分别是:第一周:“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第二周:“社会环境中的色彩”;第三周:“社会文化中的色彩”;第四周:“社会性别与色彩”;第五周:“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在这5周中,我们会在第一周的导论课讲述结束后,布置学生以设计社会学取向选择相关的色彩设计研究选题,以此每周缩小范围,逐步定题,讨论选题精确到每一位同学。第一部分的基本形态即是:“课程讲述+本周课程作业+推荐书目阅读”(2)。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设置了8人一组连续三周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具体内容在第五周的课程中会提前讲到。
(一)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
第一周的导论课,首先从色彩作为一种最具相对性的媒介入手,例举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四十年间的静物写生的色彩变迁、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怎样联手自己的出身、媒介创造了“伊夫·克莱因蓝”、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的经典色温实验三类色彩相差很大的呈现语境,导入理解什么是“色彩学”(图1)。在“色彩学”基本学理的讲述中,一方面,我们先回顾本科阶段可能学过的诸如色彩的采集与搭配、色彩的调和与归纳、色彩的提取与选择,贯穿艺术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分与联系;另一方面,我们植入研究生阶段的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观念,提出用设计社会学取向研究色彩学的基本理念(图2)。其中,集中讲解关于设计社会学(3)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发展现状等相关内容的讲述。进而完整地揭示出色彩学是一门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以及以设计社会学取向进行色彩科学道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如果说本科阶段修习色彩课程是以物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进行的色彩基本要素的学习,那么研究生阶段即是以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为视野,进行的系统的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探索与构建。以此明晰硕士研究生阶段以探索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为目的的能力训练。
同时,以无印良品的包装表面色(白+红)为例透视设计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规律。从白的发现(动物骨、甲骨)、白的“全色”与“无色”,以及能包含“间”和“余白”这样的时间与空间感,或是“无存”与“零”这样的抽象概念,在抽象与具体之间,白作为交流的空间,落实在了“纸”上,从交流与沟通的意义上来说,无论何种颜色何种质地的纸张,都是白色的。比如中国西汉出现的最早的“灞桥纸”以及后来的竹简、欧洲与远东使用的“羊皮纸”、古埃及的“纸莎草”、日本一直流传之间的“和纸”,都有一种白色的属性。这种属性为何只有日本保存下来并在当代做了许多更新性的形态,让好的设计引领大众,而大众又乐于接受这种引领呢?就白色的社会属性,我们在课堂上浏览了大量的关于日本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案例,特别针对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宅的几个以白、红两色为主色的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切入到“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的日本浮世绘文化文脉对于日本当下设计中红色的无间断影响。同时,对比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其他文化族群下的设计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白色的使用视角与方式。
(二)社会环境中的色彩
第二周顺延第一周的双色讲述思路,即每周讲两种有相互文脉关系的两种颜色。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尔夫特(Delft)蓝是荷兰的国宝色?以社会环境变迁的视角,慢慢地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内部艺术创作环境开始观察,为何在欧洲的设计文化中,蓝色与黄色的搭配呈现在生活的各处?火车站标识色、建筑搭配色、日常服饰色、民族服饰色等等,旨在通过两种具有内在文化属性搭配的颜色,为何成为当下设计用色当中的约定俗成,社会环境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旨在启发学生不要仅仅从表面识色,要观察与寻找用色规律背后的奥秘,从而在建立中国色彩体系的问题上做一些思考。
(三)社会文化中的色彩
第三周讲两种混合色,粉红色与绿色。社会文化中色彩考察必须要依托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当下这两种颜色在婴童服饰设计中分别对应女孩与男孩,可在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规约下,恰恰是相反的,粉红色通常是男婴或小男孩的服饰色,绿色通常是女婴或小女孩的服饰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当时社会的宗教服饰使用色是有关的。因此,考察约定俗成的色彩搭配要看当时的社会文化习俗。我们选择了宫廷文化与服饰设计最有代表性的洛可可时代以及其后到来的维多利亚时代来讲解社会文化中粉红色与绿色搭配背后的规律。
图1
图2
(四)社会性别与色彩
第四周将持续在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基础上往前推荐,从中世纪挂毯色彩与修女教育讲起,以社会性别的视角讲述“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以“行会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沙龙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学院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构建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讲解框架。第二部分,“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主要以话题的形式轻松的剖析社会性别与色彩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直击艺术家伉俪”、“社会性别过程与艺术流派互动”、“男性裸体与女性裸像主题”、“玛利亚哺乳耶稣的‘左’与‘右’图像分析”、“象征功能的社会性别色”、“社会性别的‘身体’观看形象”、“‘酷儿’亚文化群体的艺术创作的现实”、“修女设计元素的服饰色彩设计分析”等。
(五)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
第五周比较视域分析色彩的设置目的是在前四周的基本内容完成之后,为学生讲述一种做学术研究的直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而拓展到用比较的视域审视设计社会学中的中西方、亚洲文化圈、不同族群间的色彩命名差异、使用差异以及文化属性差异等等。重点讲述不同视域关系的“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四种研究类型。
(六)学生选题汇报与评价
第六至八周,是8人一组连续三周,24位同学分别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每人15—20分钟,分别就自主选择的课题进行PPT口述报告,情境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每周不做报告的同学,模拟组成“专家组”,进行答辩环节的提问、互动与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
四、采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论证
在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设计完成后,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很好地内化知识的同时带动其学术研究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是保证研究生专业课程效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采用的“取向选题式”方式即是保证一门课程主题的讨论取向于一个专项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个专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以及前人研究梳理,找到与该门课程主题的互动点,学生将这些互动点拟成一个个选题,在同教师一次次的交流与讨论后,最终确定一个能够持续研究的选题。
(一)探索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
我们在前5周课程内容讲解的同时,会在课后布置学生做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选题。在第一周,我们布置课后自主做出5个选题。方法是:给出一定的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数据等学生能够有据可查的资源,先快速浏览选题(即学术论文的题目)的基本形态,再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兴趣点及可行性资源,初拟出5个选题,确定自己的意向性研究领域。在第二周,我们会分类整理24位同学所提交的120个选题,分问题分类指导,鉴于学生的科研水平较低、认识理解程度还需提升,所以第二周的选题指导是全班一同参与而不是每个学生单独指导。因此,从第二周开始,我们的课程分为课程讲解与选题指导两个部分。第二周的选题进度最终为:一部分同学在其5个选题中精选3个,做论文的三级目录,一部分同学还需要对应设计社会学视野的相关理论支撑找到与色彩学中的互动生发点,继续选题。在第三周,5选3的同学基本有了论文的三级框架,这个阶段是与教师深入讨论的阶段,因此,我们的讨论方式变更为单个同学独立交流而非大班讨论,在通过师生就选题的学生自身兴趣度、难度、重点、创新点以及基本框架的讨论完毕后,这一部分同学最终确定了一个自己的选题,开始动笔撰写。另一部分同学也陆续完成了各自的三级目录,持续讨论完型。第四、五周,即是更为机动地讨论选题及撰写问题的阶段,同学可就自身的问题随时与教师讨论,教师在技术路线、写作方法上答疑解惑。在这个阶段,不同学生的分化尤为明显,有的选题进展程度很深,有的则还在原地张望。
当然,在自主选题的阶段,有的学生也会刻意等待教师课程内容的完结,再最后做选题,教师需要自主把握学生整体情况,以免这种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不能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
(二)“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成效案例
“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最大的特点即是学生在吸收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又获得了研究科学研究的必备能力。如果教师在专项研究价值的取向上能把握得比较好的话,学生们在课程中所产生的选题本身就是原创性的,这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学术研究的要义。如果在做选题与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讨论、阅读、成型、修改,基本是能够成就一篇良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的。论文最终的质量、完整程度、独创性贡献,也与学生本人在其中的开悟、不断努力以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息息相关。
学生做选题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时间段较长的过程,教师在与每一位学生交流的同时,除了讨论与技术录像相关的问题,特别要注意把握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点、性格特点与选题是否能够做的资源。比如,数字媒体专业的应届毕业学生朱京京,她的选题过程不顺利,是班里最后一个才敲定选题的学生。由于本身的理论功底比较弱,她不是不能深入,而是因为选题领域不明确,后来她依据课程内容做了一个相关选题,但很难写明白三级目录。笔者就跟她聊她的生活、兴趣爱好等等属于她的特质的东西。原来她是一个滑雪发烧友,还拿了很多奖,只要关涉滑雪的话题,她都能滔滔不绝,讲得可圈可点,对于笔者这与一个滑雪零基础的人来说,她几乎可以成为滑雪话题的“专家”,但一讲到选题,她的那种不自信与她的“滑雪专家范儿”就截然不同了。于是,我就启发她做一个从设计社会学视角思考的滑雪运用,联系其中的色彩运用,思考这个范畴内能够碰撞出火花的内容。她半信半疑地说,滑雪也能做科研?然后就试试去了。两周以后,她做得课题报告让全班同学惊讶,没想到这个最后一个才出选题的同学竟然把选题深入到了这个程度。虽然朱京京不是班里选题做得最完善的,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研究生做学术研究,不脱离自身的兴趣点、不脱离自身的生活方式去选题,保持持续的热情,以及逐步增强自信心,对于一个选题的完成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再比如,有过在高校做辅导员工作经验的赵汉青,在选题的过程中很好地用到了与自己工作经验相关的经历,最初他的三个选题是:《简述“行为色彩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装饰色彩学”在大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同职业群体对于工业产品色彩的选择研究》,后来一步步推敲,最终确定了做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定量方法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因为工作资源的关系,找到大一到大四不同学科的400位学生并回收问卷是能够实现的,这在普通应届毕业生中完成起来就难度比较大。因此,利用自身能够管理的优势资源做区别于普遍群体的不同类研究,是赵汉青给我们的启示。
24位同学使用“取向选题式”教学方式在硕士研究生《色彩学》课程都产生了各有亮点的选题并在结课后按时提交了论文。程诚的论文《基于用户体验的色彩识别影响研究》,从设计逻辑运行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论证了色彩识别所产生的用户行为及心理影响,有机联系了他的数字媒体专业研究方向。崔洁的论文《中年群体的服饰色彩场合选择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功能与受众分类联系的层面,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设计生活及其结构形式与变化规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中年群体的场合服饰色彩,分析场合服饰色彩的选择及心理影响,对不同场合色彩的选择进行重新规划。冯孟昕的论文《人体机能中的色彩体系研究》,是较为典型的跨专项研究领域的思路。文章分析了人体机能色体系,对比中西方色彩体系研究在人体医疗中的差异性,最后建构了一套中医疗法中的色彩体系。冯梦玲的论文《汉服的社会色彩研究》,从色彩行为习俗对当下社会群体造成的影响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汉服色彩与现代社会色彩的互动关系。高龙博的论文《中国艺术传统的色彩体系探讨》,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的角度,梳理与探讨了中国艺术传统的非单一性色彩体系。郭湘的论文《论中西方类型电影发展对比与色彩研究》,从分析社会群体的特殊群体设计师的用色角度,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中西方较为特殊的类型电影色彩,做了详尽的梳理与阐释。侯思言的论文《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关系研究》,从社会文化本质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层面,构建了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模式,从设计教育、设计立法等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染色工艺的当代吸纳之法做了构建性阐释。季曦冉的论文《浅议色彩语言在品牌营销中的运用》,从设计生产、储存、销售、传播、交流、沟通、推广、消费等各种社会机制影响的层面,重点剖析了色彩语言的内涵,以及对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康思威的论文《监狱建筑环境色彩对矫正罪犯心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社会的设计管理层面,针对一个特殊性群体——服刑人员,做了实地调研与访谈,通过确立用色彩治疗理论运用到服刑人员心理治疗的思想,确立色彩心理学解决特殊人群心理治疗问题的理念。Pai Chong Lay的论文《色盲对设计认知的研究》,从自身的身体背景与环境影响出发,分析了色盲(或色弱)群体对色彩的认知系统,呼吁设计为特殊群体考虑的心声。吕俊莹的论文《从色彩营销角度诠释运动会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从社会消费群体接受设计船票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的社会群体心理层面,以色彩名称的定位为切入点,得出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是色彩营销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毛瑞的论文《中国城市色彩的趋同形态批评研究》,从社会设计研究的批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色彩的同质化与异质化表现,得出了中国城市色彩趋同形态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色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田慧媚的论文《宗教文化语境中日、美游戏色彩风格研究》从宗教社会学对于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层面做了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游戏色彩风格的对比研究。谢雨杉的论文《当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色彩观研究》,从设计的社会一般功能层面,梳理概括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十个阶层的服饰色彩特征,剖析了各阶层服饰色彩观的变化。徐竹君的论文《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涉及生活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层面,用比较的视域,以20世纪前后中国民国旗袍与日本明治时期和服的面料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技术发展背景的角度出发,对比两国女性传统服饰色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历史特征,并以同一时期传统婚礼旗袍为例具体阐述其色彩特征差异。杨佳怡的论文《中西方国家的色彩命名差异》,从中西方社会文化本质差异层面,通过分析词的形态和意义来研究中西方色彩命名的构成和差异性原因与特点。杨溪濛的论文《日本料理色彩对于国民本土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从设计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创造的特质影响下的社会公众全面发展的关系层面,将日本料理色彩由来的文化属性放在由家庭教育影响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具体阐释了日本料理的色彩设计对于国民设计审美及本土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张艺嫣的论文《城市屋顶色彩影响的中国社会记忆研究》,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功能以及设计师群体的社会作用有机结合下的社会大众群体的色彩接受影响层面,首次谈论屋顶色彩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屋顶色彩的物质文化属性,揭示其与社会记忆的内在联系,引领社会大众群体的共同探讨。朱京京的论文《安全色在设计社会学语境中的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属性与功能层面,通过安全色的设计元素分析,以滑雪运动领域的安全色设计运用为具体案例,具体揭示出“设计为人”的理念。张轶伦的论文《染织材料——绿色设计材料研究发凡》,从设计的社会文化特质层面,厘清了绿色设计的概念,从材料的角度思考色彩设计中的相关元素,确立“绿色设计”理念应成为设计师内心之本的观念。赵汉青的论文《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影响研究》,从社会成员的代表性群体——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审美的关系层面,通过对不同学科、年级、学科、性别的四百名大学的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以此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的色彩偏好变迁规律。张芫铭的论文《茶生态设计色彩研究》,从设计逻辑行程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综合阐述茶色域的建构分析,进行对茶转换色的实践实验,概括分析了茶转换色并用它进行色彩艺术创作,将茶色域可视化,深度剖析了茶色域与茶生态之间的关系。章雪婷的论文《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在现代室内设计色彩的影响》,从社会的行为习俗与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设计功能层面,梳理了五行五色到儒家、道家、佛教的传承,以及五色的心理暗示意义,期望对现代室内设计色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郑怡然的论文《中国食文化的色彩联觉研究》,从现象学与社会生活习俗的关系层面,研究深化了对于中国食文化色彩的理解,从中国食文化中的色彩联觉现象引申到中国人赋予食文化的民族个性和魅力,探究中国人在食文化中寄托的情感。(4)
当然,虽然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但24同学都在这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第一次课对做研究丝毫不理解的同学,虽然在科研的技术路线、学术方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明晰了研究生的任务和职责。有的同学说自己以前对学术研究没有一点概念,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真正体验到了从找选题、做文献、用方法、建资源、写成文的全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艰辛,也对做学问的学者们产生了从前没有过的敬仰。有的同学在论文提交完成后,还持续思考自己的选题与课程内容的延展,这些都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真正自由与精神。
最终的“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除了课程论文的最终呈现以外,每位同学还将论文研究中具有创新部分的内容转换成为色彩认知图册,同课程论文一同提交,作为课程总作业。
五、应确立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
通过运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进行了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的全部过程,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评价行为在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评价行为在几乎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实在面对行为,放在具体的教育语境中,评价是保证所有教育理念与环节互动有效的最具体手段。在设计艺术研究生课程教学行为中的评价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定位专项研究取向,二方面能够直接辅助“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三方面能够宽口径厚实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成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独立的研究专项,值得关注该课题的学者们共同研究。
注释:
(1)选修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分别为:赵汉青、侯思言、吕俊莹、谢雨杉、徐竹君、杨溪濛、张轶伦、张艺嫣、郑怡然、冯梦玲、程诚、崔洁、冯孟昕、高龙博、郭湘、季曦冉、康思威、毛瑞、田慧媚、杨佳怡、章雪婷、张芫铭、朱京京、Pai Chong Lay(智利留学生),一共24位学生。
(2)该门课程的每周推荐书目如下:第一周:(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章浩,沈杨译,201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日)原研宅.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06;(日)原研宅.白[M].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纪江红译,2012;(日)原研宅.引人兴趣的媒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朵朵译,2012;(德)海勒.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吴彤译,2013;(美)法尔曼.色彩物语:影响力的秘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谢康等译,2012;(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色彩构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李敏敏译,2012;吕澄.色彩学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日)尾上孝一.色彩学用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胡连荣译,2012;(日)原研宅,阿部雅世.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10;(日)原研宅.欲望的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钰译,2012。第二周: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杭间.设计的善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祝帅.设计的善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三周: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铁军.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英)德波顿,阿姆斯特朗.艺术的疗效[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张帆译,2014;陆扬,王益.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第四周: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世纪婴儿.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柳冠中,蒋红,胡鸿.2011-2013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发展指数统计白皮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周至禹.祛魅与解咒——管窥西方现代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袁丹.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蒋勋.汉字书法之美[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第五周:倪建林,李倍雷,梁玖.艺术学科研究生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李雪梅.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中西绘画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魏光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设计社会学,是一门探讨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设计产品等设计现象中如何体现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学科。设计社会学探讨设计活动中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主要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因这些沟通、影响而产生的社会习俗兴趣、思潮倾向、群体心理和社会结构机制,和这些背后的社会力量。设计社会学是典型的母学科+子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设计学是母学科,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理论、方法、视角、工具等功能的子学科。目前,中国有“设计社会学”命名的专著(第一部《现代设计社会学》专著为章利国撰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从具有专项研究之名的专著产生到现在刚刚十年,之后陆续有三部专(编)著出版。分别是:杨先艺编著的《设计社会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宫浩钦编著的《设计社会学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张宗登编著的《设计社会学》,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8月出版。相关命题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总体来看,其具体的学术成果还较少,有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用社会学交叉设计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4)每篇论文的题目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修《色彩学》课程的研究生个人所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6](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7]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8]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美)帕翠西亚·冈伯特.高等教育社会学[M].朱志勇,范晓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杨梦婉,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在站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