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2016-06-05傅远柏
傅远柏
摘 要 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正受到极大冲击,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调研数据,针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动态,提出利用互联网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构建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互动,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定位与分解、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
关键词 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8-0038-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理念深入人心,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之下,传统教学模式正受到极大冲击,“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也称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笔者针对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统考课程,提出利用互联网支持下的教育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互动,构建与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游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动态
高职院校已普遍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都要求学生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部课程的基础上,毕业前考取一个旅游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最为热门和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导游资格证书[2]。取得导游资格证书是申请导游证的前提条件,这对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实习与就业[3]。
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完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有关工作的通知》(旅办发[2015]202号),自2016年起,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暂定于每年11月举行,每年一次,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笔试科目为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各地使用国家旅游局统一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考试,现场考试则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现场考试工作标准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考试。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笔试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4]。
二、导游资格统考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星网站制作与发布调查问卷,利用班级微信群针对在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4份,并对宁波市部分旅游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基于调研数据,对导游资格统考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学课时不足,难以兼顾考证目标
导游资格统考课程内容庞杂,单靠上课时间讲授,还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考试非常困难。接受访谈的绝大多数教师表示,专业课程教学毕竟不同于考证辅导班,既要完整讲授课程内容,又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每周2~3节的课时明显不够用;部分学生觉得上课对考证帮助不大,迫切希望教师能多讲一些与考证有关的内容。以宁波某高职院校为例,近三年导游考试通过率确实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形下,有关课程任课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考证需求视而不见,而应该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与目标分解,兼顾学生的考证目标,并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备考,使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导游资格统考课程理论性较强,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纯理论知识,偶尔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备课辛苦,但学生并未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调查显示,学生针对90分钟课堂教师最佳讲授时间这一问题,67%选择30~40分钟,27%选择50~60分钟,40%选择70~80分钟,2%选择10~20分钟,由此可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适当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学生在线学习意愿强烈,但网络课程资源匮乏
“95后”为主的学生群体被称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每天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每天上网1~3小时的占到57%,每天上网4~7小时占到38%。79%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对导游资格统考课程的教学有帮助或者帮助很大。96%的学生认为录制系列课程视频,制作测试题库,并通过网络共享,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调研显示,学生最希望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次为:微信(64.29%)、校内教学平台(61.9%)、课程网站(52.38%)、QQ(30.95%)、新浪微博(29.76%)、腾讯微博(4.76%)等,学生最希望通过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依次为: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在线讨论、观看视频、预习课件等。不少学生在访谈中表示,部分课程的在线资源匮乏,更新也不及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一组调研数据不仅体现了学生在线学习的强烈意愿,也为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导游资格统考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上述调研数据分析,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构建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定位与分解、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内容,教学模式具体见表1。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分解
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既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导游资格笔试统考课程,需兼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证目标,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并将目标有效分解,使每一章节或模块都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学习导航,避免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组织与实施的随意性。知识目标应重点切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能力目标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素质目标应重点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与工作习惯的培养。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
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必须依托优质的课程资源,应当根据课程需要与学生意愿,开发与共享导游资格统考课程资源,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等基本的教学文件;课程核心知识点系列微课,应当注意的是,微课太短教师无法讲解透彻,太长又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调研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微课长度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导游资格统考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用于学生阶段性测试与期末考核,系统设定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和评分管理三大模块,试题管理具有添加、编辑和删除等功能,试卷管理包括自动组卷、人工组卷、编辑试卷、删除试卷和打印输出等功能,评分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和成绩输出功能。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1.预习课件、观看微课
由于导游资格考试统考课程教学内容繁重,如果全凭任课教师课堂讲授,课时量是远远不够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预习教学课件,观看微课视频,熟悉本次授课的基本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课堂讲授负担,另一方面学生不用长时间听教师课堂讲授,也不再忙于抄写笔记,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功能,以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知识精解、案例分析
学生课前通过在线预习,已经基本熟悉本次授课的内容,因此教师对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只需要再进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讲授,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时间的控制。首先,课堂讲授教学内容要针对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灵活变通,但不可随意而为。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吐字清晰,感情饱满,并具有亲和力,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还应当注意课堂讲授时间的控制,要讲求教学效率,不能毫无节制。
3.限时抢答、在线测试
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限时抢答活动。限时抢答题目参考导游资格考试的题型,分为单选题与多选题。目的在于当堂考察学生对于课程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效果。采用微信抢答的方式比较有效。教师可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讲清楚所讲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并建立课程教学微信群。微信课程群的其中一项功能就是限时抢答,教师通过投影仪播放题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微信群直接回复答案,回答正确可以获得课堂表现加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就从原先教师禁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转变成为教师要求学生课堂有效利用手机,实施这一举措只要能够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显然是利大于弊的。此外,学生还应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每一章节配套的阶段性在线测试,后台自动记录学生答题情况,目的在于及时巩固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应对导游资格考试[5]。
4.在线讨论、网络答疑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所提问题难度要适宜,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太简单又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范围要恰当,可以是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要点进行拓展,也可以是来源于行业的典型案例。对于学生在线提出的疑问,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解答。对学生提问频率比较高的问题,教师可以整理和更新常见问题解答,供学生参考。
5.课堂讨论、当堂答疑
课堂讨论可以是在线讨论的起始,也可以是在线讨论的延续和深化。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这是在线讨论所无法替代的。如果过分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减少学生面对面的观点交锋与思想碰撞,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此外,每次上课教师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6.作业布置、作业提交
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布置有关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限内提交。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应尽快批改,对于优秀的作业作品,教师还可以将其分享至课程网站首页,供学生观摩参考。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相应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作业等学习情况后,可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者进行个别辅导。
(四)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基本上是“出勤+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的模式,分值折算相对简单,但由于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复杂性、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使得学习效果的评价相对复杂,这一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在混合式教学中,建议综合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因素进行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主要包括限时抢答、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在线学习行为等项目,每一项目都有明确的的评分依据。其中,在线学习行为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在线讨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登录课程、浏览课程资源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设置权重,由计算机自动评分。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学生期末考试得分,如采用纸质试卷,由教师进行批阅,如采用上机考试,则由计算机自动评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学习过程评价的比例不低于50%,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
四、实践效果总结与反思
笔者结合《旅游政策与法规》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已针对所在学校2014导游班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限时抢答,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5学年荣获学校教学评比一等奖,并作为示范课在全校范围内公开讲授,学评教成绩为95.62分,较上一学年的92.04分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在线测试系统,使学生能够及时检测自身对于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导游考试复习有直接帮助,该班2015年导游资格考试《旅游政策与法规》通过率达到46.67%。通过整理与拍摄系列微课,使得教师从机械重复的课堂讲授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课题负责的微课作品还先后获得了2015年浙江省微课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大赛一等奖。
上述实践效果表明,导游资格统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协作,而不能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团队成员应包括导游资格统考课程的所有主讲教师;其次,要明确教学方案,不能随意而为,否则“混合”不成,反致“混乱”;最后,要迎难而上,不能避重就轻,教师要结合所担任课程,精心制作和整理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微课、题库等教学资源,并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对学生进行常态化辅导,并持之以恒,方能实现预期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余胜泉,路秋丽.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2]张薇.旅游管理专业学历制度与导游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互动建设思考[J].现代营销,2014(1):96-97.
[3]廖文碧.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资格证通过率的对策研究—以广西导游资格考试为例[J].广西教育,2013(7):13-14.
[4]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2016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的通知[Z].旅办发[2016]14号.
[5]刘艳艳.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5(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