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课堂更精彩之巧设情境
2016-06-05章素娟
◎章素娟
让科学课堂更精彩之巧设情境
◎章素娟
科学新课标的要求是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等。但现实是进入初中阶段后,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在质量这根生命线下,学生只能埋头题海。如何在培养科学素养和考试分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呢?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如果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充满兴趣、乐于探究,在参与和活动中他们就接受理解了考试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方式由传统灌输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本文尝试着从创设情境这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科学课堂;巧设;情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导课情景,引导学生入境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幕,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精彩的导课情境,不但能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课堂知识乐趣,愉悦完成学习任务的情趣。所以,如果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知识,巧妙设计精彩的导课情景,“引学生入境”,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浮力》中的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我们不妨把刘谦“番茄酱在矿泉水瓶内下沉、上浮”的魔术搬到课堂上:“把番茄酱放进矿泉水瓶中,事先将番茄酱包装弄个小孔,再把矿泉水瓶盖好,接着用大拇指按矿泉水瓶,番茄酱会下沉,将手松开,番茄酱就浮上去了。”
这样一个令人倍感神奇的魔术表演,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得知其中科学原理的情况下,我们用它做这节课的导课情境,学生肯定兴致盎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科学原理的欲望。然后,再巧妙地引到“物体浮沉条件”一课中来,教室里如炸开了锅,学生积极地思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迫切地想理解、掌握其中的奥妙,在这种情况下传授你想要传授的知识,想不让他们掌握都不行啊!
其实,《科学》学科教学内容都来自于自然,教师结合课堂知识,都能轻易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一张白纸变魔术、清水变牛奶等。导课情境的巧妙设计可以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魔术表演,也可以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演示实验、一个流传千古的科学故事等。
二、表演情境,洞察知识内涵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应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轻松愉悦地掌握科学课堂教学知识,我们完全可以把部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成一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游戏表演情境,在游戏表演中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精彩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消化系统》组成一课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让部分学生自告奋勇担任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某一部分“角色”。“角色”明确后,布置任务:花五分钟时间学习书本上自己担任“角色”结构组成和在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五分钟后开始游戏:请各角色按照消化系统组成的先后顺序排好;请未参加表演的同学检查有没有消化器官“错位的”;接下来请代表各消化道部位的同学自我介绍结构和作用,请其他同学指正;最精彩的来了:让三位同学分别担任“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请各消化道做好准备,完成各自的任务,担任“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同学到小肠后说出自己变成了什么。然后,由其他同学评选“最佳演员奖”,给予一定奖励。
在以上表演情境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由以往教师挂幅图、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被动听取知识,变成了参与表演的学生为了能担任好“角色”,主动地、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其他同学为了能监督同学的表演寻找同学表演时错误,也异常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这节课在游戏表演的情境中,让学生洞察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和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三、问题情境,挖掘学生潜力
兴趣爱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教师。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并凭借问题,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自然界的宇宙空间令学生神往,尤其是我国飞船遨游太空后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兴趣。
我们在学习《月球》一节中,通过计算,得知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几大不同点。这时不妨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假如让你制作一套适用于月球表面生活的宇航服,你将如何设计?这问题将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首先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罗列: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不同点:真空、无气压、温差大、高辐射、没有水等,然后依据这些提出各自设计方案:1.能使位于太空的人体处于加压状态;2.能供给保障宇航员生命安全所必需的氧气,消除二氧化碳,并能够控制温度和湿度;3.具有防护宇航射线辐射的能力。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愉悦地、自主地掌握月球表面概况,在讨论、探究中建构了知识新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就是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乐在其中,还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满足自己的欲望。兴趣促使人们去思考并产生灵感,而后付诸行动。没有兴趣,任何潜能都无法挖掘。
四、辩析情境,鼓励发散思维
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建构的差异,对新情境的认识会出现分歧。教师不能简单抑制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新情境的认识,而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辩析和切磋。古人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鼓励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针对疑问进行有价值辩析,也就是引入教师已经设好的一个辩析情境。
学生在辩析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辩析还会得到新的认识和建构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例如:学生在《电学探究》题复习课上,教师巧妙选择一电路故障分析,引导学生辩论分析。
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1.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_______。
2.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选择图_______所示的电路。
3.利用图丙电路研究某问题,当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正常发光,电压表V1V2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V1示数突然增加,如果故障只发生用电器上,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_。
4.学习电功率知识后,小明想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将标有“12V 6W”灯泡L1和“6V 4W”灯泡L2按图丙电路连接,再接入电流表。经分析,能测出灯泡_______的额定功率。
第三小题故障分析中:一部分同学认为:由于L1断路;另一部分同学认为L2短路;引起了强烈的争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要求意见不同各方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讲解自己故障分析的理由进行辩论。
通过这样的辩论、分析使双方同学都认知到原来对方的观点是从另一思路对此故障的分析,从而启发了学生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五、生活情境,激发探索和创新情感
“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解释生活、服务生活”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处处涉及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体会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升研究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小轿车已经入普通家庭生活,轿车中四扇门是否关好,在仪表盘对驾驶员设置的提醒装置。教师在《电路设计》教学后,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当这个电路的设计师,完成这一装置的人性化设置。
器材:电源、四只开关(每扇门相当于一个开关)、一只小灯泡(装在汽车仪表盘)。
设计要求:轿车的四扇门任何一扇未关好,小灯泡都发光来提醒司机。
在这个生活——科学原理紧紧相连的情境中,学生体验科学服务生活,生活走进科学情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规律,同时将所学的科学原理用到生活中,为生活服务。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设计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巧设情境能创造精彩的科学课堂教学,引起学生潜意识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道墟镇中312000)
G632.0
A
1992-7711(2016)1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