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力伤医不单是医生群体之悲

2016-06-05时言平

金秋 2016年15期
关键词:陈医生人者医患

文/时言平

暴力伤医不单是医生群体之悲

文/时言平

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5月5日在家中被一男子砍伤,身中数十刀,行凶者随后跳楼身亡。7日,60岁的陈仲伟终因抢救无效离世。据医院通报,砍人者自称1991年找陈医生做过口腔手术,前不久曾以牙齿变色为由,纠缠陈医生要求赔偿。有报道称,在陈仲伟当初报警后,该男子曾一度被精神病院收治。

在一个不尊重医生的社会,终将人人受累。但是,总有人不这样认为。所以,即便医学事业给人类社会的帮助更大了,但病人对待医生的方式却是前所未有的苛刻,甚至残酷。一旦疾病医治不成功,医生便成了少数病患发泄不满的对象。而在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亦不难听到对医患关系极不信任者情绪宣泄式的鼓噪之音。同样地,血腥的极端事件,也成为医生群体释放愤懑和不安全感的出口。正如在陈仲伟被砍事件后,有医生就感慨:同是不幸死去,晚期癌症病人魏则西之死,引发了连续多日的刷屏,而德高望重的陈仲伟去世,却只引发同行默哀。

不可否认,在“看病难”“看病贵”的体制之困下,医患关系确实难免有紧张的时候。但不管怎样,患者和医生尚不至于到势不两立的境地,任何理由也都不能成为暴力伤医的借口。从法律上讲,对医生行凶,与对其他公民施暴并无本质区别。对于任何一个医生来说,享有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事实上,若能清醒地审视广东这起恶性事件,就不难意识到,将其归因于“医患纠纷”是多么荒唐和草率。即使砍人者自称20多年前找医生做过口腔手术,可如今一颗烤瓷牙变色与并非失败的手术之间又有多少关系呢?这是一次发生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伤害,但求解的方向却不应锁定在医患关系的恶化上,移情泄愤才是更根本的原因。

医生悲悯苍生,这固然是患者之幸,但若医生群体因被“妖魔化”“标签化”而只剩悲伤与自怜,却可能变成另一种不幸。因为在一个不信任医生的社会里,谁都可能要面对一群因被攻击而充满愤怒的医生,一群因害怕被伤害而对患者充满防范的医生。如果这样,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疾病的认知,对是非的评判,也终将复归于零。

猜你喜欢

陈医生人者医患
翟方进: 敬人者,人恒敬之
古稀村医陈守田:健康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看我
列车上救人被索要医师证,这事儿怎么看?
名言积累
五步成仙
疗贫之铭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