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
——基于6省18市的调查数据分析

2016-06-05贾洪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北京100191

中国医疗保险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受访者显著性

贾洪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 北京 100191)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
——基于6省18市的调查数据分析

贾洪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 北京 100191)

所在单位统一要求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缴费和报销等组织实施方式灵活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享有适当优惠的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医药卫生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约定报销。这四个因素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有正向显著影响。重视用人单位在推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增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运营方式的灵活性、提供同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医药费用,这有助于提高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率。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

1 引言

根据不同类别医疗保险项目在保障国民医疗费用支出安全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医疗保险项目可以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两大类。基本医疗保险是在保障国民医疗费用支出安全方面起主要作用的医疗保险项目,具体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中国的补充医疗保险项目主要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这五种形式。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补充医疗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城镇人口中参保人数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险项目,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恰恰是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因此,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也应该有着数量庞大的、潜在的被保障对象。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它应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99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提出可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学术界对发展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冯亚明,1999;郑先平、袁杰,2012)、取得的成绩(张帆、孙涛等,2009;王伟国、张保民,2013)、面临的困难(潘垚垚,2005;朱铭来、吕岩,2010)、发展对策(于广军、胡善联,2002;卢宪中、姜丽萍,2005)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既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问题,但鲜有文献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在全国性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定性与定量、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因素进行专门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的研究对象只局限于中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来探讨扩大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可能途径。

2.2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中国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和北航社会保障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中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研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首先把全国东、中、西部作为三个层面,实施分层抽样;其次用整群抽样,从三个经济区中共抽取6个省份;再次从整群抽样中每个省份抽取3个地级市,最后计算确定在所抽出的每个地级市中应该随机抽取的样本数。根据上述多阶段抽样设计,本次调研对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山西、甘肃共6个省份的18个地级市的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8份,收回有效问卷764份,不同省份调查问卷的频数分布如表1所示。

2.3 变量定义

2.3.1 因变量: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状况。在调查问卷中具体被定义为:“您目前是否选择参加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见该因变量是二分类定性变量。

2.3.2 自变量:本文研究的自变量分三类, 这三类自变量的定义、编码见表2。第一类自变量用来衡量受访者个人的社会经济特征,包括A1、A10、A12;第二类自变量用来衡量基本医疗保险对受访者的保障状况,包括A15、B20B、B20F、B20G;第三类自变量用来衡量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对受访者的保障状况,包括B29A、B29B、B29C、B29D、B29G、B42A、B42B、B42C、B42E、B44A、B44C、B44D、B44E。

3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本部分使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受访者是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3.1 Logistic回归模型简介

鉴于线性回归分析将不再适用对二分类定性变量进行分析,因此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假设受访者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概率为p,p的取值范围为0-1,则受访者没有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概率为1-p。对p做logit变换,即对发生比(Odds) p/(1-p)取自然对数,则logitp的取值范围为-∞到+∞。建立以l ogi tp为因变量线性回归方程:logitp=α+β1χ1+...+βmχm,可得其中α为常数项,χm为自变量,exp(u)表示以自然对数为底的指数函数。βm为自变量的逻辑回归系数,表示在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取值引起发生比率(OR)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

表1 不同省份调查问卷的频数分布

3.2 回归方程构建

数据输入时对多分类变量进行哑变量设置,变量输入采取逐步向前法(Forward)和似然比(L R)检验法,使各变量逐步进入方程,具体的回归模型结果见表3。表3的结果表明HL检验通过,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好。共有4个自变量进入方程,各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均通过。可见,受访者是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受到B29B、B29C、B42B、B44E这4个因素的影响。

为便于直观理解,本文以表格的形式而没有以方程式的形式对回归模型进行描述。表3中“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部分的第2-4列依次分别为卡方值、自由度、显著性水平。表3“方程中的变量”部分的第3-8列依次分别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标准误、Wald卡方值、自由度、显著性水平、发生比率。

3.3 回归方程解释

3.3.1 用人单位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在单位统一要求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这一自变量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0。根据发生比率Exp(B)系数判断,受访者对这一自变量的评判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参加企业补充医保的发生比就会比原来的发生比增加10.462倍。

表2 自变量的定义及编码

3.3.2 灵活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缴费和报销等组织实施方式灵活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这一自变量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0。根据发生比率Exp(B)系数判断,受访者对这一自变量的评判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参保的发生比就会比原来的发生比增加10.490倍。

3.3.3 提供价格优惠的医疗服务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享有适当优惠的医疗服务价格”这个自变量对参保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0。根据发生比率Exp(B)系数判断,受访者对这一自变量的评判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参保的发生比就会分别比原来的发生比增加6.787倍。

3.3.4 报销基本医保未覆盖的医药费用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的影响。从L 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医药卫生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约定报销”这一自变量对企业参保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25。根据发生比率Exp(B)系数判断,受访者对这一自变量的评判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发生比就会比原来的发生比增加5.274倍。

表3 受访者是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Logistic回归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

4 结论性评论

调查结果表明,所在单位统一要求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缴费和报销等组织实施方式灵活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享有适当优惠的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医药费用按照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约定报销,这四个因素对参保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为了提高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扩大覆盖面,应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

4.1 重视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作用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通常作为一种员工福利来提供,而员工福利通常采取单位制的形式。因此,单位的意愿成为企业职工能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决定因素。强化单位的意愿,政府应该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提高其积极性。

4.2 增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运营方式的灵活性

亟待改进经办服务方式,提升效率。比如,增加信息透明度,方便信息查询,简化报销手续,优化办事流程等。

4.3 提供质优和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要求承办机构必须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目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承办机构只与医保经办机构实现了信息互通,无法获得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相关数据。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承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强监管,提升基金绩效,达成互利双赢之效。

4.4 将企业补充医保基金主要用于基本医保未覆盖的医药费用

形成“基本”与“补充”功能合理分工、相互衔接、避免重复报销的格局,真正体现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补充性质。

[1]冯亚明.加快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40-43.

[2]郑先平,袁杰.对完善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1):34-36.

[3]张帆,孙涛等.黑龙江省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需求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2):20-21.

[4]王伟国,张保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作用探讨[J].中国医疗保险,2013,(11):33-35.

[5]潘垚垚.尴尬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J].中国保险,2005,(10):30-32.

[6]朱铭来,吕岩.我国补充医疗保险何以潜力大起步早进展慢[J].中国医疗保险,2010,(8):49-51.

[7]于广军,胡善联.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策略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2,(7):13-16.

[8]卢宪中,姜丽萍.温州市高收入职工对特需服务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5,(2):76-78.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 uencing the Participating of Enterprise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Based on the Survey Carried out in 18 Cities of 6 Provinces

Jia Hongbo
(Institute of Social Security,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100191)

The four approaches, i.e., employers requiring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 in Enterprise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ESMI) uniformly, the operation of ESMI such as contribution and reimbursement being fl exible and freely chosen, the cost of medical service for the insured of ESMI being relatively discounted, and the medical expenditures not paid by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but reimbursed by ESMI according to contract,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ting of ESMI. Valuing the role of employers in promoting employees participating in ESMI, increasing the fl exibility in running ESMI, providing medical service with the same quality but cheaper price, using ESMI fund mainly to pay the medical cost not paid by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have all made contributions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ng of ESMI.

enterprise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ESMI), making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ESMI, infl uencing factors

F840.684 C913.7

A

1674-3830(2016)6-27-4

10.369/j.issn.1674-3830.2016.6.005

2016-4-8

贾洪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医疗保障。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受访者显著性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社会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