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拔牙 人类骨骼考古中的奇特痕迹
2016-06-05刘明明周亚威
文 图/刘明明 周亚威
生前拔牙 人类骨骼考古中的奇特痕迹
文 图/刘明明 周亚威
人类骨骼考古学是伴随考古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它以考古出土的人类骨骼遗骸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系列包括病理、创伤、生物、遗传等分析手段,解决包括人类起源、进化、体质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冲突、迁徙等众多问题。
人骨遗存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个体的性别、年龄、创伤和疾病等信息,古代人类生前的特殊行为也会在骨骼上留下痕迹,如口含小球、剥头皮、颅骨人工变形和人工改形牙齿等。人工改形牙齿是目前国内外考古学家研究比较充分的一种社会行为,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人工改形牙齿的形式有拔、穿孔、切、磨锉、镶嵌等。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人工改形牙齿的形式主要为生前拔牙。
牙齿齿根结构
拔牙是什么?
拔牙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又名“打牙”或者“凿齿”,《山海经·海外南经》有关于凿齿的记载,《新唐书·南蛮》中也有关于南方土著民族出于某种目的凿齿的记载。拔牙作为牙齿生前脱落的一种,不同于口腔疾病(如龋齿、根尖脓肿和牙周炎等)或意外损伤造成的牙齿缺失,而是一种将健康牙齿有意拔除的行为。从目前国内外所见的拔牙资料看,拔除的牙齿一般限定在门齿、侧门齿和犬齿等前位齿,只有极少数会涉及前臼齿,这可能与牙齿的生理结构相关。前位齿一般为单齿根结构,易于拔除。
藤井寺市遗址发现的拔牙及牙齿装饰
拔牙的另一个特点是拔除的牙齿一般是对称存在的。现有的考古资料证明,古代人类的拔牙行为最早可追溯至北非的中石器时代。东亚地区的拔牙行为主要流行于中国和日本。国内最早的拔牙证据见于距今7000多年的山东北辛文化遗址人骨。日本可能存在的最早拔牙证据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冲绳港川人骨遗存中。此外,大阪藤井寺市绳纹时期遗址曾出土一个个体,上颌牙齿装饰,下颌牙齿拔除。
拔牙的分布及区域特点
拔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古老行为,在中国、日本、非洲、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广泛分布。
国内及日本主要拔牙遗址分布
拔牙行为在中国存在一个随纬度下降出现的年代越晚的现象:
最早出现于北辛文化遗存中,山东—苏北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盛行,到山东龙山文化阶段逐渐衰落,并最终退出山东地区。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新石器时代拔牙行为主要发现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此外在河南、安徽、湖北、福建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个别发现。历史时期至近代以来拔牙逐步南移,主要保留于西南民族及台湾高山族群中。
目前发现的拔牙虽然都局限于门齿、侧门齿和犬齿等前位齿,但在具体的拔牙齿种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山东、江苏、湖北、河南、上海、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拔除上颌中门齿和侧门齿居多,仅个别地区有累及犬齿的案例。广西崖墓中的拔牙形态除拔除上颌双侧中门齿、侧门齿和犬齿外,还出现了拔除下颌双侧中门齿或侧门齿的情况。
前位牙的形态结构
现代医学拔牙
他们是如何拔牙的?
作为一种以拔除健康牙齿为代价的特殊行为,古人是采取何种方法在不损害其他牙齿的情况下拔除特定牙齿的?在拔牙中他们是否有医学措施辅助,以减少或避免痛苦?拔牙会不会导致个体死亡?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现在,如果我们的牙齿出现严重的龋齿、根尖脓肿等口腔疾病,或智齿畸形受阻无法萌出,为解除病痛之苦,医生会建议拔牙。现代医学的进步,拔除病变牙齿是一件很平常也很简单的小手术。在史前和古代社会,医学尚不发达甚至没有医学辅助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将健康的牙齿拔掉,并幸存下来的?
一些民族志记载了近现代我国少数民族拔牙的方法,大致可分三种:
专业的拔牙人员将铁钉放在被施术者的牙面上用斧头猛击之,使牙齿脱落;由专门负责拔牙的人(一般为一个家庭最年长的祖父担任),用一根线、一根小棒作为拔牙的工具,把线的两头系于小棒上,线绕牙齿两周,拔牙者用力左右拉锯,直至被施术者牙齿断掉;拔牙者居于被施术者前方,以棍棒、槌为工具,施术者手持棍棒的一端放于要拔除的牙上,用槌敲打棍棒的另一端,以达到拔牙的目的。
三种拔牙示意
上述三种拔牙方法,均见于近现代少数民族拔牙遗风中。而新石器时代人们拔牙的方法,由于无文献记载,我们找不到直接的证据,只能从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拔牙遗存及尚存的近现代的拔牙方法中去探究。
考虑到新石器时代工具的局限性,用石头或棍棒打击应该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在整理人骨遗存中的拔牙个体时,发现存在一颗牙齿拔除而相对称的一颗齿根断于齿槽的情况,这可能就是拔牙时硬物打击牙齿导致。尽管我们尽力将近现代的拔牙方法与新石器时代的拔牙方法相关联,但我们仍无法确信古人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拔牙。对于这个问题,仍需要不断探究,我们期待越来越多考古资料的发现,为我们探索古人拔牙方法提供新的视野。
荥阳汪沟遗址人骨拔牙遗存
拔牙对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牙齿作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人们的牙齿患口腔疾病,一般采取间接的治疗手段,而不是直接拔除病牙。如果非要拔除的话,也会镶以假牙,尽可能弥补缺失牙齿带来的不便。相对于现代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应该比我们更需要牙齿,何故他们会选择拔除健康的牙齿?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根据文献记载及大量考古出土的拔牙实例,我们推测古人拔牙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象征成年。新石器时代一些遗址发现的拔牙个体,其最小的拔牙年龄在14~15岁左右。这个年龄正是恒齿刚刚完全萌出的青春期,也即是成年的阶段。此外,《管子》曾记载邗国、吴国征战,邗国人为了参军不惜拔除牙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拔牙代表着成年,同时也拥有了参军的资格。
婚姻的标志。有学者认为拔牙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单一的,即象征男女成年,婚姻则是后来才演化出来的,但这至少反映拔牙的意图一部分和婚姻有关。族外群婚曾长期存在,婚姻拔牙或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演化出来的。文献中则有关于西南民族中的壮族、仡佬族及高山族的部分族群,婚姻拔牙的记载。如《云南志略》《黔书》就记述了仡佬族男、女婚嫁时需拔牙的行为。
爱美装饰。人们很早就有爱美的传统,原始社会人们会用石、蚌、骨、牙等做成各种材质的饰品,穿在一起佩戴身上,起装饰效果。考古发掘的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相关的饰品,这样看来,古人拔除自己的牙齿作为装饰,也并非不可能。
以示服丧。文献资料如《行边纪闻》《炎檄记闻》记述了仡佬族关于拔牙服丧的事例,父母死,则子妇要各拔两颗牙齿放在棺中,以示诀别,阴阳两隔。
便于喂药。这种说法主要见于古代的獠人。据《新唐书·南蛮传》载,西南一些地区多瘴毒,中毒者由于昏迷不能饮药,为了让他们将解毒之药服下,故拔除其牙齿。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源于台湾曹族关于拔牙的一个传说。
神灵或图腾崇拜。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界充满无限的敬畏与依赖心理。采集狩猎的生活,人们能否生存完全依赖上天的赏赐。因此人们会对神灵、魔怪、动物甚至植物产生崇拜,为表达他们的敬畏与崇拜之心,他们选择损害身体的重要部位——牙齿。
当然,这些意义仅是我们的推测。古人拔牙的真正意图,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作者刘明明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周亚威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