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儿童剧创作现状分析
2016-06-04岳莹
岳莹
【摘 要】黑龙江儿童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近年来,各大院团也开始关注儿童剧市场,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较之全国发达地区而言创作力度有待加强。从创作现状来看,存在着内容原创力不足,内涵缺失,针对年龄层次单一,戏剧形式和技术手段缺少变化和创新等问题。只要分析清楚当前面临的情况,正视困境,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黑龙江儿童剧发展必然会迎来曙光。
【关键词】儿童剧;创作现状;儿童剧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32-02
黑龙江省儿童戏剧起步于80年代,以1984年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正式成立为标志。当时黑龙江戏剧整体处于鼎盛时期,戏剧戏曲数度进京,屡获大奖,儿童剧也是佳作频出。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木兰从军》《老鼠送礼》获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比赛“银奖”、“铜奖”;木偶剧《丹顶鹤》、《用尾巴钓鱼的猫》等获得全国木偶剧调演“优秀奖”;卡通剧《皮诺丘历险记》获得全国儿童剧评比二等奖。佳木斯市艺术剧院话剧团的儿童剧《托起明天的太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评剧团儿童评剧《大森林》均荣获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大庆市话剧团的青春校园剧《特殊故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近几年,随着儿童剧市场的逐步增长,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将视线瞄准儿童剧,黑龙江省的儿童剧也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是一家综合性国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其“龙江皮影”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品《花季如歌》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大型剧本金奖。儿童剧《秘密在脚下》获共青团中央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2013年创排了全方位、多元素的大型童话儿童剧《海盗船》。2015年排演的儿童剧《皮皮历险记·雪国传奇》将舞台与声光技术完美结合。
此外,哈尔滨市从2008年开始举办“优秀儿童剧艺术节”,后更名为哈尔滨优秀儿童剧展演。2008年—2011年四届共展演国内外优秀儿童剧36部。
黑龙江儿童剧创作近几年虽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但是从数量和质量来看较之国内京、沪等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2014年全国演出儿童剧剧目734部,新创剧目达126部。相比而言黑龙江儿童剧的创作力度有待加强。分析其创作现状有以下问题:
一、原创力不足,改编童话遍地开花
儿童剧原创剧本缺乏是全国儿童剧创作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经典童话故事成为各院团抢占儿童剧市场的捷径。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例,从2001年至今,排演了七部儿童剧,没有一部是现实题材,全是改编于童话。而在2010年的哈尔滨市优秀儿童剧艺术节上,一共上演10部儿童剧,也几乎都是由外国儿童童话所改编而成。近几年来看,也只有2014年齐齐哈尔市话剧团的儿童剧《美丽的头发飘啊飘》将触角伸向现实,探讨了中学生教育的问题。
二、故事性不足,内涵缺失
儿童剧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艺术形式,儿童剧创作要有担当和社会责任。作品传达的内容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不但能够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还能提高孩子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近年来,我省原创儿童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创作者意识到了儿童剧的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但是一些作品还存在着内容肤浅,教化生硬的问题,有些题材对儿童来说太过陈旧或沉重。因此,作品失去了儿童剧本该具有的艺术魅力。一方面,剧作家不了解孩子,创作缺少“深入生活”这一环节,无视艺术创作生产的规律,拿儿童剧当“儿戏”。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受市场中存在的浮躁风气的影响,以为儿童剧成本低收效高,急功近利,以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三、观众年龄层次单一,青少年无剧可看
广义来说儿童剧的观众应包括0-18岁的少年儿童。从近几年黑龙江的儿童剧市场来看,针对低幼龄儿童创作儿童剧是主要趋势。其他几个阶段的孩子处在无剧可看的状态。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市场需求。低幼龄儿童剧市场广阔,购买力强。现在花钱买票看儿童剧的多为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而学龄儿童学业压力下时间有限,休闲项目选择更多,走进剧场的可能性小。其二是因为剧本。低幼的学龄前儿童剧多以童话神话改编剧为主,编剧难度小,易操作。而为8岁以上儿童创作的原创儿童剧寥寥无几。目前黑龙江婴幼儿剧场和青少年剧场的缺失,对于儿童剧创作和研究的整体发展十分不利。
四、戏剧形式单一,有些领域尚属空白
儿童剧的多样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近几年更呈现缤纷溢彩的态势。儿童剧从表现方式上可分为话剧、歌舞剧、舞剧、哑剧、假面剧和木偶戏。从戏剧形式上还有儿童戏曲。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更新,又有一些新兴的名称,如3D舞台剧、双语剧、立体剧、哑剧音乐会、多媒体木偶剧等等。从表演形式上还有肢体剧、形体剧,从内容上还有校园剧、课本剧等,都是近几年市场接受度比较高的儿童剧类型。
近几年黑龙江儿童剧在传统的大型木偶剧、校园音乐剧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也不能满足日益挑剔的市场需求。2015年,随着中国儿童剧创作的爆炸式发展和国际间高效交流,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变化才能求生存谋发展。2015年,上海引进了立陶宛的儿童肢体剧《翻滚吧!宝贝》针对0—3岁的婴幼儿观众演出。法国形体戏剧《妈妈,我从哪里来》也属于婴幼儿儿童剧。这一类型儿童剧在我省甚至我国都尚属空白。另外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推出了动漫课本剧项目,联合业内较有实力的企业共同推出动漫课本剧,完善儿童文化产业链。黑龙江儿童剧的发展存在着投入量的制约因素,以上表现形式投入小,不失为一种参考。
五、科技手段停滞不前
当前世界戏剧正在面临着技术手段的革新与飞跃,越来越多元化的科技元素与传统的舞台戏剧相碰撞,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儿童戏剧也不例外。比如,在国内2015年北京的DT儿童剧团将裸眼3D、全息、结构投影、三维制作、虚拟主持人等技术融入儿童剧中。中国儿艺的《三只小猪·变变变》是引进日本儿童剧“黑光剧”的元素,用“身体”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化,营造出奇幻的效果。
黑龙江儿童戏剧中采用的先进技术手段较早期有所进步。2014年,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海盗船》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色彩绚烂的灯光,还是运用泡泡、荧光道具塑造的多彩而神秘的海底世界,抑或运用的皮影元素的海洋动物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我们的一个儿童剧投入一般是在四五十万,与全国大院团几百万投入的作品相比,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六、营销模式相对传统
自黑龙江各院团转企改制以来,走向市场已经成为必然出路。无论是国有院团的市场化尝试,还是民营院团的商演策略,都已然围绕市场的规律和观众的反映来总结经验谋求发展。黑龙江戏剧人正在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儿童剧发展的道路。近几年哈尔滨话剧院在年节期间,推出儿童剧专场免费演出为宣传造势,为哈尔滨本地儿童剧市场的培育做出了努力。哈尔滨多维卡通剧团则将演出重心放在了省外,外地的演出市场成熟,空间大,操作便利。
黑龙江的儿童剧市场才刚刚培育起来,不够成熟,多种营销方式结合有利于促进市场发展与繁荣。比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正在逐步建立剧场联盟,积极探索文化企业连锁经营的模式。在国外,儿童剧演出团体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演出模式。人员和规模较之中国都更简化。2014年中国儿童剧团增加了27家,一些业外机构也开始成立儿童剧剧团,儿童剧市场前景喜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黑龙江这片冻土也会渐渐苏醒。
参考文献:
[1]程式如.儿童剧散论——中国儿童戏剧系列丛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李庆成.繁荣发展儿童剧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8(7).
[3]郑凯.市场化语境下的儿童剧创作[J].当代戏剧,2015(5).
作者简介:
岳 莹(1977-),河北人,本科,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戏剧、儿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