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2016-06-04郭莹

企业导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就业管理模式创新

郭莹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和客观要求,本文引入班级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实现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创造和模拟企业管理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目的是要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高职班级;就业;管理模式;创新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高职教育已形成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特色,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性。在高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

一、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案例

在一个班级里,大家称呼班长为总经理,学习委员为业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等,也由学生“竞争上岗”,剩下的学生是普通员工,把班级打造成一家公司。实行班级管理“企业化”,就是对班级实行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把“社会”搬进了校园,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在班级推行职业素质养成,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分解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根据企业的管理规定,制定符合班级特点的《员工手册》,规定凡是上课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都要扣相应的工资,由部门经理打分,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依此评定“星级员工”,以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日常管理中。

二、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评价

(一)学生管理工作痛点。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难就业现象的背后,除了就业市场和岗位、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之外,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高职学生到了企业以后,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会处理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频繁跳槽、裸辞,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出师不利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在校的学生还处于职业生涯初级阶段,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他们依赖性强、自律性差、逆反心理大,再加上高考的失利,自信心不足,学习没有主动性。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没有清醒认识,在就业理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对工资、地域、职位要求以及个人今后的发展空间要求过高。存在薪金期望不合理,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就业心态浮躁;职业期望值过高,心理调节能力低;职业素养不佳,专业技能不突出等问题。

(二)班级“企业化”管理可行性分析。(1)班级“企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包括信念、作风、行为规范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班级实行企业化管理,将企业的精神带到班级中,按企业的部门分类重组“班委”,营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熟悉今后工作单位的部门设置以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能。班级与企业实质上有了联系,必然会把这种文化灌输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中,使之了解企业发展的背景、过程、前景,从中领悟企业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激发他们对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渴望,从而极大地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2)班级“企业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企业文化由七大特征构成,创新与冒险、注意细节、结果导向、人际导向、团队定向、进取性、稳定性。通过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失职失察问责制,对事件实行新闻发布制,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改变管理的角色认定,让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气氛中发展自我。班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可以增加班干部的危机感,促使他们更好的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并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竞争状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竞聘上岗,使自己的个性与职业相匹配。

(3)班级“企业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相信和尊重个人,追求最高成就,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企业的成功是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班级最大优点是鼓励与带动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企业薪酬制度的引入,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责任为班级的进步而尽力。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就在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4)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企业文化的主人翁意识,使人们自觉地以能够实现目标的方式行动,每一个员工不但有魄力创出新成绩,还有勇气承担工作中的失误和过错。责任文化作为职业素养的精神与核心,要求学生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对人负责、对己负责、对家庭和企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处事态度,这是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的管理方式。

三、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运用

学院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除了培养学生如何做“职业事”,还要培养学生做好“职业人”。

(一)加强学校企业合作,联合办班。加强学院与企业交流,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学队伍,采用集团化办学,在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公司,这些公司可是虚拟的,也可是实体。对学生进行基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分解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让学生提前体验。

(二)模仿企业管理机制,设置组织机构。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公司的正副董事长,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总经理职位由学生竞聘。总经理自主聘任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技术部长、销售部长等组成企业领导班子。企业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并承担相应责任。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走向企业领导岗位,锻炼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三)整合班级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虚拟工资。根据企业管理规定,制定出符合班级特点的《员工手册》,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根据职务不同,设置企业虚拟工资,如有违纪行为,扣除相应的工资。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依此评定“星级员工”。通过虚拟工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薪酬期望值,通过不同的公司角色定位,健全的激励制度,强化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

(四)加强班级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同,提炼形成自己的文化、工作与服务理念。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宣传栏、微信等形式,每月公布各部门取得的成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执行力,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聘请企业专家做顾问,为学生讲解企业制度、生产管理流程、企业文化、分析行业发展形势等。采用2+1模式,第三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设计思维的体会

班级“企业化”与真正的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差距,为使班级“企业化”顺利开展,高职院校要尝试分四步走,从搭建班级“企业制”平台,到全面推行职业素质养成工作,到提出培养“星级员工”的目标,到责任文化的营造。

高职院校要建立内涵品质建设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引入“职业素质养成训练”课程,与“公司化”运作相配套。从专业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建立包含职业道德、健康与安全、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培训等6大模块的教学内容,把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要求,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

总之,创新高职班级管理模式,营造企业运作平台,把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入到共性要求之中,将使学生工作与市场、就业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知社会,懂管理,会做人,能做事。

参考文献:

[1] 尤文江.高职院校班级“公司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3(1)

[2] 王成伟.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应用探析[J].职教通讯,2014(2)

猜你喜欢

就业管理模式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