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04曹一山宋宏珍曾国良
曹一山, 宋宏珍, 曾国良
(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 1. 核医学科; 2. 超声科, 湖北 枝江, 4432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曹一山1, 宋宏珍2, 曾国良1
(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 1. 核医学科; 2. 超声科, 湖北 枝江, 443200)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 良恶性肿瘤; 甲状腺; 血流信号; 钙化
甲状腺肿块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的异常结构团块,常见的甲状腺肿块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等[1-2]。不同性质的肿块治疗方法也不一样,甲状腺恶性肿块患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块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于评估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方法主要包括穿刺及手术切片,但这些方法均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不易接受。超声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分辨率高等优点,在甲状腺肿块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 ② 入组前1个月内服用甲状腺药物治疗者; ③ 合并其他垂体、肾上腺等疾病者。其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恶性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6例,作为良性组。恶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77岁;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癌11例,低分化癌7例,髓样癌3例。良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19~83岁;结节性甲状腺肿39例,甲状腺瘤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嘱患者避免吞咽动作。采用二维超声系统对甲状腺大小、病灶部位、形态、边界特征、血流信号、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等进行系统观察。然后采用频谱多普勒检查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记录最大流速峰值(Vmαx)和血流阻力指数(RI)。按照相关分级标准[4],将血流信号分为4个等级:0级代表无明显血流信号;Ⅰ级代表显示有少量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Ⅱ级代表有1~2处线状血流信号且血流呈树枝状,走行较规则;Ⅲ级代表2~5个线状血流信号,血管交织成网状,走行不规则。
观察2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2组瘤体的形态、边界特征、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等情况,比较2组瘤体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包括Vmαx、RI及血流分级。
2结果
2.12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恶性组超声示瘤体边界模糊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瘤体内部可见微小钙化;良性组超声示瘤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可见,内部回声均匀,少见或无钙化;恶性组形态不规则率、边界模糊率、内部回声不均匀率、钙化率、侧壁回声衰减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 见表1。
表1 2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与良性组比较, **P<0.01。
2.22组患者瘤体血流信号参数比较
恶性组瘤体周围和内部Vmαx、RI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瘤体血流信号参数比较±s)
与良性组比较, **P<0.01。
2.32组患者瘤体内血流分级比较
恶性组中0级0例,Ⅰ级5例(12.5%),Ⅱ级16例(40.0%),Ⅲ级19例(47.5%);良性组中0级4例(8.7%),Ⅰ级27例(58.7%),Ⅱ级9例(19.6%),Ⅲ级6例(13.0%);恶性组患者瘤体内血流分级中Ⅱ级、Ⅲ级构成比率显著高于良性组,Ⅰ级构成比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
3讨论
甲状腺肿块发病率较高,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肿块,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肿大、甲状腺瘤等。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中早期甲状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或长期带瘤生存,因此早期诊断甲状腺癌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仪器具有特征性强、无创、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肿块主要依赖于病灶的形态特征及内部血流频谱特征。超声具有直观性,能够清晰显现2 mm的肿块和内部细微结构,良恶性肿瘤具有质地和结构的区别[5-6],因此,从理论上看,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是完全可行的,其难点在于分析2种肿瘤的超声特征及血流信号的异同。
杨帆等[7]报道,甲状腺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病理切片显示出分叶状或星形结构,形态不规则。由于癌细胞对周围的侵袭,导致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8]。李泉水等[9]也报道,恶性肿瘤病灶的组织类型不均匀,各种纤维组织、肿瘤组织形成多种声阻抗反射界面,表现为回声不均匀;良性组织成分单一,多为结缔组织,形成的声阻抗反射界面较少,回声比较均匀,因此,肿瘤内部回声是评价瘤体良恶性的主要依据之一。钙化是由于瘤体生长过快,血供应相对不足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当局部血供不足时,造成周围组织形成多点钙化灶,且以微钙化为主[10]。江将等[11]报道,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微钙化早期主要表现为点状或针尖状,直径为60~100 μm,后方声影不明显。侧壁回声失落及后方回声衰减也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典型特征,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内部伴有大量增生结缔组织,钙化灶较小,超声难以探查,因此检测侧壁回声也是评价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之一[12]。本研究中分析了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超声特征,结果显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可见微小钙化、侧壁回声消失或明显衰减等,与上述报道结论一致。
良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组织结构不同。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所需血供也随之增加,表现为肿瘤内部血流丰富;此外,恶性肿瘤生长不规则,血流信号走行混乱[13-14]。良性肿瘤生长主要依赖于已有的血流供应,血流信号相对较低,走行也相对规则。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周围和内部Vmax、RI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提示为满足恶性肿瘤生长所需的养分,其血流供应增加,血管内血流速度加快。RI主要体现血管形成和病灶组织密度,RI越高,血管形成越丰富,组织密度较高,这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理学基础是一致的。病灶血流分级也是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显示,甲状腺恶性肿瘤血流分级以Ⅱ级、Ⅲ级为主,而良性肿瘤以Ⅰ级为主。黄丽燕等[15]报道,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显示其血流信号主要为扭曲、杂乱、扩张为主,血流走行杂乱,通过观察血流分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灶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镇滔, 郑晓林, 张旭升, 等. 甲状腺常见病变CT诊断及与ECT对照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4): 54-56.
[2]Xing M.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of thyroid cancer[J]. Nat Rev Cancer, 2013, 13(3): 184-199.
[3]朱林, 周全.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 14(7): 474-475.
[4]Dahl Jeremy J. Diagnostic ultrasound: imaging and blood flow measurements (Second Edition) [J]. Ultrasound Med Biol, 2015, 41(12): 3259-3260.
[5]姚爱玲, 黄敏. 超声半定量评分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3): 106-107.
[6]Feng X, Milas M, O'malley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disease i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pati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isease surveillance[J]. Thyroid, 2015, 25(3): 325-332.
[7]杨帆, 郭美金, 吴斌, 等. 甲状腺包膜内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 16(1): 52-54.
[8]Li Q, Pan J, Luo Q, et al. The key role of 99 mTc-MIBI SPECT/CT in the diagnosis of parathyroid adenoma: a case report[J]. Arch Endocrinol Metab, 2015, 59(3): 265-269.
[9]李泉水, 熊华花, 陈胜华, 等. 甲状腺结节VTI成像与纤维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 30(11): 961-963.
[10]张宇, 郑英斌, 刘家霖, 等. 甲状腺肿瘤伴钙化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6): 18-19.
[11]江将, 张平, 王志宏. 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8): 623-626.
[12]Kasper K A, Stewart J, Das K.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thyroid nodules with Hürthle cells: cytomorphologic predictors for neoplasms, improv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overcoming pitfalls[J]. Acta Cytol, 2014, 58(2): 145-152.
[13]郭辉, 张宇哲, 陈静, 等. 超声联合增强CT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3): 373-376.
[14]王雪伟, 黄小云, 郭卫红, 等. 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3): 216-219.
[15]黄丽燕, 何以敉, 薛恩生, 等. 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区域及特点的评价[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 23(9): 769-772.
中图分类号:R 7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9-134-02
DOI:10.7619/jcmp.201609042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4349)
收稿日期: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