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手法治疗乳房松弛下垂的临床疗效
2016-06-04张晶晶彭红华员晓云赵利华韦文朗梁桂枝吕建林齐玉洁
张晶晶 彭红华 员晓云 赵利华 王 坤 韦文朗 梁桂枝 吕建林 齐玉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乳房松弛下垂的临床疗效
张晶晶彭红华员晓云赵利华王坤韦文朗梁桂枝吕建林齐玉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手法治疗乳房松弛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房松弛下垂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手法组32例、针灸组30例、手法组30例。针灸组针刺主穴取气海、中脘、膻中、乳根、膺窗、天溪、足三里、三阴交、少泽,留针30 min并用艾条施行温和灸,1次/d;手法组以乳房推拿为主,配合经络按摩,1次/d;针灸配合手法组以先行手法、后施针灸,1次/d;均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每例的胸围、乳头位置及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针灸配合手法组有效率77.6%,针灸组有效率53.3%,手法组有效率35.2%。针灸配合手法组改善临床症状与针灸组相当(P>0.05),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1)。针灸配合手法组改善胸围值、乳头位置第1疗程与手法组相当(P>0.05),两者均优于针灸组(P<0.05);第2、3疗程,针灸配合手法组优于针灸组,两组均优于手法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可改善乳房松弛下垂,且见效快,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乳房松弛下垂;针灸;手法
由于疾病、体质、精神、营养、哺乳、绝育或年龄增大等因素导致乳腺萎缩,从而引起乳房松弛下垂,其不仅破坏了女性的曲线美,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乳房松弛下垂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自本校美容中心,符合乳房松弛下垂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标准观察病例92例,25~46岁,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手法组32例、针灸组30例及手法组30例。3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乳房松弛下垂参照《手术美容学》〔1〕诊断标准:乳房张力下降,乳房松弛下垂,乳头在乳房下皱襞水平位置,为Ⅰ度下垂;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水平以下,为Ⅱ 度下垂;乳头位于乳房最低位置,为Ⅲ度下垂。纳入标准:未接受过乳房整形手术;治疗前30 d内未服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中西药物;7 d内未使用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外用药或其他治疗方法;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巨乳症;乳腺切除术后;患乳腺炎、乳腺肿瘤、乳腺增生等乳房疾病;过敏或瘢痕体质;畏惧针刺及精神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坚持3个疗程者。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3治疗方法针灸配合手法组,(1)腧穴选择:主穴取气海、中脘、膻中、 乳根、 膺窗、 天溪、足三里、 三阴交、少泽。肝郁者加太冲;痰湿内停者加阴陵泉、丰隆;上述穴位均双侧取穴。(2)操作步骤:先行手法推拿30 min,再行针刺留针30 min,复加艾条温和灸15 min。手法推拿:①受术者坐位,行经络按摩:循经向下,由膝部外侧至足外踝按摩足阳明胃经;循经向上,由足内踝侧至膝部按摩肝、脾、肾经。每经按摩反复3~5遍。②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受术者头前方。先清洁皮肤,取热毛巾擦胸部,将按摩膏置于术者手心搓热,均匀涂抹于受术者胸部。③术者双手四指并拢,从受术者膻中穴开始向下、向外环绕乳房抚摩至双乳外侧,再向上、向内用力拉抹,直至颈侧锁骨处。反复约3 min。按摩后双手中指点按天池、乳根、膻中穴,每穴各1 min。④术者双手掌心对准受术者双乳头,用掌揉法按揉3~5 min,然后围绕乳房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法各3 min。五指分开微屈拿住乳房,由外周向乳头集中拉动30次,再用五指拿住乳房做振法5 min,接着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捻乳头1 min。⑤术者双手掌由上向下沿受术者乳房两侧轻推至乳中,再由下向上从乳房外侧拉上来,反复操作20~30次,以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乳头向上方提拉5次。然后双手交替空掌从胸侧、乳下向乳中推送,将胸侧及背部脂肪组织推向乳房。继之双手中指点按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沿锁骨下缘至云门、中府、大包、期门、膺窗、屋翳、库房、气户各穴。⑥术者双手拇指由受术者腰骶部两侧膀胱经推至肩胛骨两侧,沿肩胛骨外缘双手掌将背部脂肪组织推向乳房,反复操作10次。⑦术者双手四指并拢相叠,用指腹沿受术者乳房周围做“8”字形轻柔推擦。⑧擦净受术者按摩膏,结束手法。针灸: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以捻转进针法,用0.5寸毫针平刺膻中穴0.3寸,用1寸毫针向外斜刺天溪、膺窗、乳根0.5~0.8 寸;用1.5寸毫针直刺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脘1~1.2寸,用1寸毫针直刺太溪、涌泉0.5~0.8寸,得气后行缓慢提插捻转补法;用1寸毫针直刺太冲、阴陵泉、丰隆0.5~0.8寸,得气后施以均匀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用0.5寸毫针斜刺少泽0.1~0.2寸,局部胀痛即拔针。以上穴位留针30 min(少泽穴除外),并用艾条施行温和灸(太冲、丰隆除外),每穴灸15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3)治疗疗程:每日治疗1次,2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针灸组、手法组与针灸配合手法组针灸、手法操作步骤、治疗疗程相同。
1.4观察指标丰乳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每例的胸围、乳头位置。症状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值。不良反应指标: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观察后遗症或反弹现象。
1.5疗效标准见表2。治疗3个疗程判断疗效。
表2 自拟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1)丰乳疗效标准:参照文献〔2〕疗效标准:胸围增加或乳头位置上提5 cm以上者为特效,3 cm以上者为显效,1 cm以上者为有效,1 cm以下者为无效。(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2002 年版〔3〕制定疗效标准:症状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以上;有效: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无效: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50%。②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自拟。
1.6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版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3组丰乳疗效比较针灸配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78.1%(25例),其中特效3例(9.4%)、显效7例(21.8%)、有效15例(46.9%)、无效7例(21.9%);针灸组有效率为53.3%(16例),其中特效2例(6.7%)、显效3例(10.0%)、有效11例(36.7%)、无效14例(46.7%);手法组总有效率为33.3%(10例),其中特效0例(0%),显效2例(6.7%),有效8例(26.6%),无效20例(66.7%),针灸配合手法组与针灸组、手法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3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针灸配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75.0%(24例),其中痊愈3例(9.3%),显效9例(28.1%),有效12例(37.6%),无效8例(25.0%);针灸组总有效率为70.0%(21例),其中痊愈2例(6.7%),显效6例(20.0%),有效13例(43.3%),无效9例(30.0%);手法组总有效率30.0%(9例),其中痊愈0例(0%),显效1例(3.3%),有效8例(26.7%),无效21例(70.0%)。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各组治疗前后乳房位置、胸围值、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同组比较,乳房位置、胸围值第1疗程与治疗前比较,针灸配合手法组、手法组均差异显著(P<0.01),针灸组(P>0.05)。第2疗程与第1疗程比较,针灸配合手法组、针灸组差异显著(P<0.01),手法组(P>0.05)。第2疗程与第3疗程比较,针灸配合手法组、手法组、针灸组均无差异(P>0.05)。两两比较,乳房位置、胸围值第1疗程针灸配合手法组与手法组比较(P>0.05);针灸配合手法组、手法组起效快于针灸组(P<0.05),第2疗程、第3疗程针灸配合手法组优于针灸组、手法组(P<0.05);针灸组优于手法组(P<0.05)。见表3。同组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值各组各疗程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两比较,
表3 各组治疗前后各疗程乳房位置、胸围值(cm)比较±s)
与相邻疗程比较,1)P<0.01;与针灸配合手法组比较:2)P<0.05;与针灸组比较:3)P<0.05
中医症状积分值比较,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针灸配合手法组的改善作用与针灸组比较(P>0.05);与手法组比较(P<0.01)。见表4。
2.4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6个月后随访,未发现有任何后遗症及反弹现象。
表4 3组治疗前后各疗程中医症状积分值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针灸组、手法组比较:2)P<0.01
3讨论
中医学认为,乳房松弛下垂是由于气虚或痰湿壅滞或气郁日久不解或哺乳时间过长,损伤冲任两脉所致〔4〕。本研究针灸重在调节脏腑阴阳,壮乳房气血之源,治病之本。针灸气海穴、中脘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提托乳房,为治疗乳房松弛下垂要穴;膻中穴为任脉之穴,调胸中气机,助气血畅达胸膺,促乳房发育丰满;乳根穴、膺窗穴、天溪穴、足三里穴为脾胃经穴,化生气血,充盈冲任,上濡乳房,促乳房增大坚挺;三阴交穴健脾益肝补肾,调和冲任,濡养乳房;少泽穴,属于小肠经的井穴,鼓动气血,上涌乳络,充实乳房。太冲穴,疏肝解郁,行乳中气滞;阴陵泉穴、丰隆穴,祛痰化湿,疏通气机,治乳房松弛下垂。手法推拿乳房及足三阴经,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引气血汇聚乳中,治病之标。标本同治,故针灸配合手法组收到较好的丰乳效果。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及手法通过经络的传导感应,可促进脑垂体和卵巢激素的分泌,使脂肪在乳房沉积,乳腺导管增殖,乳腺腺泡发育成熟〔5,6〕,从而达到丰乳的疗效。
4参考文献
1侯在恩.手术美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7.
2彭红华.针灸丰乳92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2):10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5.
4余谦,黄泳,张和媛.针刺调补冲任法对女性内分泌轴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1;21(3):169-70.
5林瑞珠,杜晶玉.少泽穴位放血配合乳房按摩治疗初产妇产后乳胀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8):751-2.
6艾玉峰,柳大烈.美容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09.
〔2013-12-09修回〕
(编辑杜娟)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2012GXNSFAA27604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No.GZPT13-03);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J13031)
通讯作者:彭红华(1963-),女,硕士,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美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9-2228-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085
第一作者:张晶晶(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医学美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