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增长研究
2016-06-03李丹琳
李丹琳
摘要:内生增长理论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型经济理论,它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动力不仅仅来源于传统理论认为的资本和劳动两大因素,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相比起传统的经济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力来源,以及垄断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部分积极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善人力资本流动性,制定保障知识创新的政策措施,以及改革教育投资结构、促进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有着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研究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因素由劳动、资本和技术因素组成,从古典经济理论开始,人们对劳动和资本因素的作用已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对于技术进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有着较大的争论,而我国对技术进步的认识则更晚。因此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出较为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已经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我国如何制定有效的技术促进政策,迎头赶上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1.1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的一个经济理论,其认为经济可以不依靠外力推动而自行实现持续增长,而其增长的推动因素是内生的技术进步,其代表性理论由罗默和卢卡斯提出。罗默认为经济发展利用的资源需要考虑知识资源而不仅仅是传统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有效的知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来源,这种资源一方面存在很强的可复制性,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可以随时间而不断丰富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卢卡斯的经济理论中,他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源不同,人力资本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一个区域内的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制积累,而人力资本的数目却受到人口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但无论是罗默还是卢卡斯,都认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与技术进步,一个地区要想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本投入和技术人才吸收。
1.2 内生增长理论的优点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推动力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两大因素,但却无法解释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罗默很好地纳入了技术因素,并详细解释了技术进步的来源,即由正规教育或职业培训所产生的人力资本和科学研发、发明创造中产生的知识资源所共同形成,并最终促成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同时,内生增长理论和传统增长理论关于垄断的看法也存在差异: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竞争是增长的推动力,而垄断则有损于经济增长的积极性。罗默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则认为,对于个人或小规模研发团队来说,具有垄断性质的知识产权可以激励持续研发工作的进行,而对于大规模的科研单位,垄断性有助于科研人才和研发资源的集中覆盖,而由于技术相比于资本和劳动具有溢出性,其大规模投入的产出一定程度上是非竞争性的,对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3 内生增长理论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末,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知识经济”支持,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推动力,已经由传统工业所代表的人力和资本投入,转化为知识和智力要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一大批智力集中型企业,已经成长为一批高科技公司巨头,如IBM、微软、谷歌、苹果等,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格外耀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更是机遇与发展并行。“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增长到55.1%,高新技术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7%,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推动力可见一斑。但相比起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增长和知识进步的相互作用性仍然不强,知识增长、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性投入,而非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所驱动。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经济增长推动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为9%,世界平均水平在7%左右,而我国这一指标目前仅仅达到了4%的基础水平线。
2. 内生增长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措施
2.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获得较快的增长速度,而随着产业的升级,知识资源的重要性逐渐体现。根据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理论,增加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在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在我国目前的投资结构中,对于不发达地区的投资往往局限于物质资本的投入,却不能改变地区物资贫乏、人口素质低下等根本问题。政府需要认识到广义上的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卫生保健服务、职业培训、正规教育等,而我国目前的劳动力数量仍然较为充足,主要任务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
2.1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在总体投资无力再增加的前提下,对各教育层次、结构投资的优化,是提高投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大部分用于受教育人数比例较少的高等教育,而大量的高等教育投入却由于与社会需求脱节,没有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我国需要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满足普遍意义上的教育需求,同时为了解决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脱节的问题,应加大高等教育的应用培训投入,同时根据发达国家对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投入的经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还需要支持各类民办学校和校企合办的培训机构,支持多种形式办学模式。尤其注意的是,教育投资结构的优化需要以刺激经济发展为明确目的,最终实现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2.3健全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除了人力资本的投入急需加大以外,现有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欠发展地区的企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急需知识型人才的补充;但另一方面,在北上广等经济教育发达地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高科技人才大量积压,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引导人才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保障知识型人才的利用效率。同时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鼓励科研单位市场化,根据市场经济调配科研资源,使人力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
2.4 制定促进技术进步相关政策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政府政策的刺激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建议政府部门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制定合理的技术进步刺激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切实加强研究工作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建研发基地,保障有效的竞争机制,进行知识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知识和技术进步需要产权管理上的保障政策。只有保障科技研发人才的正当权益不受到侵害,才能促进其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结语:在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中,由于将资本和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从而得出了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等一系列错误的结论,且无法解释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出现引起了各界重视,由于其将技术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参考因素,较为准确地解释了知识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的规律,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尤其是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建微. 内生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6-8.
[2]焦聪.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