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启蒙与狂欢
2016-06-03尹珊珊
尹珊珊
这三年来,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猛力崛起,仿佛突然青春焕发,势头劲得令人瞠目。去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数百部经典电影再一次将影迷们刺激得癫狂,我身为一个老师都想翘课去看一些片子,而对于一些请病假但明明是去看电影的学生,我都绝不追究,因为在我的想法里,有两个事情会让学生真实地热爱电影,一个是参加国际A类电影节,一个就是坐在影院中静静地看经典影片,结束的时候起立鼓掌。
法国影迷的观影习惯很好,他们有这种艺术欣赏的传统和必要训练,虽然他们的年轻人也喜欢《复仇者联盟》和《暮光之城》,但同样有星罗棋布的艺术影院在接纳各种真正的影迷,《万尼亚舅舅》重映的时候照样一票难求,出租车司机和人聊电影的时候会鄙视欧荣,建议乘客应该多看看戈达尔。中国的重度影迷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极其渴望仪式感,例如在影院看胶片放映,或者有一个像样的聚会。这在几年前只是个虚无缥缈的愿望,而今彻底实现了。
当然今年的电影节选片仍然数量庞大,像《银翼杀手》《家族游戏》《东京物语》《末代皇帝》等杰作都是秒杀抢票,记得开票当天,我11:50下课,但是一些学生哪儿都不去,12点一到,各自疯狂点击手机屏幕,按照自己早就写好的攻略瞬间下单,买到票的欢天喜地,买不到的鬼哭狼嚎。真的是一场狂欢啊,我觉得这段时间就应该别记考勤比较好。
当然缺点还是很多,例如放映字幕的问题、翻译的问题,对每个电影的宣传问题,影迷们不停吐槽。电影资料馆人手有限,搞定放映版权和排片已经让人筋疲力尽,而这种启蒙又只能在北京首先展开,文艺青年怎么看?当然是痛并快乐着。另外一点,电影节到底应该放映什么作品?有多少一线导演认可这个电影节,以至于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做首映?今年是娜塔莉·波特曼,一个勇敢的新导演。那其他的呢?任何一个卓越的国际电影节,核心竞争力肯定是竞赛单元作品的水准,我们的号召力到底如何,包容度如何(政治元素、分级制度),评委会由谁组成,等等都是重要衡量因素。中国很特殊,现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还基本停留在“佳片有约”的阶段,将大量电影史上的伟大作品搬过来重映,激发影迷的关注度,那么下一步呢,应该如何给竞赛单元注入强劲活力?
北京让人热爱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艺术的任何和热诚,我有幸目睹这两三年艺术电影在这个城市热度飙升,激情有了释放的口径,在电影院有好片子看,就是最好的启蒙方式。实在是要感谢电影资料馆这群年轻人,奇爱博士一年到头能休息五天,周末全都在加班和放映,我觉得他就是个梦想家,幸亏北京有这么一群人。
我所在的学校,很幸运地,仍然在坚持艺术传统,每年都有一个作者回顾展,去年是帕特里斯·夏侯,今年是阿尔诺·德帕拉欣,也是在电影节期间举办。中国,尤其是北京,太需要成为“培养真正的电影观众”(与也进电影院买票的“非观众”对应)大本营,每次在微博上看到晒电影票根的照片我都感到好欣慰,因为如果现在还不做,也许就真的来不及了。
艺术电影是个相对的概念,或许在制片语系当中早就被淘汰,但它和作者论一样仍然牢固地捍卫某种不能言明边界的价值体系。好莱坞很凶猛,但它毕竟不应该是全部,我们有活跃的艺术交易市场,但卢浮宫的观众也川流不息。艺术电影的狂欢太重要了,你不培养好的观影传统,你的工业价值根本无从提升,因为人都是眼高手低的,如果我们只看好莱坞,做出来的东西实际上就不可能超过好莱坞。一个导演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拍《红白蓝》《十诫》这样的作品,但他如果连看都没看过,我则会对他的作品和审美抱有怀疑态度。
启蒙和联合优质影迷,从北京做起。昨天得知,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做维斯康蒂回顾展,真好,我的下一个工作计划就是做一个帕索里尼回顾展,上天保佑意大利大使馆能有足够经费吧,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