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合拍片启示录

2016-06-03郑坤峰

大众电影 2016年5期
关键词:韩国

郑坤峰

《太阳的后裔》余温未散,近来又有四部准韩范电影——《梦想合伙人》《我的新野蛮女友》《不速之客》《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连番“轰击”银幕。这些影片或是中韩合作或是中韩合拍,而梳理四片导演,张太维、赵根植、林大雄、赵真奎,他们均来自韩国,如此大规模的“韩流”混合基因,不由引人探寻幕后原委。

韩国特效童叟无欺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就与华语电影有了交集,跟邵氏合作的《异国情缘》《天地有情》等片,多以人力交换、取景地置换等方式建立了初步联系。内地较早且有代表性地接触韩国影人的作品当属2000年的《飞天舞》,在上影的牵头下,这部根据韩国漫画改编,由金荣俊导演,金喜善、申贤俊主演,在这部以韩国班底为主的影片里,亦能看到中国演员王亚楠的精彩演出,此外,中方还提供了取景地。而此后,这种提供人员、取景地、资金的合作模式,也成为延续至今被大家默认的“合拍模式”。

从2000年至2006年阶段,两国电影人还没有合拍片的概念,合作方式基本是请一个韩国的演员在片中“打酱油”;题材也是以古装功夫和催泪爱情为主。这6年合作的电影都没有达到共赢,像《白兰》《武士》等由韩国导演编剧把控的电影,韩国票房口碑俱佳,但在内地反响平平,甚至都没有上映过。而以此模式运作的《神话》《七剑》等国产电影,本土票房也算不错,但在韩国都没有达到最基础的观众值——百万观影人次。

当然,有交流就有收获,中韩合作的进阶也在潜移默化地自我升级。2007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引入韩国烟火特效团队,由于效果不错,一举为韩国特效团队打开了中国市场。这种由台前扩张到幕后的人才交流进一步深入,之后的《笔仙》系列、《我的早更女友》等影片,从编剧、导演,到摄影、美术、服装等部门都充斥了韩方工作人员的身影。

1996年至2006年,是韩国电影发展最好的10年,培养出了很多能拍佳作的好导演。这十年,韩国在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等很多方面有了长足发展,甚至可以拍出类似好莱坞的大制作。韩国振兴委员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妼贞介绍,中国国产大片《狄仁杰》《西游·降魔篇》《大闹天宫》等很多影片都在韩国做后期。据她透露,“从中国电影人角度来看,韩国电影在技术方面的价格与质量,性价比较高”。

《笔仙》的制片方之一果实电影创始人李宏瑞的观点更为直白,“韩国团队可以做到‘童叟无欺,并不是说所有韩国团队都很出色,但他们会对得起自己的报价,效果和收费成正比。”

曾与韩国团队有过深入合作的导演冯小刚此前表示:“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尤其是韩国电影从业人员的敬业态度,非常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而韩国导演姜帝圭是冯小刚非常欣赏的一位导演,冯小刚说:“姜帝圭曾把他的班底调到中国帮我拍摄《集结号》,后来《唐山大地震》的地震部分以及《一九四二》的战争片段,都由他的团队完成。”而到了《坏蛋必须死》,因为姜帝圭导演的深度参与,从前期剧本到拍摄团队、演员搭配,整个剧组有一半的韩国电影人。

双生IP双核驱动

从2014年底到现在,中韩电影人之间频频传出合作消息,热度直线上升。去年上映的中韩合拍片《重返20岁》票房达3.64亿元,远超2013年上映的《分手合约》1.93亿元,成为国内票房最高的中韩合拍片。

近一年以来,中韩两国电影界的合作进入更深的层面,从资本运作到产业和创作团队的合作。《重返20岁》就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姐妹篇,两部电影共享由韩国CJ公司开发的同一部剧本,但导演和主演的阵容截然不同。

影片筹备之初,韩方制片公司希杰娱乐就计划《奇怪的她》和《重返20岁》同时开拍、同步在两个国家上映。两版导演黄东赫和陈正道也几乎是同时拿到剧本,并且被告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会同时进行”。

谈及这次前无古人的“双核驱动”计划的初衷,希杰中国电影事业部长刘映昊表示,公司一直努力开拓以亚洲特色为主的全球市场,时常在尝试“走出去”的策略,“由于亚洲各国市场的独特性,又要同时满足时效性,我们十年前就考虑过一个剧本几个国家同时拍摄上映这个策略,但一直苦于无合适剧本,这次的剧本满足所有条件”。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时间上还是不小心出现了差错。接到剧本的陈正道虽然有心加盟,但彼时正在忙于《催眠大师》的后期制作,分身乏术。希杰最后的决定是《奇怪的她》先拍,半年后陈正道进组,开拍《重返20岁》。对于这半年的时差,刘映昊自己都开始自嘲:“时间推迟了点儿,难免会被人说是有翻拍的嫌疑。”

作为《妻子小姐》的导演,姜孝镇透露,《妻子小姐》这部电影在韩国拍摄完之后,版权已经卖到中国了。中国版电影已经在去年9月拍摄完毕,今年将在中国上映,和韩国版电影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不过中国版电影并非由他担任导演,制作模式和去年的《重返20岁》颇为相似。

韩导轻踏4.0步伐

作为中国跟韩国合作最早的电影公司之一,果实电影自2011年起拍摄了《笔仙》《笔仙2》《笔仙3》等多部叫座影片,在业界反响较大。

李宏瑞透露,在早期的中韩合作中,韩国人有些持怀疑的态度,很少有成功案例。即使韩国导演来中国,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有些莫名的担忧。2010年之后,双方合作越来越多,默契度和安全感逐渐建立起来。第二部《笔仙》完成后,导演安兵基受到了韩国电影人的邀请,给他们讲课“如何和中国电影人合作”,一定程度上,安兵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今年,手握三个中韩合拍项目,由黎明、耿乐、韩彩英主演的《不速之客》,已在4月上映;由佟大为、陈妍希主演的《外公芳龄38》将于今年暑期上映;《义士安重根》处于筹划阶段,并将于今年秋天开机拍摄。

《外公芳龄38》翻拍自韩国电影《非常主播》,电影讲述的是38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何志武(佟大为饰)与23岁的女儿(陈妍希饰)之间一段看似荒诞可笑,却又饱含温情的故事。该片导演安兵基曾指导过《笔仙》系列,也曾担任过韩国电影《非常主播》的监制和制片人。李宏瑞认为这类项目的优势就是剧本曾经经过另外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验证,品质有保障,进行中国化处理后重新演绎,因为安兵基曾全程参与《非常主播》,所以力邀他参与。果实影业再次跟安兵基合作,一定会给观众“熟悉而陌生”的新鲜感。

为了给中国观众一份满意的答卷,安兵基重酿老酒并装“新瓶”,他透露,《外公芳龄38》并不是简单的“翻拍”,他希望用今天中国观众喜爱的方式去重新表达《非常主播》那个故事。对于国外经典影片的翻拍,他认为这是全世界都普遍的现象,但改编必须从具体的文化环境出发。安兵基导演说:“演员的行为模式是不是中国人的行为模式,语言风格是不是中国人的语言风格,甚至肢体语言是不是中国人的肢体语言,这对电影来说都非常关键。”他以《外公芳龄38》为例,主演陈妍希的身份就被设定为一个从福建农村来大城市找爸爸的女孩,这样她一口台湾腔也显得不那么突兀了;而佟大为面对陈妍希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非常中国化,观众很难看出这是一部翻拍自韩国的电影。

《不速之客》的导演林大雄表示,韩国电影市场已处于成熟稳定期,但毕竟空间有限,而中国市场的巨大,是韩国电影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出品方选择林大雄看中的正是他驾驭悬疑惊悚类型的能力,林大雄领衔的韩国精英团队在拍摄现场与内地核心制作班底不断磨合和互通,黑暗中的长镜头、封闭的空间、内敛克制的表演带有韩式悬疑惊悚片的烙印,显示出比国产片更为娴熟的视听技巧,但更为难得的是,取材于内地真实案件、拍摄于天津的《不速之客》同时又相当接中国地气,打黑车、和上司吵架、小酒馆对酌……种种桥段与都市人离得很近,取景多是办公室、电梯、停车场和住所,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细节令观众的代入感越发强烈。

李宏瑞透露,林大雄呆萌可爱外表现藏着一颗“夸张而能大胆创作”的艺术之心,“他善于通过释放步步惊心的烟幕弹来勾出观众心底的好奇和恐惧,心惊肉跳的犯罪写实有望树立国内此类型的新标度”。中韩电影合作有天然的优势,相信韩国的电影技术加上中国的市场,一定能创造出更多被人认可的影片。

《义士安重根》更是一部基于中韩相似文化的合拍片,聚焦了中国和韩国立场相同的抗日题材,将由韩国青年导演姜孝镇执导,制片方当初看中的正是他的韩式血统。“中韩合作将进入4.0时代,之前的只能叫合作,不叫合拍。中韩真正深度的电影合作应该做到文化合作、资源合作、资本合作和市场合作。”李洪瑞说道,“文化合作是指在双方共同的文化传统里挖掘两国观众都认可的文化元素,只有文化合作才能被两国观众认可。姜孝镇对‘安重根的理解带着别样的视角,他将拍出一部开创性的合拍片。”他们“在路上”

去年11月上映的《坏蛋必须死》(中韩合作的中国国产片)是一部中韩电影界深入合作的案例。影片由冯小刚和韩国导演姜帝圭共同监制,陈柏霖和韩国明星孙艺珍共同主演,讲述陈柏霖领衔的“坏蛋团”在韩国济州岛经历的浪漫而又冒险的事;而阿里影业出品的《第三种爱情》更是促成了刘亦菲和宋承宪的中韩恋情,成为电影界的一桩美谈;中影股份近年也参与了不少中韩合作的电影,例如李骏执导,李政宰、李彩英和中国演员钟汉良共同出演的《逆转之日》,本片全程在韩国取景拍摄。此外,双方资本的介入、同时注资影片,也日渐成为中韩合拍片的常态。比如华谊与Showbox合资的《大明猩》,影片的主创阵容、特效团队、取景拍摄等各部门都是中韩通力配合,仅从合作深度上而言,堪称中韩合拍的经典范例。

《第三种爱情》最终取得了7300万元的票房,该片在上海拍摄期间,中韩双方曾在创意方面进行了深度磨合。华视影视CEO王琛表示:“虽然韩国导演在爱情处理方面很有经验,但是完全韩国化的影片已经被市场证明是难以行得通的。所以在拍这部影片时,我们要求一定要本土化。”但是韩国导演却很坚持他原来的观点。影片剪辑了4个版本,最终在其他合作方的努力下说服了导演同意了中方观点。

中韩电影合作的深入让更多的韩国导演、明星愿意来华工作,包括《暗杀》的主演河正宇、《情敌蜜月》的主演权相佑等。河正宇在《暗杀》来中国宣传时曾表示,非常希望能和中国导演姜文合作,“要知道,在异国他乡有这么多人喜欢你、认可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很爱中国的观众,我也知道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导演,例如张艺谋、李安等等,未来我会更多地在中国发展,希望能与他们合作”。

正因为如此,导演崔东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暗杀》来中国取景绝非噱头。“我们去上海选景时就能感受到强烈时代的氛围,我们把这种时代感融入了剧本创作之中。”

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认为:“合作多样化是好事情,包括韩国导演开发中国故事、韩国剧本翻拍等。不同方式的合作,会更加促进两国电影的交流。但两国文化还是有差异,因此在两国都卖得好的电影,并不多见。犯错、判断不准市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相信经历一次次磨合,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亚洲的或者说‘东方文化题材,像好莱坞电影那样走向全世界。”

韩国电影好在哪儿

近年来叫好又叫座的韩国电影开始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在其国内市场连创票房佳绩的同时,国际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通过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FIC)发布的2015年韩国电影产业结算报告得知,2015年韩国全年电影产业销售总额达2兆113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7.4亿元),同比2014年上涨4.2%,而且连续两年突破2兆韩元,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从类型成分上看,在票房最高的影片列表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分布,警匪片、古装片、家庭喜剧片、黑帮片、青春片,灾难片等类型应有尽有。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作为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韩国电影的崛起无疑对我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真人真事改不够

现实主义从理论内涵到现实创作从不排斥商业化,韩国电影人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得心应手。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韩国电影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依照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改编的。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今,韩国相继上映了30多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

与根据业已生成判决的真实案件改编不同,在韩国此类题材的影片中,案件本身只是一个载体,韩国导演善于选择悬而未决的案件来进行改编,因为案件本身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案件背后人性与社会机制的反思,更重要的是,韩国电影话语生产与韩国社会本身形成互文关系,这种现实主义创作并非单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而是再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引起观众深思,引导话题讨论乃至促进司法改革。

2011年的《熔炉》以真实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侵事件为蓝本,讲述了自2000年起5年的时间里,该学校的校长与老师对聋哑儿童实施性暴力与虐待的故事,影片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性侵案件本身,更指涉现实生活中残障人士的人权问题,警察对罪犯的包庇与勾结问题等。该片一经上映,引起了观众的广泛热议,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案件重新启动,韩国国会不得不对韩国法律重新做出修订,以电影名称命名的《熔炉法》立法成功。

2013年末在韩国上映的影片《辩护人》连续29天占领票房榜首,该片同样改编于真实案件。电影以“釜林事件”为原型,该事件发生于1981年9月,韩国全斗焕独裁政府以传阅有害书籍、组织非法集会和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等为由,非法逮捕并监禁参加读书会的教师、职员和学生,并通过实施刑讯逼供。法院最终对他们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决,而当时免费为这些被告辩护的正是后来成为韩国总统的卢武铉。

事件中的受害人在出狱后不断提出复审要求,都被法院拒绝。但影片《辩护人》上映后,更多的韩国人了解到“釜林事件”,民愤四起。舆论压力迫使法院于2013年2月重新审判此案,至此“釜林事件”中的5名受害人终于在33年后被改判无罪。

《断箭》根据一位被撤职的数学教授合法申诉过程中遭遇种种不平的真实事件改编,重在司法批判;《南营洞1985》聚焦曾任韩国卫生福利部部长的金槿泰在政治反共恐怖年代被酷刑审讯的真实故事,旨在政治反思;《与犯罪的战争》描写20世纪80年代韩国社会黑帮现象,强调对韩国社会腐败与帮派暴力的深刻反思。众多影片均关乎民众生存的现实困境、政治境遇与难以抚平的历史创伤,自觉契合了深化现实批判性与文化反思力的社会潮流。2013年以《七号房的礼物》为代表的诸多影片继续推进对韩国司法制度等社会政治历史的审视批判。

更关键的是,这些影片叙事和影像均属上乘,故事题材与绝大多数韩国民众的生命体验或当下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娱乐创作思维贯穿其中,极大激发了韩国民众的观影欲望。韩国电影现实主义美学关照在影片中不仅体现为艺术真实,同时体现为社会真实,观众通过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与在银幕上的呈现的影像形成共鸣。

大小投资全面开花

韩国电影非常注重讲故事的能力,近年来众多大小投资的多元类型电影佳作频出,客观来看,韩国电影工业的长板在创作,韩国电影往往在叙事手法上不走寻常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勇夺2012年票房冠军的《盗贼同盟》,投资高达140亿韩元,囊括了金允锡、李政宰、全智贤、金惠秀等韩国一线明星和任达华、李心洁等中国明星,并兼有韩国、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地域奇观,是一部典型的高概念电影。《双面君王》制作费90多亿韩元,加上宣传营销等费用总投资超过100亿韩元,影片以真假君王的历史奇观演绎为故事创意,对观众具有怀旧探奇的吸引力,还呈现出巧妙迎合2012年韩国社会政治现实的内在叙事深层,银幕君王轶事实际上寄寓着当下韩国民众的政治憧憬与现实批判。2013年制作成本超过430亿韩元的跨国大片《雪国列车》,以精彩的科幻类型叙事和韩美明星策略成功吸引900多万观影人次,并被韩国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最佳韩国电影”。警匪动作大片《新世界》,将《无间道》式卧底动作片中悲剧英雄殒于现实社会秩序的情节模式,颠覆性地改写成卧底变为黑帮老大再建新秩序的故事,影片征服了700多万韩国观众,具有系列续集发展的品牌潜力和市场空间。

考虑到一般观众进入电影院观影的通常习惯,成本高、制作大、明星多的作品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而在票房统计中,如同《辩护人》、《恐怖直播》、《断箭》这样的小成本写实主义影片得以榜上有名,并且获得了极佳的群众口碑,其背后暗示着电影工业制作体系的完善和观众群体观看习惯的成熟。

2014年由黄东赫导演指导的小成本喜剧电影《奇怪的她》讲述了70多岁的老奶奶变成20多岁花季女子的奇幻故事,影片有别于按青春片的方式来拍摄老年人时光穿越回到过去的惯例,而是通过让老年女性身体上突然回到青春状态,而让其思想观念停留在老年状态的叙事手法,增加了故事的戏剧张力。

2009年投资仅1亿韩元的纪录片《牛铃钟声》意外斩获300多万观影人次;2011年成本仅2亿韩元的《阳光姐妹淘》赢得743万观影人次;2012年投资仅5亿韩元的《断箭》赢得了340万观影人次。2013年2月,中低成本电影迎来了空前辉煌。制作费仅35亿韩元、加上宣传营销费用也仅为58亿韩元的喜剧片《七号房的礼物》,竟然杀进原本为《太极旗飘扬》、《双面君王》、《海云台》等大制作影片所垄断的观影人次超千万的卖座巨片行列,成为仅次于《阿凡达》、《盗贼同盟》、《汉江怪物》的韩国影史最卖座电影第四名,该片纯收益已超过700多亿韩元。

诸如复古怀旧的青春电影《阳光姐妹淘》、严肃怀旧和社会批判的黑帮电影《与犯罪的战争》、古装类型的漫画改编电影《朝鲜名侦探》、暴力惊悚动作电影《我是杀人犯》、以南北政治分裂为题材的动作片《间谍》等,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精彩故事、娱乐表现与艺术个性兼备。相比大片受制于高额资本而只能追求商业娱乐的创作目标,中低成本电影更具有艺术独创、精良制作和深刻人文理念思考的创作优势。

猜你喜欢

韩国
韩国之行话感悟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山东省一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2013年韩国电影观察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